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秦可卿的真正意义

作者:车芸
秦可卿历来是《红楼梦》中最让人看不懂的人物,也是最让红学家和洪学爱好者们头疼的人物。关于她的身份,作者写作她的意图以及如何评价秦可卿,始终是一个很复杂的话题。前些日子看了已故红学家王昆仑老先生的著作《红楼梦人物论》,对其中的种种观点颇不敢苟同。尤其是对于秦可卿这个人物的认识,我和王昆老歧义颇多。也可能是王昆老此书早于1948年写完,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还有一些不够深入的地方。更加之此书再版于1954年,受当时《红楼梦》批判运动影响较深,对人物的评价过于绝对和上纲上线。不才特撰此文,望引起网友争鸣。

我今天要讲的内容,不涉及秦可卿身份的商榷。对于秦可卿可能是王室子孙的说法,我不反对也不支持。本文主要讨论一下作者究竟把秦可卿写成什么样的一个人。

其实,秦可卿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她只是一个符号。然而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符号。这个符号的意义,小则代表“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大则代表整个四大家族乃至整个封建官僚家族。作者把她列为金陵十二钗正册的最后一名,是想用她来概括所有红楼女儿的命运。把它作为第一个结束故事的人物,却是用她来预言红楼女儿共同的悲剧命运。可卿乳名兼美,脂批指出是兼钗黛之美,对此,王昆老大有感慨地说,“黛玉与宝钗是两种不同的形象,不同的性格,代表着当时社会两种不同的力量,本是作者杰出的人物创造,怎么会轻易使一个‘低级人物’兼而有之?”殊不知,秦可卿不是低级人物,也不是什么“人物”,而是对所有红楼女儿的概括。所谓兼美,其实是表达这样一个“兼美”的人也难逃悲剧的命运,也表明钗、黛,以及所有红楼女儿,都将走上一条悲剧的命运。而可卿的“身份”,更是来自太虚仙境的一位仙姑,如同薄命司的判词一样,她就像一个判官,要亲自引领薄命的女子一一归位。

作者写可卿托梦,则又暗示了贾府最后的悲惨结局。可卿葬礼的烈火烹油,更是为了与将来贾府的没落做对比。作者原来构想的“淫丧天香楼”,也是想揭示贾府的没落乃是***造成的。所以说“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并不是单指的秦可卿,而是将整个贾府和封建统治阶级纳入了批判的范畴。后来作者之所以删去了这一段,我想除了脂砚斋所说的因为可卿托梦有功,“姑赦之”外,还可能是因为不想误导读者,使读者认为红楼女儿都是这样“淫丧”的吧。或许,还有作者对封建官僚家庭破败的同情和自己感怀身世的共鸣在里面。

由此,我们不难对一些细节作出解释。秦可卿那个奇怪的卧室:

入房向壁上看时,有唐伯虎画的》,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其联云: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笼人是酒香.

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上面设着寿昌公主于含章殿下卧的榻,悬的是同昌公主制的联珠帐.

其实是作者为了点明封建统治阶级整体这一身份的。秦可卿实际上代表了整个封建统治阶级。而王昆老却说这样写“岂不明明是作者对秦氏品性的贬斥吗?”不免主观臆断,把自己对秦可卿的不满印象强加到了曹雪芹的头上。

所谓“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正是告诉大家,秦可卿就是一个“幻情身”,也可以说是一个情的象征。他所具有的优点,正是红楼女儿们的概括,以至于“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那长一辈的想他素日孝顺,平一辈的想他素日和睦亲密,下一辈的想他素日慈爱,以及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惜贱,慈老爱幼之恩,莫不悲嚎痛哭者.”作者安排宝玉在可卿的屋里梦游太虚幻境,领悟男女之事,坠入万丈迷津,甚至有人指出宝玉和可卿发生了性关系,其实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符号的问题。作为“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的贾宝玉,自然要从与这个代表了所有红楼女儿的人的关系开始,走上“天下古今第一淫人”的道路,即所谓“意淫”的道路。所以我们同时也可以看出,“情既相逢必主淫”的“淫”,也是警幻仙姑所谓的“意淫”,秦可卿正是一个主宰着这种“意淫”的人,即典型性的人物。为了避免大家发生误解,我再把曹雪芹的意淫理论抄录在下面,以区别一般意义上的淫:

淫虽一理,意则有别.如世之好淫者,不过悦容貌,喜歌舞,调笑无厌,云雨无时,恨不能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此皆皮肤淫滥之蠢物耳.如尔则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吾辈推之为`意淫’.`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汝今独得此二字,在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然而王昆老却把作者这种抽象的创作方法理解为“恐怕除了故意要含糊暧昧的谴责秦可卿对宝玉的诱惑之外,也找不出什么具体理由”其实是王昆老自己没有读懂这一段,自己找不出什么自圆其说的理由吧。

但是,作者在创作秦可卿这个典型性人物时,又让她担负起代表整个贾府乃至封建官僚家庭的重任。所以,也写出了她的缺点。从整个红楼梦看来,也就是和公公贾珍的“爬灰”。这其实是作者思维上的一点点的混乱,也因此引起了读者的摸不着头脑。这个“兼美”的人怎么会干出这种事?其实这是因为可卿符号身份的双重性决定的。她美好的一面代表了本文所歌颂的一面,即作者想让“闺阁昭传”的一面;她和公公爬灰的事情则代表了本文所批判的一面,即封建官僚家庭道德沦丧,从内部腐朽、崩溃,昭示了贾府必将归于“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王昆老没有从整体着眼,死死盯住秦可卿一个人不放,强不知以为知,结果得出的结论是“这与作者创作主要人物的根本思想多么矛盾”。

综上所述,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秦可卿从一个侧面代表了整部红楼梦。作者这样一个“兼美”的梦想,最终“画梁春尽落香尘”,化作红楼一梦。

读懂秦可卿,是读懂红楼的关键。不才向上拙作一篇,还望大家指正。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