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研究》:海潮式结构的发现者

作者:俞晓红
李辰冬的《红楼梦研究》初版于民国三十一年(1942)一月,由重庆正中书局铅印出版。该书原为作者在巴黎大学时的博士论文,系作者根据其1934年巴黎罗德斯丹图书公司版法文本《〈红楼梦〉研究》(Etude  sur  Le  Songe  du  Pavillon  Rouge )重写而成,书前有写于1941年8月的作者自序,全书共有《导言》、《曹雪芹的时代个性及其人生观》、《〈红楼梦〉重要人物的分析》、《〈红楼梦〉的世界》、《〈红楼梦〉的艺术价值》五章,计6万7千余字。

从红学批评史的角度看,李辰冬的《红楼梦研究》是继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之后第一部全面论述《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的批评专著,它的整体构架自成体系,各章通盘安排,涉及到作家作品的各个方面。这种注重结构、全面论述的批评方法,是《红楼梦研究》的第一个特点。

其二,李辰冬对《红楼梦》的艺术价值作了极其敏锐的审美考察,其目光之独特、评述之生动,为前此诸多批评文章所不具备。首先,他对《红楼梦》的结构有着极为深切的理解和由衷的赞赏。他从泰纳对莎士比亚作品结构艺术的评述中得到启发,又作了创造性的发挥,以大海的波浪来比喻《红楼梦》的结构特点,认为它如大海的海面一般澎湃汹涌茫茫无际,虽不加约束而无不连接相关,可以名之为“海潮式”或“《红楼梦》式”。这就极为准确而形象地道出了《红楼梦》既错综复杂、曲折跳跃而又完整一贯、周密有序的结构特征,评述精彩而到位。其次,李辰冬论述《红楼梦》的语言风格“流畅”而“自然”,认为曹雪芹不仅将日常生活的语言美化了,而且赋予了文字表达情感的力量;又因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结合,而使《红楼梦》成为真正的杰作。这种对作品文字的艺术感觉可谓深知其味,恰到好处。再次,李辰冬指出《红楼梦》的人物描写是“在给人一种个性,既不誉此而贬彼,也不扬此而抑彼”,这一说法十分切合《红楼梦》的描写实际,与俞平伯的“公平镜子”之说、鲁迅的“如实描写,并无讳饰”之评价,本质相同而有异曲同工之妙。有此三方面的艺术评价,使《红楼梦研究》确立了它的美学价值。

其三,李辰冬运用了比较文学研究的观念和方法,将《红楼梦》置于世界文学之林,考察它应有的成就和地位,将《红楼梦》的创作方法、艺术特征与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等西方文学家的加以比较论析,最后得出一个符合实际的结论,认为应将曹雪芹放在莎士比亚之旁,“作为客观主义最伟大的代表者”来看待。这一提法,不仅确定了曹雪芹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而且也表明了比较文学在红学批评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和实际作用。

《红楼梦研究》也有其诸多不足之处。首先,关于《红楼梦》是“绅士阶级的产品”的提法是很难成立的。所谓“绅士”是中国古代依附皇权而存在的士大夫阶层的一种说法,它并不能成为自为的阶级;对于唐宋文学是绅士阶级文学、元明文学是资产社会产品、清初又是绅士阶级复兴这样一种划分,并无社会历史的依据。

其次,李辰冬对于作品所反映的种种社会意识的研究,虽然涉面较广,但仅止于泛泛而谈,尚未作深层的挖掘和剖析。尤其就经济的观点研究《红楼梦》,并未将当时经济关系的实质和意义完全发掘出来,而仅止于财力意义上的“经济”之探讨,立论并不巩固。

第三,李辰冬对作品人物形象的评价也有失之偏颇之处。对林黛玉的“妒”的论断和评价、对薛宝钗的“德”的描绘和赞赏,无疑带有男权中心的色彩,亦陷入钗黛优劣之争的窠臼之中。另外,因“嗟君或亦将军后”、“君又无乃将军后”等诗句而认同“曹雪芹为将军的后代”之说,也是相当草率的和牵强的。

该书最近由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书名改为《知味红楼》。因为原书与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同名,而俞书知名度更高,故编者径改之。书前有冯其庸、李希凡、吕启祥、周汝昌、刘梦溪等先生的“评论采撷”,并有邓庆佑先生以往所写的一篇关于李辰冬生平著述的文章作为《代前言》;书后附有解玺璋的《认识李辰冬:红学史上的一个奇迹》一文,并附上李长之、阿城等人的评述;书中还选取了戴敦邦所绘的多幅人物画作为彩插。该书封面淡雅,图文结合,值得阅读和收藏。

(李辰冬:《知味红楼》,中国档案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规格:960×640。定价:20.00元。)

【原载】 原创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