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无眠——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在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小引中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又在词中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也就是说,在这个中秋月圆之夜,苏轼通宵未眠。那么,苏轼为什么“无眠”?他能否走出这“无眠”的惆怅呢?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了解三个重要的背景资料。一是政治上的。宋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为相,推行新法。而苏轼力主稳健,连续上书反对变法。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苏轼落败,遭到排挤,被迫请求外调。此后,苏轼先后被派往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地方官。二是苏轼思想性格上的。苏轼的一生,一直都处在“出仕与退隐”的矛盾之中。儒家入世思想本是他的“主心骨”,但其经历了宦海浮沉之后退隐的内在要求也格外强烈,可一旦被朝廷“放归”之后又想到功业未建不由慷慨悲歌。三是家庭亲情上的。苏轼和苏辙,手足之情甚笃。据苏辙《超然台记叙》说:“子瞻(苏轼字)通守余杭,三年不得代。以辙之在济南也,求为东州守。既得请高密,五月乃有移知密州之命。”熙宁七年(1074),苏轼自愿由杭州调任密州 (今山东省诸城县)。至作者写此词时(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苏轼41岁,与其弟子由已经七年不见。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来分析苏轼的“无眠”。

苏轼的“无眠”,首先是被“出世”与“入世”等人生矛盾所困。

这种矛盾,我们可以从作者对待几个关键意象的态度中看出。一是对“明月”。作者“把酒问青天”,明月是什么时候出现的?问询之中,表达对“明月”起源之思考,流露出对明月这美好事物的赞美与向往之情。二是对“宫阙”。作者发问说:“今夕是何年?”不知道在月宫里今晚是个什么日子,那一定是个好日子吧?月这样圆、这样亮!其赞美和向往之情更进一层。三是对“琼楼玉宇”。既想“乘风归去”,又恐“高处不胜寒”,苏轼将自己看作“天上人”,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又担心在高空中经受不住寒冷。“明月”、“宫阙”、“琼楼玉宇”,这些代表着“天上”的美好事物,苏轼既充满着好奇与渴望,因此他两度迫切发问,一度欲“乘风归去”,但他又怀着忐忑与不安,担心“高处不胜寒”,内心异常矛盾。那么,怎样理解苏轼的这种矛盾心理呢?“诗无达诂”,我们自然可以给出诸多不同的解释。这里,我们联系作者的政治遭遇和思想性格就会发现,词人笔下的“明月”、“宫阙”、“琼楼玉宇”这些“天上”意象是有着特定寄寓的,它们暗示着“当今朝廷”。作者说“今夕是何年”,有不知当今朝廷情况如何之意。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暗指政治遭遇,想回到朝廷中去,但是又怕党争激烈,难以容身。词人想“入世”,为国做事,但又不敢“入世”,内心矛盾。这种“入世”与“出世”的矛盾,让词人处于“无眠”的惆怅之中。

当然,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还是个豁达、乐观的人,他没有在这种“进”与“退”的矛盾之中沉沦下去,他走出了惆怅,找到了自我。不去“天上”在“人间”,只要奋发有为,做地方官同样可以有所作为。这样想,苏轼仰望明月,“起舞弄清影”,与自已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陶醉其中,自感“何似在人间”,哪里还像是在人间啊!表现出了积极乐观的情绪。事实也是这样,苏轼在地方任职期间,惩办悍吏,灭蝗救灾,抗洪保堤,改革邑政,收到了“因法便民”之效,深得百姓拥戴。

词的上阙,作者把酒问月,“入世”和“出世”的矛盾让其无眠,但他最终走出了彷徨,在“人间”“起舞弄清影”,享受“天上”“琼楼玉宇”般的快乐!

词的下阕,作者望月怀人,想到久未谋面的弟弟,思念之情异常深切。这是让苏轼“无眠”的第二个原因。

这份思念随着月亮的移动而越来越深。“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转”和“低”都指月亮的移动,暗示时间在流逝,夜越来越深,词人的思念越来越浓。这月光转过朱红的阁楼,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无法入睡的人——这七年不见,这月圆之夜不能和亲人团圆。苏轼自愿由杭州调任密州,本想是离弟弟近一点,能多与弟弟团聚,可今天,依然只能望月怀人,徒有思念罢了。

这份思念因月圆的反衬而诱人悲伤。在这中秋之夜,月亮圆了,格外明亮了,便“不应有恨”了,可是,“不应有恨”却已恨在其中,“何事长向别时圆”,月亮为什么要常常趁着人们离别的时候团圆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之夜是团圆之夜,中秋之月是团圆之月,这本是喜乐的月夜,可是,这喜乐的反衬,让词人与弟弟分离的悲伤更加浓郁,让词人的思念也更加深切。

苏轼从进退的矛盾中走了出来,在“人间”“起舞弄清影”。同样,他也从深切的思念中走了出来,与远在他乡的弟弟“千里共婵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的一生,有悲哀、有欢乐、有离别、也有团聚,月亮的轮回,有阴有睛有圆也缺,这种情况,自古以来如此,难得十全十美。如此想来,词人苏轼便超脱了自我,从长久分离的思念中走了出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愿我们兄弟彼此珍重,健康长在,共赏千里同一的美好月光。

词人苏轼在中秋月圆之夜通宵“无眠”,因为被“出世”和“入世”的矛盾所困,因为对弟弟深切的思念所致,但词人最终还是走了出来,在“人间”“起舞弄清影”,在“密州”与弟弟“千里共婵娟”。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