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广告x

论太虚幻境与警幻仙姑?——管窥《红楼梦》第五回

作者:冯?宇

《红楼梦》是曹雪芹用笔饱蘸血泪而精心创作出的一部现实主义的鸿篇巨著。然而,无论就作者的世界观来说,还是就作品的思想内容或艺术表现来说,都是极其复杂多端的。仅以作品的思想内容而言,它笔触所及,几乎全面涉及了十八世纪下半叶,封建末世清王朝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内容,比诸真实的社会生活,还要更为集中概括,更加丰富深刻,而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所以,我们又很难用几句话,准确简要地揭示出其主题思想来。在表达作品主题思想时,作者又是运用“假语村言”,而将“真事隐去”,常常出现一些令人“莫名其妙”的笔墨和迷惑费解的现象。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第五回书中关于“太虚幻境”和“警幻仙姑”的描写,便是一例。这是作者经过“十载披阅,五次增删”,而没有删去,特为保留的文字,可见事出有因,并非闲笔。然而,它好在那里?妙在何处?对全部作品来说,它是“锦上添花”?还是“画蛇添足”?再从创作方法上看,它是积极浪漫主义?还是消极浪漫主义?它和现实主义是否结合或者游离?对此,红学家中,肯定者有之,如说第五回书乃是“通部大纲”,“梦中之梦”和“以假隐真”,或者说是表现了美好的理想境界,如此等等;否定者亦有之,如说第五回书表现了“色空’观念,宣扬了宗教思想,“太虚幻境”实乃“败笔”,“警幻仙姑”则是“反面形象’,如此云云,往往各持一端,很难尽如人意。问题的复杂性便如此产生了。也正因为这种复杂性,《红楼梦》究竟是一部怎样的小说?其主线和主题都是什么?这等重大研究的课题,自《红楼梦》问世以来,至今还是众说纷纭,尚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所以,对这部杰作,必须给以全面的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

2025新品专区
广告x

针对《红楼梦》思想艺术的复杂现象,本文仅就第五回“太虚幻境”和“警幻仙姑”在全书当中的作用和意义等问题,讲些管窥之见,希望大家指正。
(一)
这里先谈“太虚幻境”。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其基本内容,正如回目所示,着重描写了“太虚幻境”和它的主宰者“警幻仙姑”这样的“环境”和“人物”,以及书中主人公贾宝玉神游其境的过程中,由“警幻仙姑”的引导,看到了“金陵十二钗”册子,听到了《红楼梦》十二支曲子,最后终于堕入了“迷津”,这些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的种种情景。曹雪芹为何不惜花费笔墨,幻想虚构出此等故事,这里究竟蕴含着那些深意?在全书中它又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可是,在“四人帮”别有用心,大搞影射红学的时期,其流毒和影响,曾经给评《红》造成了极大的混乱。不少的人,只从人为制造的“阶级斗争”的“模式”出发,采取‘对号入座”的简单方式,无视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的主要内容,以及对贾府这个贵族之家由盛至衰过程的描写,大谈其所谓“政治历史小说”或什么“阶级斗争的形象历史”。许多文章连篇累牍只讲《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片面肯定第四回书“四大家族”的“荣”“损”,为统率全书的总纲作用;不讲《红楼梦》还有积极浪漫主义的因素与现实主义的结合,粗暴否定第五回书“太虚幻境”及其仙“册”神“曲”等,有总括全书提摄内容的构思妙处。往往抓住一张“护官符”,找出一纸“账目单”,取其一点,不及其余,竭力夸大,无限上纲,便匆忙作出“阶级压迫”或“阶级剥削”的结论,并把它拔高到“阶级斗争”吓人的高度。甚至因此而使第五回书成了无人敢讲的红学“禁区”。如此片面化和简单化,背离全书用形象表达出来的实际内容和主旨,也就愈来愈远了。
黑格尔老人曾说:“人们总是容易把我们所熟悉的东西加到古人身上去,改变了古人。”(《哲学史讲演录》)曹雪芹及其小说本来的思想和艺术面貌,也不该任人强加以“改变”的。我们决不能因为经历过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阶级斗争”的今人岁月,便把非常“熟悉”了的“阶级斗争”,不作具体分析地硬加到“古人”身上去,并把不许讲,很少讲,本该讲的东西,(例如这《红楼梦》第五回书)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红楼梦》第五回,早就引起过研究家们的注目,不要说知情者和权威人士如脂砚斋批书时,曾就这回书指出“警幻仙姑”和贾宝玉二人是“通部大纲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 生辰测算
  • 手机吉凶
  • 2025年运势
  • 一生财运
性别:
生日:
手机号码:
姓名:
性别:
生日:
姓名:
性别:
生日:
2025吉祥物
广告x
  • 寻找另一半
  • 前世今生
  • 一生财富
  • 一生事业运势
广告x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