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鉴赏中的自我展开——评王蒙的《红楼梦》评点
作者:何西来
王策评点《红楼梦》,漓江出版社1994年9月出版,全书132.7万字。
最近,读了漓江出版社新出的王蒙评点本《红楼梦》。这是由该社很有开创精神的年轻负责人聂振宁首倡,并已组织实施的《古典文学名著评点》工程中首批面世的三种成果之一。另外两种分别是李国文评点的《三国演义》和高晓声评点的《三言精华》。它们可以简称为《王批红楼》、《李批三国》、《高批三言》,在风格上因人而异,各见特色。从出版角度看,这批书思路新颖,不是请专门的研究家或评论家来评点,而是请一批当代的著名作家来评点,问世以来,文学界和一般读者都很关注。开过专门的研讨会,评价不错。
像做诗、写随笔、编小说一样,评点也是一种创造,所不同者仅仅在于,它有较大的依附性,不能独立存在。这种依附性,一方面表现在无论是评,还是点,总是针对了原作品的,由作品中具体的人、事、描写所引发的,不可能凭空结撰;另一方面表现在评点的面世.一定要与作品的本文印制在一起,相伴而行,否则就会变得不知所指,变得莫名其妙。王蒙的评点,其实主要是评,没有在作品的警策处,得意处加L密密麻麻的圈点。他的评,基本上是两种:一是长短错落,从少到数字到多达数句的旁批;一是在某一段落处的综评或总评,它们一般都有较长的发挥和较多的字数。
王蒙在评点序言中说:“《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而且不仅是封建社会的。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印的共振。”我以为,这是他评点完全书之后的一条最重要的体验。“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提法是早已有了的,他圈去了“封建”二字,就突破了僵化阶级论和五种社会形态论的局限,强调了这部巨著的普遍的人性价值和普遍的历史适用价值。正因为面对着一部汪茫万汇的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而王蒙又在对它的反复研读、反复揣摩中调动了自己整个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同生活在200多年前的曹雪芹进行了真诚的敞开心怀的反复交流,所以他的评点,比在此以前的他的任何一个作品中都更全面地展开了自我,都更多地提供了有关他的阅历、学养、识见和才性的信息。自然,也不难从中见出他的某些无意掩饰的弱点。
王蒙的评点,是在他年近花甲时完成的。经得多了,见得多r,举凡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沧桑荣辱,宦海浮沉,总之,社会上诸多的酸、甜、苦、辣、咸.个人的喜、怒、哀、乐、惊、惧、愁,也都无不亲历,无不刻骨铭心,用王蒙十多年前常说的话来表述,叫做“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年”。其实,按照王蒙的生命历程.既不止八千里,也不止三十年。这样,他的许多评和批.便非所经、所见而又独具只眼者不能道了。比如他在第四十一回“宝玉品茶拢翠庵”的一段综评中说:“一次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竟写得这样丰满、细致、一层一层、一面一面。”“对于有心人来说,一额一啄,都是写不尽的人生。”这是以小见大,从琐事悟人生,正是他作为智者、作家的目光尖利处。至于他说曹雪芹“极示大观园之在当时条件下无所不至的享受快乐是恋歌也是悲歌、是炫耀也是忏悔。”则更见王蒙从两极同时把握对象的独特方式和奇特之处。在第九十三回,他针对着贾琏等人的“关系网”批道:“贾政愈‘正’,就愈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水远被蒙在鼓里。”他还继续在综评里发挥说:“一个豪门望族,真正的人物很少,纠纠缠缠的鼠窃狗偷之徒、爬虫癞蛙之类附着的很多。水至清则无鱼,清是困难的。一条浑水弄脏一河一江水,浑了也是不行的。贾政思清,实际无能治家。琏、凤本身就是‘四不清’‘干部’,奈何!”则既是在谈治家,也是在谈治国,能给人以丰富的现实的和历史的联想。
王蒙在评点中和曹雪芹的交流,是一种非同一时空条件下的异代交流。王蒙即使凭借自己的学力和才力,能对《红楼梦》有非常贴近于作家写作当时的理解,也只能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和判断去进行评说。因此,他的评点带有很强的现代感,甚至不乏现实的针对性。在第二回,他综评曹雪芹对贾雨村被参丢官的描写时认为“性情狡猾(不老实),擅改礼仪(弄权),外沽清正之名(有非分之想),暗结虎狼之势(这一条最重,拉帮结派,搞小舰队,朝廷决不能容),几句话也是镜子。”王蒙接着说:“故事发展并未可得出以上结论,可见这四条是曹公早有的对一些狗官的看法。这种概括与其说是来自贾雨村,不如说来自对更多的官员的观察体会。来自官场生活。”记得邵燕祥在评价王蒙的《红楼启示录》时曾对笔者说过,只有当过部长,并且是小说家的人才写得出来这样的书。移用来评价这部漓江版的《红楼梦》王批,也会是很贴切的。
作为小说家的王蒙,他的评点不仅重视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和人生,注意心的交流和思想的启悟,而且非常关注技法方面的问题。读到会心处,他会击节称赞,拍案叫绝,比如在第八回茗烟闹书房时对那场混战场面的旁批:“热闹J生动!好戏!人一急眼,语言就生动了,这八股那八股,都是不疼不痒的去了势的玩艺儿。”就是如此。茗烟闹书房的一回,王蒙在《红楼启示录》中认为对作品的主线来说是一段“闲笔墨”,在艺术上也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却不是多余,而且为总体结构所必须,又写得极精采。所以他在综评中说:“这在‘红’中,也算大场面了。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真切实在,令人信服。下流而不失天真,混乱而不失头绪,可恼更复可笑,闹剧而不失分寸。”读到他感艺术上不太高明之处,则又会不客气地“指瑕”,这无论在前八十回,还是在后四十回都颇有一些。
因为涉及技巧的评点特别多,王蒙又很重视小说的可把玩的特点,所以这部《王批红楼》还可以当作初学写作者的津梁,推荐给文学青年来读。评点,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方式之一,带有浓厚的鉴赏特.点,甚至可以说是鉴赏过程所留下的心灵的轨迹。如果这轨迹是真实的记录.那就对于研究鉴赏理论的专家学者来说.也都是很有价值的。要之,在我看来,王蒙是放开了,“抡圆了”来评点曹雪芹的《红楼梦》的。他批却导窾,游刃有余,进入了真正的审美的自由境界,显出一种让人羡慕的优游和潇洒,读它可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原载】《文学遗产》一九九六年第一期
王策评点《红楼梦》,漓江出版社1994年9月出版,全书132.7万字。
最近,读了漓江出版社新出的王蒙评点本《红楼梦》。这是由该社很有开创精神的年轻负责人聂振宁首倡,并已组织实施的《古典文学名著评点》工程中首批面世的三种成果之一。另外两种分别是李国文评点的《三国演义》和高晓声评点的《三言精华》。它们可以简称为《王批红楼》、《李批三国》、《高批三言》,在风格上因人而异,各见特色。从出版角度看,这批书思路新颖,不是请专门的研究家或评论家来评点,而是请一批当代的著名作家来评点,问世以来,文学界和一般读者都很关注。开过专门的研讨会,评价不错。
像做诗、写随笔、编小说一样,评点也是一种创造,所不同者仅仅在于,它有较大的依附性,不能独立存在。这种依附性,一方面表现在无论是评,还是点,总是针对了原作品的,由作品中具体的人、事、描写所引发的,不可能凭空结撰;另一方面表现在评点的面世.一定要与作品的本文印制在一起,相伴而行,否则就会变得不知所指,变得莫名其妙。王蒙的评点,其实主要是评,没有在作品的警策处,得意处加L密密麻麻的圈点。他的评,基本上是两种:一是长短错落,从少到数字到多达数句的旁批;一是在某一段落处的综评或总评,它们一般都有较长的发挥和较多的字数。
王蒙在评点序言中说:“《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而且不仅是封建社会的。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印的共振。”我以为,这是他评点完全书之后的一条最重要的体验。“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的提法是早已有了的,他圈去了“封建”二字,就突破了僵化阶级论和五种社会形态论的局限,强调了这部巨著的普遍的人性价值和普遍的历史适用价值。正因为面对着一部汪茫万汇的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而王蒙又在对它的反复研读、反复揣摩中调动了自己整个的生活经历和人生经验,同生活在200多年前的曹雪芹进行了真诚的敞开心怀的反复交流,所以他的评点,比在此以前的他的任何一个作品中都更全面地展开了自我,都更多地提供了有关他的阅历、学养、识见和才性的信息。自然,也不难从中见出他的某些无意掩饰的弱点。
王蒙的评点,是在他年近花甲时完成的。经得多了,见得多r,举凡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沧桑荣辱,宦海浮沉,总之,社会上诸多的酸、甜、苦、辣、咸.个人的喜、怒、哀、乐、惊、惧、愁,也都无不亲历,无不刻骨铭心,用王蒙十多年前常说的话来表述,叫做“故国八千里,风云三十年”。其实,按照王蒙的生命历程.既不止八千里,也不止三十年。这样,他的许多评和批.便非所经、所见而又独具只眼者不能道了。比如他在第四十一回“宝玉品茶拢翠庵”的一段综评中说:“一次吃吃喝喝玩玩乐乐竟写得这样丰满、细致、一层一层、一面一面。”“对于有心人来说,一额一啄,都是写不尽的人生。”这是以小见大,从琐事悟人生,正是他作为智者、作家的目光尖利处。至于他说曹雪芹“极示大观园之在当时条件下无所不至的享受快乐是恋歌也是悲歌、是炫耀也是忏悔。”则更见王蒙从两极同时把握对象的独特方式和奇特之处。在第九十三回,他针对着贾琏等人的“关系网”批道:“贾政愈‘正’,就愈脱离生活,脱离实际,水远被蒙在鼓里。”他还继续在综评里发挥说:“一个豪门望族,真正的人物很少,纠纠缠缠的鼠窃狗偷之徒、爬虫癞蛙之类附着的很多。水至清则无鱼,清是困难的。一条浑水弄脏一河一江水,浑了也是不行的。贾政思清,实际无能治家。琏、凤本身就是‘四不清’‘干部’,奈何!”则既是在谈治家,也是在谈治国,能给人以丰富的现实的和历史的联想。
王蒙在评点中和曹雪芹的交流,是一种非同一时空条件下的异代交流。王蒙即使凭借自己的学力和才力,能对《红楼梦》有非常贴近于作家写作当时的理解,也只能以一个现代人的眼光和判断去进行评说。因此,他的评点带有很强的现代感,甚至不乏现实的针对性。在第二回,他综评曹雪芹对贾雨村被参丢官的描写时认为“性情狡猾(不老实),擅改礼仪(弄权),外沽清正之名(有非分之想),暗结虎狼之势(这一条最重,拉帮结派,搞小舰队,朝廷决不能容),几句话也是镜子。”王蒙接着说:“故事发展并未可得出以上结论,可见这四条是曹公早有的对一些狗官的看法。这种概括与其说是来自贾雨村,不如说来自对更多的官员的观察体会。来自官场生活。”记得邵燕祥在评价王蒙的《红楼启示录》时曾对笔者说过,只有当过部长,并且是小说家的人才写得出来这样的书。移用来评价这部漓江版的《红楼梦》王批,也会是很贴切的。
作为小说家的王蒙,他的评点不仅重视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社会和人生,注意心的交流和思想的启悟,而且非常关注技法方面的问题。读到会心处,他会击节称赞,拍案叫绝,比如在第八回茗烟闹书房时对那场混战场面的旁批:“热闹J生动!好戏!人一急眼,语言就生动了,这八股那八股,都是不疼不痒的去了势的玩艺儿。”就是如此。茗烟闹书房的一回,王蒙在《红楼启示录》中认为对作品的主线来说是一段“闲笔墨”,在艺术上也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却不是多余,而且为总体结构所必须,又写得极精采。所以他在综评中说:“这在‘红’中,也算大场面了。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真切实在,令人信服。下流而不失天真,混乱而不失头绪,可恼更复可笑,闹剧而不失分寸。”读到他感艺术上不太高明之处,则又会不客气地“指瑕”,这无论在前八十回,还是在后四十回都颇有一些。
因为涉及技巧的评点特别多,王蒙又很重视小说的可把玩的特点,所以这部《王批红楼》还可以当作初学写作者的津梁,推荐给文学青年来读。评点,是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方式之一,带有浓厚的鉴赏特.点,甚至可以说是鉴赏过程所留下的心灵的轨迹。如果这轨迹是真实的记录.那就对于研究鉴赏理论的专家学者来说.也都是很有价值的。要之,在我看来,王蒙是放开了,“抡圆了”来评点曹雪芹的《红楼梦》的。他批却导窾,游刃有余,进入了真正的审美的自由境界,显出一种让人羡慕的优游和潇洒,读它可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原载】《文学遗产》一九九六年第一期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