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人后续红楼看《红楼梦》的主旨
作者:邢殿峰
《红楼梦》从手抄到刊印全本后,现在研究发现存在10几个版本。在近300年的时间里,读者们都在苦苦的寻求小说的主旨思想,也就是说,曹雪芹究竟通过洋洋洒洒的文字欲倾诉的情绪到底是什么?
现今社会可称得上盛世太平,文化艺术得到充分全面的继续发展。
上世纪三大显学之一的红学经过几个阶段的研究进展,已经得到若干经典实际的结论。专家学者的专题论著,各大学院的院刊等文字传媒大量出版发行,电影电视话剧戏曲评书等等空前于红楼里繁荣。
进入今天的二十一世纪里,互联网的普及更是一个被红友利用的平台,当然,红学出版物更是日新月异。权威和草根们痴情红学的状态与日俱增,形势大好。
林林总总的红楼梦之红学渠道中,网络、著作、电视的主题版块等等。都或多或少的在接触一个主要的部分,《红楼梦》的主旨思想、精神本质到底是什么?笔者在学习的过程里便从各个的结论里体会感悟着,虽然大体不是相差甚远,也还存在各自的不同。
可以相信的是,《红楼梦》带给读者首先的是情感,就是说,每个读者对红小说里的人、故事的体会感情各有不同。曹雪芹安排的梦里梦外、天上人间的复杂系统性质,各种哲学思想的独立统一的出现,要求读者在探讨分析红楼主旨的过程里要经常的离开自己的情感看法,进行客观的总结学习。
笔者以前80回的石头记为学习的主要对象,简单的认为,小说的主线有两条。一是故事情节的,全书以爱情和经济利益的争夺为发展线索,爱情和利益也是互相融合促进进行。二是小说的思想以有无、真假来发展哲学思想。《红楼梦》是曹雪芹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成书于乾隆近20年,增删中基本完成全书,后30回遗失。
可以这样说,我们的红学知识是在前人的成就上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不管你承认与否。从胡适周汝昌等等,然后,才可以产生自己的观点结论。
在翻看清人的后续红楼小说过程里,发现个现象。这些清人都在简单但深刻的阐述了对《红楼梦》的主体总结,分别从不同的层次和方面来理解曹雪芹的思想用意,都在寻曹雪芹在书里想发泄什么、想表达什么,他们便各自按找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而后续红楼的。
这些清人的后续是宝贵的财富,他们生活在那个历史时代中,距离《红楼梦》成书甚至仅几十年的时间,他们或许更能理解和体会曹雪芹的感情和思想。比如,我们现在理解文化革命的文学,理解西部黄土文学,比300年后的后人理解起来要简单明了的多点。所以,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分析总结或许更接近曹雪芹的原貌,起码为我们今天的读者是具有高度借鉴意义的。
这里学习清人的后续红楼关于曹雪芹主旨思想的文字,简单的分析,请感兴趣的博友共同讨论。
一.《后红楼梦》:逍遥子
“话说前《红楼梦》一书,开卷便说纨子弟未能努力于身,愧负天恩祖德,回忆少年时候只在妇女中厮混,虚掷光阴,又阅历了盛衰离合,就闺阁中几个裙钗倒有一番不可及的光景。故请曹雪芹先生编出一百二十回奇文,将自己悔恨普告人间,就遍传这个十二钗,使千载如闻如见,归总只在一个情字。
书中假假真真,寓言不少,无论贾宝玉本非真名,即黛玉、宝钗亦多借影,其余自元春、贾母以下一概可知。至全书以宝玉、黛玉为主,转将两人拆开,令人怨恨万端。正如地缺天倾,女娲难补。正是宝玉主意,央及曹雪芹编此奇文,压倒古来情史,顺便回护了自己逃走一节,不得已将两个拐骗的僧道也说做仙佛一流。岂知他两个作合成双,夫荣妻贵,宝钗反做其次。直到曹雪芹全书脱稿,宝钗评论起来说:“你两人享尽荣华,反使千秋万古之人为你两人伤心坠泪,于心何安!”于是宝玉再请曹雪芹另编出《后红楼梦》,将死生离合一段真情,一字字直叙。”
逍遥子:曹雪芹年少时候在妇女中厮混,虚掷光阴,纨子弟未能努力于身,愧负天恩祖德,都是一个“情”字造成的。认为《红楼梦》是劝世之书,将作者的自己悔恨普告人间。奉劝世人努力学习,做有贡献于国家和社会的人,不可以痴迷于情乱里。
二.《绮楼重梦》:兰皋主人
“颠倒着即色即空之公案,描摩就忽啼忽笑之情形”。“且也,证明因果,石自能言;打破横关,草堪蠲怨”。“贾原是假,甄亦非真”。“《红楼梦》一书不知谁氏所作,其事则琐屑家常,其文则俚俗小说,其义则空诸一切。”
兰皋主人:认为小说是真假、有无的辨证主旨思想,证明世间的因果关系,终究是色空,最终将空诸一切。他把红楼梦的宿命论上升到最高的程度,认为《红楼梦》消极的程度大。
三.《续红楼梦》:秦子忱
“《红楼梦》为记恨书,与《西厢记》等。然离而合之易,死而生之难。”
秦子忱:认为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寄托的大部分是恨。
时间的关系,没有仔细分析秦子忱所说的“记恨”,那么曹雪芹究竟在恨什么?为什么要恨?恨到什么程度?笔者认为,他在恨不能和黛玉成婚,在恨那个他不接受的家族,在恨繁华被剥夺,在恨当时的社会,在恨朝廷等等,因为他失去了他不想失去,而且自己认为本来是应该拥有的。恨到他自己不能自拔,发泄了大量的怨恨和进行了骂俗,恨到宁可离开世俗的人世。
四.《续红楼梦新编》:海圃主人
“曩者,曹雪芹先生有感,而做《石头记》一书,别名为《红楼梦》者。寄感慨于和平,寓贬褒于惩劝,趋俚人雅,化腐为新,洵哉价重当时,名噪奕世矣。其尤奇者,缘之所限,迹不必合;而情之所系,境无终睽,为千古才士佳人另开生面,而终以空诸所有结之。”,“情生情灭情何寄,种此情缘别有因。春色枝头春不见,掷花何处又逢春”。
海圃主人:分析的比较全面,认为小说是惩劝之书,追求“和”“平”的思想,对于情缘最终以“空”结束,没有彻底的情灭论,也部分承认分析出情生情灭的辨证关系。
五.《红楼复梦》:陈少海
“武陵女史月文陈诗雯拜读:原夫桃李园边,芙蓉城畔,心香一线,幻来色界三千;春梦无端,倏起琼楼十二。普天才子,作如是之达观;绝世佳人,唤奈何于幽恨。爱由心造,缘岂天悭。斯则情之所钟,即亦梦何妨续”。“自序:是以雪芹曹先生以《红楼梦》一书梓行于世,即李青莲所谓叙天伦之乐事而已。天伦,人之所同,而乐之之梦境不一,断无彼人之梦,而我亦依样胡卢梦之之理。雪芹之梦,美人香土,燕去楼空。余感其梦之可人,又复而成其一梦,与雪芹所梦之人民城郭似是而非,此诚所谓“复梦”也。伦常具备,而又广以惩劝报应之事以警其梦,亦由夫七十子之续之耳。”
陈少海:“李青莲曰:“浮生若梦,而日叙天伦乐事。”可见梦之为梦,实伦常之纲领。生于梦者,正不可须臾离于梦也。释氏曰:“如梦幻泡影。”以梦而冠诸泡影之首,盖以泡影为虚渺之物,而梦则具伦常、行礼义,人民城郭、声音笑貌,可得指而名之也”。
雪芹之梦,美人香土,燕去楼空。
六.《补红楼梦》:琅環山樵
“古人云: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故情也,梦也,二而一者也。多情者始多梦,多梦者必多情,犹之善为文者,文生于情,情生于文,二者如环之无端,情不能出乎情之外,梦亦不能出乎梦之外。”,“妙哉,雪芹先生之书,情也,梦也;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者也。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之妙文”。
琅環山樵:认为曹雪芹在书里进行了“梦”和“情”的统一。多情者始多梦,多梦者必多情。最终终是一梦而已。
七.《红楼梦补》:归锄子
“月如无恨,月自常圆;天若有情,天应终老。试看山中白骨,一梦如斯;无非镜里红颜,三生莫问。如《石头记》传奇,演红楼之歌曲,即色皆空;惊黑海之波涛,回头是岸。绛珠还泪,谁怜泪眼之枯;顽石多情,终负情天之债。”“归锄子告于友曰:“《红楼梦》一书写宝、黛二人之情,真是钻心呕血,绘影镂空。还泪之说,林黛玉承睫方干,已不知赚了普天下之人多少眼泪?阅者为作者所愚,一至于此。”
归锄子:认为主要通过宝黛的爱情故事演绎色空说,指出了宝负了黛。也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哲学思想等。
八.《红楼圆梦》:临鹤山人
“槐黄冠盖闹如云,圆梦先生夕又醺。
梦到圆来浑不了,圆从梦里总无分。
从他婢学体多涩,奈此儿嬉意自勤。
勘破三生归结案,安床架屋笑纷纷”
临鹤山人: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圆了宝黛的梦。
九.《红楼梦影》:云槎外史
“《红楼梦》一书,本名《石头记》,所记绛珠仙草受神瑛侍者灌溉之恩,修成女身,立愿托生人世,以泪偿之。此极奇幻之事,而至理深情独有千古。作者不惜镂肝刻肾,读者得以娱目赏心,几至家弦户诵,雅俗共赏:咸知绛珠有偿泪之愿,无终身之约,泪尽归仙,再难留恋人间;神瑛无木石之缘,有金石之订,理当涉世,以了应为之事。此《红楼梦》始终之大旨也。”
云槎外史:认为小说仍然是在谈情,是宝黛钗三人情感世界里的故事。讲求情缘,似乎理解曹雪芹对金石的结果。
十.《红楼幻梦》:花月痴人
“话说警勾仙姑专管人间才子佳人、痴男怨女夙孽沉沦。或以钟情未遂,夙恨难消;或遇好人妒害,分其鸾侣,以致抑郁而亡,仙姑必施幻术,续其前缘,消其夙恨,不使青衫涕泪,红粉飘零。”
花月痴人:继续的在为情字而续做。
十一.《续红楼梦未竞稿》:张曜孙
如此这些,是所见到的清人续红楼的小说.其间可以看出来这些前人对曹雪芹《《红楼梦》》的总体评价等.对现在社会的读者阅读《《红楼梦》》的过程里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也可以学习下距离曹雪芹很近的人们是怎样解读《《红楼梦》》的.
甚至,犀脊山樵在给《红楼梦补》的序里出现这样的文字描述,“余在京师时,尝见过《红楼梦》元本,止于八十回,叙至金玉联姻,黛玉谢世而止。今世所传一百二十回之文,不知谁何伧父续成者也。原书金玉联姻,非出自贾母、王夫人之意,盖奉元妃之命,宝玉无可如何而就之,黛玉因此,抑郁而亡,亦未有以钗冒黛之说,不知伧父何故强为此如鬼如蜮之事,此真别有肺肠,令人见之欲呕”。专家学者多有分析,不再胡乱评点。
《红楼梦》从手抄到刊印全本后,现在研究发现存在10几个版本。在近300年的时间里,读者们都在苦苦的寻求小说的主旨思想,也就是说,曹雪芹究竟通过洋洋洒洒的文字欲倾诉的情绪到底是什么?
现今社会可称得上盛世太平,文化艺术得到充分全面的继续发展。
上世纪三大显学之一的红学经过几个阶段的研究进展,已经得到若干经典实际的结论。专家学者的专题论著,各大学院的院刊等文字传媒大量出版发行,电影电视话剧戏曲评书等等空前于红楼里繁荣。
进入今天的二十一世纪里,互联网的普及更是一个被红友利用的平台,当然,红学出版物更是日新月异。权威和草根们痴情红学的状态与日俱增,形势大好。
林林总总的红楼梦之红学渠道中,网络、著作、电视的主题版块等等。都或多或少的在接触一个主要的部分,《红楼梦》的主旨思想、精神本质到底是什么?笔者在学习的过程里便从各个的结论里体会感悟着,虽然大体不是相差甚远,也还存在各自的不同。
可以相信的是,《红楼梦》带给读者首先的是情感,就是说,每个读者对红小说里的人、故事的体会感情各有不同。曹雪芹安排的梦里梦外、天上人间的复杂系统性质,各种哲学思想的独立统一的出现,要求读者在探讨分析红楼主旨的过程里要经常的离开自己的情感看法,进行客观的总结学习。
笔者以前80回的石头记为学习的主要对象,简单的认为,小说的主线有两条。一是故事情节的,全书以爱情和经济利益的争夺为发展线索,爱情和利益也是互相融合促进进行。二是小说的思想以有无、真假来发展哲学思想。《红楼梦》是曹雪芹带有自传性质的小说,成书于乾隆近20年,增删中基本完成全书,后30回遗失。
可以这样说,我们的红学知识是在前人的成就上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不管你承认与否。从胡适周汝昌等等,然后,才可以产生自己的观点结论。
在翻看清人的后续红楼小说过程里,发现个现象。这些清人都在简单但深刻的阐述了对《红楼梦》的主体总结,分别从不同的层次和方面来理解曹雪芹的思想用意,都在寻曹雪芹在书里想发泄什么、想表达什么,他们便各自按找自己的理解和喜好而后续红楼的。
这些清人的后续是宝贵的财富,他们生活在那个历史时代中,距离《红楼梦》成书甚至仅几十年的时间,他们或许更能理解和体会曹雪芹的感情和思想。比如,我们现在理解文化革命的文学,理解西部黄土文学,比300年后的后人理解起来要简单明了的多点。所以,可以这样认为,他们的分析总结或许更接近曹雪芹的原貌,起码为我们今天的读者是具有高度借鉴意义的。
这里学习清人的后续红楼关于曹雪芹主旨思想的文字,简单的分析,请感兴趣的博友共同讨论。
一.《后红楼梦》:逍遥子
“话说前《红楼梦》一书,开卷便说纨子弟未能努力于身,愧负天恩祖德,回忆少年时候只在妇女中厮混,虚掷光阴,又阅历了盛衰离合,就闺阁中几个裙钗倒有一番不可及的光景。故请曹雪芹先生编出一百二十回奇文,将自己悔恨普告人间,就遍传这个十二钗,使千载如闻如见,归总只在一个情字。
书中假假真真,寓言不少,无论贾宝玉本非真名,即黛玉、宝钗亦多借影,其余自元春、贾母以下一概可知。至全书以宝玉、黛玉为主,转将两人拆开,令人怨恨万端。正如地缺天倾,女娲难补。正是宝玉主意,央及曹雪芹编此奇文,压倒古来情史,顺便回护了自己逃走一节,不得已将两个拐骗的僧道也说做仙佛一流。岂知他两个作合成双,夫荣妻贵,宝钗反做其次。直到曹雪芹全书脱稿,宝钗评论起来说:“你两人享尽荣华,反使千秋万古之人为你两人伤心坠泪,于心何安!”于是宝玉再请曹雪芹另编出《后红楼梦》,将死生离合一段真情,一字字直叙。”
逍遥子:曹雪芹年少时候在妇女中厮混,虚掷光阴,纨子弟未能努力于身,愧负天恩祖德,都是一个“情”字造成的。认为《红楼梦》是劝世之书,将作者的自己悔恨普告人间。奉劝世人努力学习,做有贡献于国家和社会的人,不可以痴迷于情乱里。
二.《绮楼重梦》:兰皋主人
“颠倒着即色即空之公案,描摩就忽啼忽笑之情形”。“且也,证明因果,石自能言;打破横关,草堪蠲怨”。“贾原是假,甄亦非真”。“《红楼梦》一书不知谁氏所作,其事则琐屑家常,其文则俚俗小说,其义则空诸一切。”
兰皋主人:认为小说是真假、有无的辨证主旨思想,证明世间的因果关系,终究是色空,最终将空诸一切。他把红楼梦的宿命论上升到最高的程度,认为《红楼梦》消极的程度大。
三.《续红楼梦》:秦子忱
“《红楼梦》为记恨书,与《西厢记》等。然离而合之易,死而生之难。”
秦子忱:认为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寄托的大部分是恨。
时间的关系,没有仔细分析秦子忱所说的“记恨”,那么曹雪芹究竟在恨什么?为什么要恨?恨到什么程度?笔者认为,他在恨不能和黛玉成婚,在恨那个他不接受的家族,在恨繁华被剥夺,在恨当时的社会,在恨朝廷等等,因为他失去了他不想失去,而且自己认为本来是应该拥有的。恨到他自己不能自拔,发泄了大量的怨恨和进行了骂俗,恨到宁可离开世俗的人世。
四.《续红楼梦新编》:海圃主人
“曩者,曹雪芹先生有感,而做《石头记》一书,别名为《红楼梦》者。寄感慨于和平,寓贬褒于惩劝,趋俚人雅,化腐为新,洵哉价重当时,名噪奕世矣。其尤奇者,缘之所限,迹不必合;而情之所系,境无终睽,为千古才士佳人另开生面,而终以空诸所有结之。”,“情生情灭情何寄,种此情缘别有因。春色枝头春不见,掷花何处又逢春”。
海圃主人:分析的比较全面,认为小说是惩劝之书,追求“和”“平”的思想,对于情缘最终以“空”结束,没有彻底的情灭论,也部分承认分析出情生情灭的辨证关系。
五.《红楼复梦》:陈少海
“武陵女史月文陈诗雯拜读:原夫桃李园边,芙蓉城畔,心香一线,幻来色界三千;春梦无端,倏起琼楼十二。普天才子,作如是之达观;绝世佳人,唤奈何于幽恨。爱由心造,缘岂天悭。斯则情之所钟,即亦梦何妨续”。“自序:是以雪芹曹先生以《红楼梦》一书梓行于世,即李青莲所谓叙天伦之乐事而已。天伦,人之所同,而乐之之梦境不一,断无彼人之梦,而我亦依样胡卢梦之之理。雪芹之梦,美人香土,燕去楼空。余感其梦之可人,又复而成其一梦,与雪芹所梦之人民城郭似是而非,此诚所谓“复梦”也。伦常具备,而又广以惩劝报应之事以警其梦,亦由夫七十子之续之耳。”
陈少海:“李青莲曰:“浮生若梦,而日叙天伦乐事。”可见梦之为梦,实伦常之纲领。生于梦者,正不可须臾离于梦也。释氏曰:“如梦幻泡影。”以梦而冠诸泡影之首,盖以泡影为虚渺之物,而梦则具伦常、行礼义,人民城郭、声音笑貌,可得指而名之也”。
雪芹之梦,美人香土,燕去楼空。
六.《补红楼梦》:琅環山樵
“古人云:情之所钟,正在我辈,故情也,梦也,二而一者也。多情者始多梦,多梦者必多情,犹之善为文者,文生于情,情生于文,二者如环之无端,情不能出乎情之外,梦亦不能出乎梦之外。”,“妙哉,雪芹先生之书,情也,梦也;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者也。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之妙文”。
琅環山樵:认为曹雪芹在书里进行了“梦”和“情”的统一。多情者始多梦,多梦者必多情。最终终是一梦而已。
七.《红楼梦补》:归锄子
“月如无恨,月自常圆;天若有情,天应终老。试看山中白骨,一梦如斯;无非镜里红颜,三生莫问。如《石头记》传奇,演红楼之歌曲,即色皆空;惊黑海之波涛,回头是岸。绛珠还泪,谁怜泪眼之枯;顽石多情,终负情天之债。”“归锄子告于友曰:“《红楼梦》一书写宝、黛二人之情,真是钻心呕血,绘影镂空。还泪之说,林黛玉承睫方干,已不知赚了普天下之人多少眼泪?阅者为作者所愚,一至于此。”
归锄子:认为主要通过宝黛的爱情故事演绎色空说,指出了宝负了黛。也有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的哲学思想等。
八.《红楼圆梦》:临鹤山人
“槐黄冠盖闹如云,圆梦先生夕又醺。
梦到圆来浑不了,圆从梦里总无分。
从他婢学体多涩,奈此儿嬉意自勤。
勘破三生归结案,安床架屋笑纷纷”
临鹤山人: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圆了宝黛的梦。
九.《红楼梦影》:云槎外史
“《红楼梦》一书,本名《石头记》,所记绛珠仙草受神瑛侍者灌溉之恩,修成女身,立愿托生人世,以泪偿之。此极奇幻之事,而至理深情独有千古。作者不惜镂肝刻肾,读者得以娱目赏心,几至家弦户诵,雅俗共赏:咸知绛珠有偿泪之愿,无终身之约,泪尽归仙,再难留恋人间;神瑛无木石之缘,有金石之订,理当涉世,以了应为之事。此《红楼梦》始终之大旨也。”
云槎外史:认为小说仍然是在谈情,是宝黛钗三人情感世界里的故事。讲求情缘,似乎理解曹雪芹对金石的结果。
十.《红楼幻梦》:花月痴人
“话说警勾仙姑专管人间才子佳人、痴男怨女夙孽沉沦。或以钟情未遂,夙恨难消;或遇好人妒害,分其鸾侣,以致抑郁而亡,仙姑必施幻术,续其前缘,消其夙恨,不使青衫涕泪,红粉飘零。”
花月痴人:继续的在为情字而续做。
十一.《续红楼梦未竞稿》:张曜孙
如此这些,是所见到的清人续红楼的小说.其间可以看出来这些前人对曹雪芹《《红楼梦》》的总体评价等.对现在社会的读者阅读《《红楼梦》》的过程里能起到一定的帮助.也可以学习下距离曹雪芹很近的人们是怎样解读《《红楼梦》》的.
甚至,犀脊山樵在给《红楼梦补》的序里出现这样的文字描述,“余在京师时,尝见过《红楼梦》元本,止于八十回,叙至金玉联姻,黛玉谢世而止。今世所传一百二十回之文,不知谁何伧父续成者也。原书金玉联姻,非出自贾母、王夫人之意,盖奉元妃之命,宝玉无可如何而就之,黛玉因此,抑郁而亡,亦未有以钗冒黛之说,不知伧父何故强为此如鬼如蜮之事,此真别有肺肠,令人见之欲呕”。专家学者多有分析,不再胡乱评点。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