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庚辰本》与《己卯本》的关系

作者:施长余
同样以《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书名而问世,却被人们称之为《己卯本》和《庚辰本》的两个抄本,在《红楼梦》“脂本”系统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它们在《红楼梦》成书过程中处于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和留有许多极其重要的脂砚斋评语,为后人研究《红楼梦》提供了许多珍贵的史料,而且还在于这两部书在现存形式上留下了许多令人费解的奇特现象。对于研究《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当前,对《庚辰本》和《己卯本》的研究,还处于个别的、孤立的研究上。并没有把这两个抄本联系起来,深入地、全面地研究这两部书密切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有的学者认为庚辰本是己卯本的抄录本,也就是说己卯本是庚辰本的底本;也有的认为它们是两个独立的定本……。为此,从研究、解析这两部书中的若干共同的奇异现象入手,深入探讨这两部书密切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就成了《红楼梦》版本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笔者通过对两个版本的比勘和研究后认为:

一、《己卯本》和《庚辰本》是《红楼梦》一书是在一次定本阶段中的两个产物。也就是说,《己卯本》既不是《庚辰本》的底本,《庚辰本》也不是《己卯本》以后的重定本,《庚辰本》更不是《己卯本》的抄录本。《己卯本》不是一个独立的所谓“定本”,只是《庚辰本》定本中前一个阶段的一个本子。

二、《己卯本》和《庚辰本》都是怡亲王府的原抄本,也是曹雪芹原著“脂本”的再现。

一段时间以来,笔者对《己卯本》、《庚辰本》中存在的“题记”、“夹条”、“脂批”等方面出现的共同的奇异现象和特征做了一些分析、比较,得出了上述的结论。

现将初步的研究结果归纳如下,就教于版本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以期理顺和明晰这两个抄本极密切的血缘关系。

一、试论现存《己卯本》、《庚辰本》为怡亲王府原抄本,看两抄本的密切关系

先从书中的避讳谈起

在已陆续发现的十二种(不包括已佚的靖藏本)脂本中,很少有明确标明藏抄者的姓名、藏抄年代时间的。但是,我们在比勘、研究《己卯本》和《庚辰本》时,却发现了一些让我们可以了解它的藏抄人的信息。

在这两个抄本中,都存在着同一避讳的一些字。如“玄”、“祥”、“晓”等,都用不写末笔的方法表示避讳。

我们知道,在封建社会里,尤其是清朝,皇帝的名字,就连王公大臣也是要避讳的,就不用说老百姓了。在清朝,谁要是违反了这个规定,是要被杀头的,甚至要被祸灭九族的。而王公大臣家也有自己家的避讳,他的子孙也是要遵守的。

那么,书中的“玄”、“祥”、“晓”这些没有末笔的避讳字,是避什么人的“讳”呢?

很明显,“玄”字,是要避康熙的讳的。因为康熙皇帝名“玄烨”,当然要避“玄”字。但是,这个避讳属于清朝的“国讳”,还不能说明这两个抄本的有关藏抄信息。

可是一研究“祥”字和“晓”字的避讳,就豁然开朗了。

《红楼梦》一书在初期,也就是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阶段,都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极少数人的圈子里抄传的。能够有机会抄写到《红楼梦》的人,一定都是曹家的至亲、好友和来往密切的王公贵族。

怡亲王家和曹家的关系已经有了确切的考证,并且还有皇帝给曹家的诏书作证,证明两家的关系极为密切。怡亲王府能够有机会抄存《红楼梦》,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康熙的第十三子“允祥”曾被封为“怡亲王”,允祥的第七子“弘晓”在他的父亲死了后,也袭了怡亲王爵。这样,“祥”字和“晓”字就有了落脚点。“祥”字避“允祥”的讳,“晓”避“弘晓”的讳就再清楚不过了。怡亲王府在抄写该书时,避家讳也是自然而然的了。而且,一些专家也查对了怡亲王府的藏书目录《怡府书目》的原抄本,发现在这个抄本中,也同样避讳这两个字,并且,还避讳“弘”字。这样,由这两个避讳字,告诉我们,只有怡亲王府自己家才可能避讳这两个字,因此,这两个抄本一定是怡亲王府的藏抄本。

再从抄写的情况看。

经考证已经确定约有七至九个人参与了这两个抄本的抄写。有几个人的笔迹特征都可以分辨出来,在两个抄本中都可以找到他们其中几个人的笔迹,所以这两个抄本是由一个抄写班子共同完成的。(见冯其庸:《论庚辰本》)这也告诉我们,《己卯本》和《庚辰本》是在同一时期、由同一个抄写班子在同一个环境下抄成的。
《己卯本》和《庚辰本》的分册回目完全相同。

《己卯本》实际存回目40个,如果拿它和《庚辰本》相应的回目对照,就可以发现,几乎完全一致。所差的几个字,如“京都”写成“都京”;“醋凤姐”写成“俊凤姐”等等也只是笔误。

而且它们都没有全书的总目,只有分册的目录。

其次,《己卯本》和《庚辰本》的抄写格式完全一致。

每面十行,每行30字,每回首行顶格写“脂研斋重评石头记卷之”,第二行顶格写“第×回”,第三行低三格或两格写回目。每页的起止也绝大部分相同。

一些特殊的抄写特征也完全相同。

如《己卯本》第十九回第三面第二行,在“小书房名”下空了五个字位置,在接下来写到“想那里自然”后,又一直空到本行末。这些特征在《庚辰本》相应位置上,也完全一致地空着。同回,在“顺口胡诌道”一直空到底;转行又写“扬州有一座黛山”一直到“宝玉又诌道”以下又空到底,两本也完全一致;再如,两本在三十七回探春诗“咏白海棠限门盆魂恨昏”的最后,《己卯本》有一行朱笔小字:“次看宝玉的是”,这应是正文,可能漏抄,补上的。而《庚辰本》在同一诗后,用墨笔也补添上了这六个字;《己卯本》第五十六回末尾,靠“不知有何话说”右下,有行小字:“此下紧接慧紫鹃试忙玉”,这是一句提示性的话,《庚辰本》也完全依这样的形式照抄;两本连抄写的错误也都保持一致更耐人寻味。如两本在第十七、十八回前的空白纸上题写的一段话“此回宜分两回方妥……”中,存留方式一样,两本的错字完全一样:“冠”错成“贯”、“博”错成“慱”了。而且,每个字所在的位置都严格一致。这类的互误的例子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再从批语上看,《己卯本》上共有717条双行小字批,拿它与《庚辰本》上的相应批语对照,有716条双行小字批完全一样(庚辰本漏抄了一条一个字的批语:397页,“一面理鬓”下的“画”字,实际上也完全一致。)而且,这些批语的批注位置与分布也完全一样。

如果这两个抄本是传抄本或是再抄本,或者说是过录本的话,就不可能出现这些共同的特征。因此,这两个抄本决不是什么“过录本”,更不是什么“父本”、“祖本”的问题。而是怡亲王府的真正的两个原抄本。

两个抄本正文中也有一些的小小差异。这些差异的产生,是因为在改订后四十回时,同时又对抄清本“己卯本”做了一些小的改动,但是因为这些改动是在《庚辰本》的定本中改订的,故而在两个抄本在后来出现时就有了这些差异。

再从书中保留的“夹条”做些分析

所谓“夹条”,就是在写作或增删中,由于一时决定不下来怎样安排情节或者决定怎样写作,就临时用一张纸条注明内容,夹在书中相应位置,起到提示或备忘的作用。

夹条在《红楼梦》成书过程中曾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作者曹雪芹及评批者“批阅”、“增删”所使用的重要方法。

有研究证明,《红楼梦》在成书过程中,有些诗、词、曲、赋等有些就是先以备忘的夹条方式夹在书中,而后又经几番斟酌、修改,才将夹条上的内容写入正文的。凡已被写入正文的夹条,按理均应被撤除。而那些一时还拿不定主意是否还应修改、还需斟酌的夹条,就还得暂时留在书中。这些夹条大多都游离于书中正文之外,有些夹条就成为一时难以理解的文字。

《己卯本》就存有这样的夹条。经研究,这些夹条确实有值得研究的地方。因而也给我们留下了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的课题。因此,可以说夹条在《红楼梦》版本研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己卯本》中总共有六张夹条:

第一张在第2页(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影印本为准):“护官符下小注……”

第二张亦在第2页:“昌明隆盛之邦……”

第三张在第18页:“此回亦非正文……

第四张在第82页:“五回题云春困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问谁幻入华胥境,千古风流造业人。”

第五张在107页:“六回题云:朝扣富儿门,富儿犹未足。虽无千斤酬,嗟彼胜骨肉。”

第六张在370页:“十九回回家来袭人见总无可吃之物……”

这里我们只列举其中的两张夹条,因为这两张夹条笔迹相同,为一人所写。把它其中的一张同《庚辰本》中的两行字作一分析、比较,就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密切联系了。

《己卯本》的这两张夹条,一个是第四张夹条,夹在第五回前、第四回末(见82页),夹条上写着“五回题云春困葳蕤拥绣衾,恍随仙子别红尘。问谁幻入华胥境,千古风流造业人。”(其中葳字,写作“成”,“随”写成“谁”,点去“谁”改成“随”)另一个是第五张夹条,夹在五回后、六回前(107页),夹条上写的是:“六回题云朝叩富儿门,富儿犹未足,谁无千金酬,嗟彼胜骨肉。”

《庚辰本》第七回末有有两行字,写在一张空页上,与《己卯本》这两张夹条的关系极为密切,我们就把它们作一比较、分析。

《庚辰本》这两行字是在第七回末的空页上(172页,以人民文学出版社1975年影印本为准),题云:“七回卷末有对一副‘不因俊俏难为友,正为风流始读书’”。此两行字与《己卯本》的第四张夹条很有特点,都有“风流“二字”,从书写的笔法、形式完全相同。特别是“风流”二字从运笔到间架结构,几乎是从一个模子里翻出来的,完全一模一样。同是一个人的字迹。(见冯其庸:论《庚辰本》)。这样就可以确认,这两张夹条和这两行字同出自一人之手笔。那麽,何以《己卯本》这两张夹条的字迹与《庚辰本》里的两行字的字迹同出于一人之手,那么相似呢?对这个奇特的现象,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怡亲王府在抄录的过程中,因为两部抄本是由一个抄写班子(指主要抄写人)在同一段时间、同一环境下抄录的,他们完全是照借来的曹雪芹原著抄写的。《庚辰本》中原来可能也有这样的夹条,如第七回末的那两行字;第六十六回第一页也有一个粘条,上写着“以后小字删去”(冯其庸:《影印脂研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序》,后经其验证实为一指头大的小纸片。);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前一页纸上写着:“此回宜分两回方妥,宝玉系诸艳之贯(‘冠’之误)故大观园对额必得玉兄题跋且暂题灯匾联上再请赐题此千妥万当之章法诗曰豪华虽足羡别离却难堪博得虚名在谁人识苦甘好诗全是讽刺近之谚云又要马儿好又要马儿不吃草真骂尽无厌贪痴之辈”;以及第七十五回前也有这样形式的题写:“乾隆二十一年五月初七日对清,缺中秋诗俟雪芹,□□□开夜宴发悲音,□□□赏中秋得佳讖”;……这些有可能是夹条的东西,可能是因为后来采用了或抄在书上了,也就废掉了。如《己卯本》第十九回的那张夹条“袭人见总无可吃之物……”在《庚辰本》中已经抄在书中了。(《己卯本》也抄在书中了),《己卯本》夹条还在,而《庚辰本》就没有了。《己卯本》中没有的几个夹条的内容,就由那个抄《庚辰本》七回末两行字的人抄了下来,夹在了《己卯本》书中。总的可以说明这两个抄本还是有密切联系的。

从对夹条存在的奇特现象的分析可以说明,《己卯本》与《庚辰本》从表面上看虽是两个抄本,而实质上出自一个环境,产生于同一个时期,出自同一伙抄书人(指主要抄手)之手,两次抄成的,第一次先借抄了先修订完的《己卯本》,尔后想续抄后四十回时,又借到了修订完毕的《庚辰本》,继续组织人来抄录。因此,在《庚辰本》抄清后,原来抄写的“《己卯本》”就无意义了,只是作为一个“抄本”存在了。

综上所述,这两个抄本,的确有着血缘关系,可以确定是原抄本,而且是怡亲王府的原抄本。

二、从两个抄本的成书过程,看两个抄本的关系

先从两抄本的“题记”谈起

“题记”,特别是有署年的题记,往往是确定一种版本产生年代的重要依据,其中题写的内容也应是该书定本过程的真实记载。

《己卯本》和《庚辰本》也就是因为在其书中存在着“己卯冬”和“庚辰秋”的年代题记,而被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己卯本》和《庚辰本》的。这样以其表象来区分两部书也是无可厚非的,而要探究其内在的联系,就要剥去这层表象,按其合理的逻辑来推导和追索其内在的真实。也正是因为这两部书的题记所署内容的奇特现象给我们留下了商榷的空间和研究的余地。下面我们就先从这两个本子的题记所记内容和形式来讨论这两部书之间的关系

《己卯本》现存情况:

北京图书馆藏抄本《己卯本》,现存四十回(其中第六十四回、六十七回为抄补)实存三十八回;而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抄本《己卯本》有三个整回(第五十六回、五十七回、五十八回)),两个半回(五十五回下半回、五十九回上半回),已经红学家冯其庸、吴恩裕两位先生鉴定,同北京图书馆藏抄本实为一部书。这样,《己卯本》残存实际情况为:共存有四十一整回零两个半回。每十回为一册,计存有第一册、第二册、第四册、第七册,第一册的开头还缺了三页半。此书因在第四册也就是第三十一至第四十回的目录页上有“己卯冬月定本”的题记,(这也是存书中唯一的一条属年题记)就成了《己卯本》这一称谓的依据。

《庚辰本》现存情况为: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抄本《庚辰本》,在脂评本系统中是一部较为完整的版本。从目录页所标明的总计存有七十八回,再加上抄补的六十四回和六十七回,共存八十回。此书的版式与《己卯本》相同,同样的纸张,同样的装祯,也是以每十回装订为一册,共有八册。在全书的第五至第八册目录页上都分别写有“庚辰秋月定本”和“庚辰秋定本”的属年题记。也就是说,此书的后四十回各册目录页上均有属年题记,而前四十回的目录页上则没有任何题记。

两书题记的题写内容及存在情况:

《己卯本》第一册开头缺失了三页半,其中包括目录页在内。故这第一册目录页上有无属年定本题记无考;第二册完整,目录页保存很好,但无属年定本题记;第三册整册阙如,故有无定本题记无考;第四册是完整的,在目录页“石头记第三十一回至四十回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的题记下,记有“己卯冬月定本”的属年定本题记;第五册缺如,有无定本题记亦无考;第六册严重残缺,(只剩55——59回)无目录页,故有无属年定本题记无考;第七册较完整,其中第六十四、六十七两回是后补上去的,有目录页,可是目录页有残损,对此册有无属年定本题记颇有争议;第八册阙如,有无题记仍无考。
《庚辰本》各册完整,目录页也都齐全。在一至四册的目录页上均无任何属年定本题记,只标有“石头记第××回至第××回脂砚斋凡四阅评过”题记。直到第五册,开始出现了属年定本题记。其具体题写情况为:第五册为“庚辰秋月定本”,第六册为“庚辰秋定本”,第七册为“庚辰秋月定本”,第八册为“庚辰秋定本”。这四册的题写稍有不同,只一字之差,但是题写时间是一致的,都是“庚辰秋”,这是毫无疑问的。

后人正是依据这两个本子上不同的属年定本题记,把它们分别称之为“己卯本”和“庚辰本”。一些研究者又因此而把它们看作是两个本子。然而现在看来,这样的论断是不准确的。

现在我们再从头来分析、比较这两个本子的属年题记情况,具体来说明这个问题。

《己卯本》各册现存只有三个完整的目录页,即第二册、第四册和第七册。第二册目录页完整无缺,没有题记;第四册的目录页完整,在“石头记第三十一回至四十回脂研斋凡四阅评过”下,有“己卯冬月定本”属年题记。现在的问题是,第七册的目录页存在,但有缺损,在可能题记的书页一边缺损了一条。(有人说是故意撕掉,无考。)在缺损处到底有没有可能写有题记?有的研究者认为可能写有题记;也有的学者认为一定没有;还有的持摸棱两可的态度,认为难下结论。笔者及很多研究者都无缘见到现存北京图书馆藏抄本《己卯本》的原貌,是不是就无法探讨了呢?不是。经过一段时间对两部书题记的题写规律进行分析、比较,得出结论,认为在这个地方不可能有题记,严格的说是一定不会有题记的。

其具体理由是:在前四十回仅存的两个目录页,即第二册、第四册的目录页都是完整的,既没有缺损也没有被涂抹。第二册目录页上只有“石头记第十一回至二十回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的字样,根本没有属年题记,而第四册上却非常清楚的标明“己卯冬月定本”字样。这个明显的差别就充分说明,当时的阅评者并没有在完成的定本的每一册目录页上都署上题记,而只将题记署在了已完成的定本范围之内的最后一个目录页上。我们可以这样设想:这些辛辛苦苦的阅评者在完成了前四十回,也就是前四册书的评阅定本后,已到了年终岁尾,要将一年的工作做一收束,因此,就统一在第四册也就是前四十回最后一册的目录页上,庄重的写上了“己卯冬月定本”的题记,做为已完成的前四十回定本的标记。所以说,就是第一册、第三册即使不缺失,我们也不会见到有题记的。

那麽第七册目录页上会不会有题记呢?对此我们还可以这样看,署题记时,要么是在每一册的目录页上都署上题记,要麽就是在完成的最后一个目录页上署上题记,只能如此。前四册目录页上,第二册就没有署题记,只在第四册上署上了题记,这也告诉我们“己卯年”只对前四十回作了定本。同理推之,即使后四十回也完成了定本工作,第七册目录页上也不会有题记,这不也是很清楚的道理吗!更何况说己卯年只对前四十回作了定本,还没有对后四十回进行定本工作呢。

在笔者对此文进行重新修订时,收到了著名《红楼梦》版本学家郑庆山教授寄来的资料。他对《己卯本》第七册目录页上一定不会有题记的结论,提供了更确切的证据。现照录如下:

“《己卯本》第七册题记有缺损,影印本无‘石头记’三字,‘过’字残失左下角。有人认为其下本应有‘庚辰秋月定本’数字。为此笔者于1981年秋,到北京图书馆检核了影印本的底本。该册此处果然沿书口一侧,自上而下至书口中段,有所残缺。残迹极不规则,损失部分大体呈上下宽而中间窄的形状。上部失去‘石头’二字,‘记’字仍残存右下角,中部于‘脂砚斋凡四阅评过’七字无损,下部蚀掉‘过’字左下角而已,末端复变狭,其右侧残存部分颇宽阔,并无‘庚辰秋月定本’或‘己卯冬月定本’之题记。由此看来,该本题记处虽有损坏,然不似人为的撕毁灭迹。题写某年定本之地位,书纸犹存,如原有何年定本之文字,当仍存残余字迹。”郑老又在此页复印件上用钢笔字注曰:“长余同志:北图己卯本不叫查看。当年周绍良先生写一短信,才得核对。127页上段即过录当时之记录。残损处无题记,不必疑也。10月20日于邮局。”

而且,郑庆山教授也有关于《己卯本》前三册有无定本题记的论述,也摘录于下:

“己卯本和庚辰本的题记至关重要者,何年定本及阅评过两项。就己卯本而论,存题记者共三册,而只有第四册才题有‘己卯冬月定本’字句。孤立地看起来,似乎可以说己卯年冬月修改定稿的《石头记》只有这一册,其它七册均未定稿。翻阅一下书稿,也确有尚未写定的所在。比如第十七回和十八回仍未分回,第十九回尚无回目,该回内小书房还没命名(第二册)。再比如第六十四回和第六十七回,整整两回书稿付缺(第七册)。这就是这两册书虽存题记,而并不写上‘己卯冬月定本’的根本原因罢。可是校勘过正文,我们就会有不同的看法。以前三册而论,用甲戌本来对校己卯本、杨藏本(杨本前七回出于己卯本)和王府本、有正本(府、正两本第十二回以后大部分亦出于己卯本)就会发现己卯本对于甲戌本(其实是丙子本)是有一次修改的。这批改笔就是己卯冬月对于〈石头记〉的一次写定。从这个意义上看,‘己卯冬月定本‘的题记同样适用于前三册。”这就是说前四册是已经修订完的〈己卯本〉了。只不过没有在每一册上都署上“己卯冬月定本“罢了。

郑庆山教授是有幸亲自目验原书者之一,且对《红楼梦》版本有精深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他所目验的结果和所做的论断应该是非常准确和可信的。这也进一步坐实了我原来的推测

再看《庚辰本》。

由于《庚辰本》是继《己卯本》对前四十回的定本工作之后,又于次年对后四十回作的定本工作。阅评者在对后四十回定本的同时,又对前四十回作了必要的改定,至庚辰年的秋季,全书的定本工作才告一段落。与《己卯本》不同的是《庚辰本》后四十回的四册书,每本上都有定本题记。再细看《庚辰本》各册题记,还有些小小差异。即第五册和第七册均题为“庚辰秋月定本”,第六册和第八册均题为“庚辰秋定本”。这两种题记虽然只一字之差,却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这后四十回的定本工作是分册进行的。正因为后四十回是一册一册进行改定的,所以每改定完一册,就在这册的目录页上作一次题记,而不是待全部完成后统一再作题记,故而出现了各册题记书写略有差异的现象。这也证实了我的推测:庚辰年只对后四十回进行了全面的改定,对前四十回只进行了少量的调整。这可以从《庚辰本》第三回第一页的改动看出来,第三行它比《己卯本》多出了二十字:“故忙道喜,二人见了礼,张如圭便将此信告诉雨村”;再如《庚辰本》第五回开头,比《己卯本》多了一行字:“第四回中即将薛家母子在荣府内寄居等事略已表明此回则暂不能写矣”。(以上两行字《己卯本》都是后来用朱笔旁添的)……就是说,在对后四十回各册进行定本的同时,阅评者又对前四十回的各册进行了相应的改定、修改和审核工作,因为改动较少。又因为前四册是己卯冬月改定的,至庚辰秋已完成了全书的修订,因此,也就不必在前四册上再署上“己卯年”定本的题记,当然也就不用再署上“庚辰秋月定本”或“庚辰秋定本”的题记了。

这里不烦再引郑教授的一段话:“己卯和庚辰本来是一个本子。己卯冬脂研斋编订了前四十回,庚辰秋编订了后四十回,可称作己卯——庚辰本。”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设想:《庚辰本》成书的真实过程:至己卯年冬,脂砚斋等人只对全书的前四十回做了定本工作,因此,在完成定本的第四册目录页上写上了“己卯冬月定本”的属年题记;第二年也就是直到庚辰秋,才完成了对全书(当然也包括对全书的重点评批、完善和抄清工作)的定本工作。因为后四十回是一册一册定本的,故而在每一册目录页上,都分别题上了“庚辰秋月”或“庚辰秋”定本的题记。

综上所述,从这两部书的题记内容及题写位置来分析、判断,足可以说明《己卯本》只是《庚辰本》这部书在整个定本过程中一个阶段的产物,它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定本,这也是显而易见的了。

我们还可以这样想一想:

作者和阅评者在间隔三年后,用两年的时间对全书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定本工作,是合乎情理的;而决不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就进行两次较为全面的定本工作,这才是有孛常理的。

而且,两部书均题为“脂砚斋凡四阅评过”的字样,也可以说明是一次评阅的结果,否则,就会分别题作“四阅评过”和“五阅评过”了。

当然,还需强调的是,从对各版本进行对照,以及从两书题记书写方式等方面分析,都无可辩驳的证明属年定本题记是真实可靠的原始之作,绝不是书贾“为昂其值”随意而加的。

然后再从书中的“脂批”来看两书的关系

脂批,这里说的脂批是指书中包括脂研斋等人的批语。脂砚斋等人在书中作了大量的眉批、行间批、行侧批、回前、回后批等等,这些都统称为脂批。

大量的批语是脂本系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批语向来对研究《红楼梦》这部旷世奇书产生着重要的作用。

而《庚辰本》上的批语尤为奇特,奇就奇在《庚辰本》上居然存在着属年“己卯”的批语。这就是说,庚辰年的书还没有定本,前一年的批语却存在了,这不能不让人产生怀疑。如果认真分析、研究这一奇特现象,就会使我们明白,这足可以说明这正是两部书密不可分关系的重要证据。

我们知道,“己卯”、“庚辰”,这两年,是《红楼梦》成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阶段。也可以说,在《红楼梦》成书过程中,这两年的确是密不可分的。
经查在《庚辰本》的前四十回中,准确的说是在第二十回至二十八回中,有署“己卯冬”或“己卯冬夜”的批语二十四条。特别是在第二十四回(《庚辰本》影印本第539页——-540页)的一条脂批:“这一节对水浒记杨志卖刀遇没毛大虫一回看觉好看多矣。己卯冬夜脂砚。”不仅有属年,而且还清清楚楚地注明了“脂砚”的大名。

《庚辰本》中署有“己卯冬”或“己卯冬夜”的批语分布情况是:第二十回有六条;第二十一回有三条;第二十二回有二条;第二十三回有三条;第二十四回有二条;第二十五回有一条;第二十六回有一条;第二十七回有三条;第二十八回有三条。除了集中出现在这九回外,其它回目中均未出现这种署有“己卯年”的批语。

再查《己卯本》,象这样署有“己卯年”字样的批语则一条也没有。不仅后四十回中找不到,就是在前四十回也同样找不到。

根据脂本系统各种版本批语的存在、变化的规律可以看出,凡是经过定本,又经过脂砚斋等人阅评的本子,都被统一称做《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每经评阅,就在抄本的书名页、目录页上标明“××定本‘的属年定本题记。那些不同时期的批语,最初都是写在书眉或正文行间,经过定本抄清时,就将这些批语稍加整理,以双行小字的形式抄于正文中相关句子的行间。只要有了新的定本,以前的批语就要经过这样的整理,积累下来留在书中,就成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脂批。

再来分析“己卯年”的批语,何以在所谓的《己卯本》上一条也找不到,却都跑到《庚辰本》上去了,而且还都是以眉批的形式,而不是以经过整理后的双行夹批形式存在呢?
对此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分析。“脂砚”等人是在“己卯年”对《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做了部分定本和评批工作。从“乾隆二十一年(丙子年)五月七日对清”到乾隆二十四年(己卯年)已有两、三个年头。在这个时期内,作者曹雪芹及脂砚斋等人,已基本上完成了全书的写作及评批工作。不仅前八十回已经基本完成,而且全书的后几十回也有可能完成了。这样,整个创作就进入了对全书的最后审定、评阅和定本阶段。他们在己卯年,首先对前四十回做了初步的改定,从回目的改定到对诗、词、曲、赋的修订,从对全书情节的调整到对每字每句的改定,他们把旁改的文字抄正,对一些眉批、夹批都改正为正文中的双行小字夹批,脂砚斋等人在对这前四十回进行了抄清工作后,脂砚斋又对他认为较为重要的章节做了评批,这些评批也只能写在页眉上,因而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署有“己卯冬”、“己卯冬夜”的眉批。这时已到了己卯年冬,改订工作方告一段落。这四十回也就是《庚辰本》的前四十回,再加上庚辰年定本的后四十回,就组成了定本《庚辰本》。所以《庚辰本》也就保留了二十四条署有“己卯年”的眉批。

理顺了这个过程,还有个问题也需要搞清,那就是为什麽《庚辰本》上留下的“己卯年”批语只存在于第二十回至第二十八回呢?

对此的解释是,从全书的结构看,第十七回至第二十八回,写的是从“元妃省亲”到宝玉同众姊妹入住大观园过程中贾家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此时正值贾府“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鼎盛时期。从五十几回以后贾家便由盛变衰了。这几回对以后的情节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反衬。其中对贾府及书中诸多重要人物后来的命运遭际,都设下了一条条“草蛇灰线”,埋下了一个个伏笔。因此,引起评批者格外的兴趣和青睐,虽已抄清完毕,然兴犹未尽,仍不免要提笔批而又批。

除夕过后,就进入了庚辰年,对后四十回以后部分的定本工作又继续进行了。脂砚斋等人在每完成十回(即一册)后,都要对前面的诸册加以核对、校改,直至庚辰年秋才结束了这一浩繁而复杂的工程。并在后四十回四册的目录页上分别署上了“庚辰秋月定本”或“庚辰秋定本”的题记。

从下面《红楼梦》成书流程,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曹雪芹及脂砚斋等人“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艰辛历程,也可以明晰在“己卯”、“庚辰”这两年间,完成一个定本过程的两个阶段:

曹雪芹开始写作→①《初稿》——脂研斋抄清、评批→②《初评本》——脂研斋甲戌抄阅再评→③《甲戌本》(《再评本》)——乾隆廿一年(丙子年)五月七日对清→④《丙子本》(《三阅评本》)——《丙子本(前四十回)》经过定本→《己卯冬月“定本”》(“《四阅评本》”)经过评批+《丙子本(后四十回)》经过定本=⑤《庚辰秋月定本》(《四阅评本》)。

应该说《庚辰本》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版本中的最后一个定本。也是最接近作者曹雪芹原著的一个本子。《己卯本》只是这一定本过程中一个阶段的产物。《庚辰本》基本保留了曹雪芹早期创作的原貌,它对研究《红楼梦》的成书、版本演变及脂砚斋等人的评批情况,都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史料。

综上所述,所谓己卯年的“定本”的《己卯本》,实在算不得一个定本,只能是“庚辰年定本”的前一个阶段。《己卯本》、《庚辰本》这两部抄本既非“父子”关系,亦算不上“兄弟姊妹”关系,实为一部书从“孕育”到“分娩”的过程中的两个产物,也是怡亲王府两次抄写的产物。

怡亲王府的抄录工作,为我们研究《红楼梦》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因为怡亲王府的抄录,是逐字逐句、亦步亦趋地认真的抄写的。这从两个抄本的抄写格式、形式等等均可以看出来。这也就是说,怡亲王府的抄本应是“脂本”的翻刻本。怡亲王府藏抄《己卯本》、《庚辰本》就是“脂本”的再现,也就是曹雪芹最后的定本的存世。因此它是最为宝贵的两个抄本,是研究“脂本”最直接的物证。

本文仅就以上几个方面来论证两个抄本密不可分内在联系,提供了一些论证的依据,试图去澄清某些在《己卯本》和《庚辰本》研究中得出的不太正确的分析和结论。如《己卯本》是《庚辰本》的底本;《庚辰本》为《己卯本》的过录本;此两抄本为怡亲王府抄本的过录本;它们是姊妹本……等等。也就是说,《己卯本》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定本”。当然,由于本人涉足红学不深,所见甚少,难免还有一些错误,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红楼梦》的版本研究是很复杂的,只有在广泛的探讨、细致地研究中,才能解析出原书的本来面目和各本之间的内在联系、流传体系。众多的《红楼梦》版本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探讨,已经取得了累累硕果,让我们沿着这些业已理清的脉络继续深入地探索下去,使《红楼梦》的版本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

1998年初稿

2003年改稿

2007年1月定稿于秦皇岛南戴河梦边闲人居

【原载】红楼品茗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