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开局探析(中)
作者:展静
九、两个宝玉——甄贾(真假)宝玉
第二回,冷子兴引出贾宝玉:“……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的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说起孩子话来奇怪,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贾雨村引出甄宝玉:“……有人荐我到甄府处馆……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认得字,心里也明白。……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静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要尊贵无对的呢。”
作者为何写两个宝玉,我认为有这样三点。一,二玉实为一人。从第二回二玉出场可看出,两人对女儿的看法是一样的,说明这二玉是一人。另在第五十六回,作者借甄家四个女人说见了贾宝玉:“吓了我们一跳。若是我们不进府来,倘若别处遇见,还只道我们的宝玉后赶着也进了京呢。”这说明甄贾宝玉长得也一模一样,甄贾难分。既然二玉是一人,作者为何多写一人甄宝玉。我以为,作者是写宝玉这个人性格的丰富性,一部分丰富性要体现在甄宝玉身上。比如第二回,贾宝玉对女儿说了一番话,甄宝玉对女儿说了一番话,如果安排到一个宝玉说,就略嫌重复啰嗦,安排两个宝玉说,就有变化新鲜感。还有,冷子兴介绍贾宝玉、贾雨村介绍甄宝玉,各有一大段话,如果安排在一个宝玉身上,就单调冗长。安排在二玉,就活泛有趣多了。另据脂批,八十回后的几十回,甄宝玉戏份会多一些,会表现一番,另有滋味。可惜我们看不到。
二、作者写甄贾(真假)二玉,意指这个宝玉,既是真宝玉,又是假宝玉。有真实的成份,也有想像创作假的部分,君无错会。
三, 作者写了一个京都贾家贾宝玉,又写了一个江南甄家甄宝玉,而且作者借贾宝玉半梦半醒说:甄家也有一个园子,也有类似于鸳鸯、袭人、平儿一干丫环。而甄宝玉也说:长安都中也有个宝玉,和我一样的性情,也有我一样的园子、丫环。两个宝玉说来说去的意思,作者就是要告诉读书人,长安都中的贾家、贾宝玉、园子、丫环和江南甄家、甄宝玉、园子、丫环都一样,是一回事。也就是说,甄家既是贾家,贾家既是甄家——此书既是写
九、两个宝玉——甄贾(真假)宝玉
第二回,冷子兴引出贾宝玉:“……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说来更奇,一落胎胞,嘴里使衔下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的字迹,就取名叫作宝玉。……说起孩子话来奇怪,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贾雨村引出甄宝玉:“……有人荐我到甄府处馆……但这一个学生虽是启蒙,却比一个举业的还劳神。说起来更可笑,他说:必得两个女儿伴着我读书,我方认得字,心里也明白。……这女儿两个字,极尊贵、极清静的,比那阿弥陀佛、元始天尊的这两个宝号,还要尊贵无对的呢。”
作者为何写两个宝玉,我认为有这样三点。一,二玉实为一人。从第二回二玉出场可看出,两人对女儿的看法是一样的,说明这二玉是一人。另在第五十六回,作者借甄家四个女人说见了贾宝玉:“吓了我们一跳。若是我们不进府来,倘若别处遇见,还只道我们的宝玉后赶着也进了京呢。”这说明甄贾宝玉长得也一模一样,甄贾难分。既然二玉是一人,作者为何多写一人甄宝玉。我以为,作者是写宝玉这个人性格的丰富性,一部分丰富性要体现在甄宝玉身上。比如第二回,贾宝玉对女儿说了一番话,甄宝玉对女儿说了一番话,如果安排到一个宝玉说,就略嫌重复啰嗦,安排两个宝玉说,就有变化新鲜感。还有,冷子兴介绍贾宝玉、贾雨村介绍甄宝玉,各有一大段话,如果安排在一个宝玉身上,就单调冗长。安排在二玉,就活泛有趣多了。另据脂批,八十回后的几十回,甄宝玉戏份会多一些,会表现一番,另有滋味。可惜我们看不到。
二、作者写甄贾(真假)二玉,意指这个宝玉,既是真宝玉,又是假宝玉。有真实的成份,也有想像创作假的部分,君无错会。
三, 作者写了一个京都贾家贾宝玉,又写了一个江南甄家甄宝玉,而且作者借贾宝玉半梦半醒说:甄家也有一个园子,也有类似于鸳鸯、袭人、平儿一干丫环。而甄宝玉也说:长安都中也有个宝玉,和我一样的性情,也有我一样的园子、丫环。两个宝玉说来说去的意思,作者就是要告诉读书人,长安都中的贾家、贾宝玉、园子、丫环和江南甄家、甄宝玉、园子、丫环都一样,是一回事。也就是说,甄家既是贾家,贾家既是甄家——此书既是写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