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念——读《登幽州台歌》

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二中学 杨和平

唐代文学家陈子昂(661~702),24岁时举进士,直言敢谏,以政治家的气魄,屡屡向武则天进呈各种建议,针砭时弊,但遭遇冷落,使他抱负难展。公元696年,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征讨契丹。697年,武攸宜兵败。陈子昂进言请战,武攸宜反将他降为军曹。诗人屡屡受挫,报国宏愿化为泡影。此时,他登上幽州台,写下《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等诗篇,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慨和对宇宙人生的思考。

理解这首诗歌,我们抓住三个词语,理解三个问题,便可走近作者,了解其在这首诗歌中要表达的思想。第一个词语是“见”,理解诗人究竟想见到什么。第二个词语是“念”,理解诗人究竟在感念什么。第三个词语是“怆然”,理解诗人究竟为什么悲伤流泪。

㈠想见“什么”。诗人站在幽州台上,放眼望去,目光穿越古今,照临千古,看来往的历史人物,生发感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诗人这一“望”,究竟想看到什么?我们先关注四个关键点。首先,关注“幽州台”这个地点。幽州台即黄金台,又称蓟北楼,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是燕昭王为招纳天下贤士而建的。第二,关注作者遭遇和写作背景。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一直积极入世,想为国效力,有所作为,可是屡屡遭挫,一直英雄无用武之地。写作此诗时,刚刚被降职。第三,关注同期诗篇《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比如其三《乐生》、其五《田光先生》、其七《郭隗》等,诗人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第四,关注“古人”和“来者”含义。作者不能见到的“古人”和“来者”是指那些能够重视人才、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从以上四点看,作者这一望,渴望见到的是能够重视自己的“贤明君主”,是能够赏识自己才华的“伯乐”。诗人俯仰古今,展望未来,都不能见到重视自己的贤明君主,那些贤明君主也不能见到自己,于是,一股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感便涌上胸口,目光洞照历史,便吟唱出了千古名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㈡感念“什么”。时间上,诗人放眼古今,目光洞悉绵延千古。空间上,诗人胸怀天地,思维遨游苍茫宇宙。那么,诗人“念天地之悠悠”,究竟在“念”什么?在思索什么?仅仅是个人的一点得失吗?首先,诗人在“念”自己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诗人登临幽州台,望苍茫宇宙,看世界之大,想到自己的理想追求,想到遭遇的残酷现实,世界之大,竟然没有“我”的一席用武之地。这份矛盾和苦闷,像喷薄而出的火山,像奔腾咆哮的江河,凝聚成一句“念天地之悠悠”的感慨。其次,诗人在“念”宇宙人生的哲理。作者所见到的,是悠悠无尽的客观世界。所遭遇的,是自己政治道路上的一些坎坷和军中的一次遭贬。想想自己的这一点遭遇,以及自己短暂的一生,和辽阔苍茫的宇宙相比,是那么渺小!那么,我们该怎样有所作为才不虚度自己短促的一生呢?诗人的这一“念”,便超脱了具体事件的纷扰,超脱了一时一地的得失,具有了大气磅礴的积极意义。第三,诗人在“念”鼎盛时代孕育的时代精神。尽管诗人自己有生不逢时之感,有怀才不遇之愤,但在客观上,其“念天地之悠悠”所表现出的震撼人心的慷慨和悲壮,却表现出七世纪末“鼎盛时代”所孕育出的宏伟的时代精神。

㈢怆然“什么”。诗人洞察古今,极目天地,细数历史人物,想自己身世处境,“独怆然而涕下”,悲伤凄凉,热泪纷纷。那么,诗人为什么“怆然”?首先,为生不逢时而“怆然”。诗人向前看,没有贤明君主起用自己,诗人向后看,也未见伯乐向自己走来,想想昔日乐生、燕昭之事,想想自己的屡次受挫,想想自己的满腹才华无用武之地,油然而生一种孤单悲苦的心绪,不禁潸然泪下。其次,为寸功未建而“怆然”。看悠悠岁月,苍茫宇宙,天地之间有多少英雄豪杰,他们在大宇宙间留下自己的丰功伟业,而自己,从青年时起就怀抱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关注社会现实,留意军国大事,但至今仍是寸功未见,只能“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第三,为苍茫宇宙而“怆然”。诗人目光照古今,看未来,俯仰天地,思索宇宙人生,博大的宇宙让诗人震撼,让诗人心生敬畏,我们的人生究竟应该怎样度过?诗人苦苦思考,但不得其解,不禁“怆然涕下”!诗人想着自己生不逢时,想着至今寸功未见,看着苍茫宇宙怦然心动,却又不知未来的路该如何去走,不禁“独怆然而涕下”。

全诗短短四句,共二十二个字,诗人不作铺叙,不用比喻,不引典故,调动想象,极目远望,用悠悠历史和苍茫宇宙做背景,营造雄浑开阔的意境,直抒胸臆,表达自己人生遭遇的感慨和对宇宙人生的大思考: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2013年04月05日

附: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

丁酉岁,吾北征。出自蓟门,历观燕之旧都,其城池霸异,迹已芜没矣。乃慨然仰叹。忆昔乐生、邹子,群贤之游盛矣。因登蓟丘,作七诗以志之。寄终南卢居士。亦有轩辕之遗迹也。

【其一】轩辕台

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龙已不见,牧马空黄埃。尚想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其二】燕昭王

南登碣石阪,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霸图怅已矣,驱马复归来。

【其三】乐生

王道已沦昧,战国竞贪兵。乐生何感激,仗义下齐城。雄图竟中夭,遗叹寄阿衡。

【其四】燕太子

秦王日无道,太子怨亦深。一闻田光义,匕首赠千金。其事虽不立,千载为伤心。

【其五】田光先生

自古皆有死,徇义良独稀。奈何燕太子,尚使田生疑。伏剑诚已矣,感我涕沾衣。

【其六】邹衍

大运沦三代,天人罕有窥。邹子何寥廓,漫说九瀛垂。兴亡已千载,今也则无推。

【其七】郭隗

逢时独为贵,历代非无才。隗君亦何幸,遂起黄金台。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