情意似绵神理如画——谈小红遗帕

作者:羊胜华
在《红楼梦》回目中,常在人物名前加一字,以突出其某种性格特征,可谓一字评。如俏平儿之“俏”、勇晴雯之“勇”、敏探春之“敏”、贤宝钗之“贤”、呆霸王之“呆”、冷郎君之“冷”、苦尤娘之“苦”、酸凤姐之“酸”等等不一而足。以此品评人物的性格,显露作者的好恶,引起读者的注意。而“痴”字评凡三见,《痴丫头误拾绣春囊》,其“痴”字当指“呆傻”本意,痴丫头即傻大姐;《痴公子杜撰芙蓉诔》,痴公子之“痴”当指宝玉的儿女痴情(情不情)自不待言;《痴女儿遗帕惹相思》之痴女儿,是指情窦初开相思惆怅的少女小红,身份卑下出场不多,其“痴”字则大有深意在焉。在第二十七回中小红因长相俏丽、说话知趣,受凤姐赏识而起用。按脂批指示:“凤姐用小红,……且红玉后有宝玉大得力处,此于千里外伏线也。”可见八十回后将大有作为,惜书未成而芹逝,小红贾芸相恋之事就此打住。

小红原名红玉,因“玉”字犯了宝玉黛玉的名而改名,在怡红院中原是二等丫头,轮不到直接伺候宝玉。但她“原有几分容貌,心内便想向上攀高,每每要在宝玉面前现弄现弄,只是宝玉身边一干人都是伶牙俐爪的,那里插的下手去?”由于长期处在令人窒息的等级森严的封建宗法和封建礼教的束缚下,囿于“女儿国”的狭小天地,故一见到这位斯文清秀、伶俐乖巧的贾芸后,便暗暗地产生了爱慕之情,惹起绵绵相思,开始了大观园中又一场自由恋爱的追求。

此节在艺术描写上相当精彩,惟妙惟肖地写出了少男少女缠绵悱恻的相恋之情,通过对外部形体动作对话和内心世界思恋梦游等的刻划,揭示出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和鲜明性格。①邂逅生情:贾芸在外书房左等右等宝玉不来,正巧小红来此被焙茗叫住。当小红听说贾芸是本家爷们,“便不似那等回避,下死眼把贾芸钉了两眼”,决断让贾芸回去,并振振有词地说明个中理由。而贾芸临别时,“口里说话,眼睛瞧那丫头还站在那里呢。”心已种下爱根,以后便无计可拔。②伺玉触情:宝玉房中因一刻无人,小红得以递茶,受到宝玉青睐。此段虽与小红贾芸的爱情无直接关系,但从侧面衬托出小红。从宝玉眼中看到的小红长相是对贾芸看到的补充,小红对同在怡红院而宝玉不认识她的“冷笑一声道”更是“神理如画”。秋纹碧痕于小红的嫉妒讥讽触发起小红对贾芸的相思,“忽然听见老嬷嬷说起贾芸来,不觉心中一动,便闷闷的回房,睡在床上,暗暗思量。”③神游梦会:“小红心神恍惚,情思缠绵,忽朦胧睡去,遇见贾芸要拉他,却回身一跑,被门槛绊了一跤”,原来是南柯一梦。《红楼梦》写了许多“梦”,但“写梦章法总不雷同,此梦更写的新奇,不见后文,不知是梦”(脂批)。拳拳之情日夜萦绕,虽是梦境情同身历。④问帕羞情:小红见贾芸手里拿着块绢子,“待要问他,又不好问,”“这件事待放下又放不下,待要问去又怕人猜疑”,犹豫不决,神魂不定。写出了“男女大防”封建礼教约束下,少女相思不敢相言、有情却又羞情的特定心理状态。⑤对目传情:蜂腰桥门前,小红有意碰到贾芸进来,“那贾芸一面走,一面拿眼把小红一溜;那小红只装着和坠儿说话,也把眼去一溜贾芸:四目恰好相对。小红不觉把脸一红”。真可谓“心有灵犀一点通”。⑥换帕明情:贾芸从坠儿处得知自己拣的罗帕是小红的,“心内不胜喜幸”,便把自己的一块手帕取出来让坠儿还给小红,并假意索要谢礼,机警地表达了对小红的爱慕之情。⑦答赠定情:滴翠亭里,小红拿过贾芸的手帕,因坠儿说贾芸再三再四地要小红答谢,小红便道:“也罢,拿我这个给他,算谢他的罢。”并要坠儿起誓不告诉别人。互赠信物,互明心志。就这样丝丝入扣,完成了从初识、爱慕、相思到定情的恋爱初始阶段的全过程。

《红楼梦》是一部大“情”书,小红遗帕是这部大“情”书中的一段小插曲,它使《红楼梦》“情”的氛围更为深沉浓郁。在情节上对宝黛钗爱情主线起到补充陪衬点缀作用,在结构上使之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在艺术描写上特犯不犯、各尽其妙,与秦钟智能偷情幽会、椿龄画蔷一片痴情、三姐自刎以身殉情、司棋无惭表兄情书等爱情故事绝无雷同,在读者心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原载】《红楼梦细节赏析》P61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