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雪芹的重要发现

作者:周汝昌
一九六三年六月七日早晨,王士菁同志转给我一封信,是上海市文化局方行同志寄给我们的。展阅之下,竟然有一幅曹雪芹肖像的大照片在内。这实在是数十年以来仅见的一件最为直接有关曹雪芹的文物,宝贵至极。方行同志的这一重要发现,对研究曹雪芹的工作来说,是一项极有价值的贡献。我愿在此向方行同志表示深深的感谢之意。

又承方行同志见嘱,要我对这幅画像作些研究,判断一下真假和其他有关问题。现在就把我所想到的看法记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肖像的画面是席地而坐,左腿盘坐,右腿弯立,左手拄地,右手平放于右膝之上;著草鞋,长衫;长圆脸型,大头,正面、微右侧,右耳半露;顶上似可窥见发辫痕迹。神气完足,意度安详,微露笑容。画笔造诣很高。

画幅左上方有画家陆厚信的题记一则,原文是:雪芹先生洪才河泻,逸藻云翔;尹公望山时督两江,以通家之谊,罗致幕府;案牍之暇,诗酒赓和,铿锵隽永。余私忱钦慕,爰作小照,绘其风流雅儒之致,以志雪鸿之迹云尔。

下款署:“云间艮生陆厚信并识。”有“艮生”、“陆厚信印”(左旋读)两颗印记。

这一则题记异常要紧,它提供了有关曹雪芹生平和为人的重要线索。

“尹公望山”指尹继善。尹继善是满洲镶黄旗人,姓章佳氏,字元长,晚号望山,世居长白山俄漠和苏鲁,继迁宜汉阿拉地方;雍正元年进士;生于康熙三十五年(一六九六),卒于乾隆三十六年(一七七一),年七十六。他是身跨康、雍、乾三朝,比雪芹年长二三十岁的“老辈”人。

尹继善一生“一督云贵,三督川陕,四督两江”,而“在江南尤久,前后三十馀年”。既然他是四次总督两江,这就发生一个追问:曹雪芹之随他作两江幕府,究在哪一次、哪些年月里?


解答这个问号,非常必要,因为这关系到曹雪芹生平经历的主要“轮廓”以及由此而发生的各方面的意义的问题。而要解答这个追问,有两个途径:一是希望此项文物原件中还可以提供另外的年月线索,一是如果另外线索不可得,则只好用考查推断的办法。在此刻,因原件尚未见到,暂就后一办法来作些推测。

尹继善四督两江的年份大致是:一、由雍正九年到十一年。二、由乾隆八年到十三年。三、由乾隆十六年到十八年。四、由乾隆二十一年到三十年。这四次中,除第一次雪芹年龄还太小以外,都有可能〖1〗。

我们已经掌握的较为重要的迹象有二:一是乾隆二十二年秋,敦诚作诗寄怀雪芹,已然有“劝君莫弹食客铗”的话。二是乾隆二十五年敦敏作诗,说明曾与雪芹阔别年馀,意外重逢,惊喜特甚,亟呼酒话“旧事”,并写出“秦淮旧梦人犹在”的句子。我曾推测这次特殊的离别只能是雪芹到江南“老家”(南京)去了,否则很难解释。详见拙文《曹雪芹和江苏》(《雨花》,一九六二年第八期),这里不再详述。这两处迹象和两江总督幕府之游最为恰合。

我个人目前比较倾向于往最后推。因为敦诚诗中虽有“食客铗”之语,但同时又有“扬州旧梦久已绝(一作觉)”的话,而且有注说明此系指其先世曹寅时的旧事。如此,则似不尽合,而如果雪芹是乾隆二十三四年间入两江幕府而二十五年即拂袖归山,与好友重聚,则从敦敏“秦淮旧梦人犹在,燕市悲歌酒易醺”以及他同年所作题雪芹画石的“傲骨如君世已奇”等话而看,便觉情事十分契合,意义显然可窥。

尹继善是“好学工诗,汲引人才如不及”并且写作俱佳的人,如当时诗人袁枚即称之不去口,引为平生“知己”。看来尹、曹诗酒倡和,文事方面很相得。但两江幕府却不是雪芹所能久处之地,似乎不到两年,他就呆不下去了,因此拂袖而归,甘于山村著书、穷愁至死的生活。这更说明了他的“傲骨”,不愿为统治集团服务的高风亮节。

尹继善最初做过怡亲王(胤祥)的记室,而曹频在抄家之前后,曾由雍正交给怡亲王看管;尹氏的侧室所生的女儿是皇八子永璇的妃子,而雪芹另一幅小像〖2〗有永璇题跋。最早题咏《红楼梦》的明义,和尹继善的诸子庆晴村、似村等也极熟识,倡和很多。这些,加上陆厚信所说的“通家之谊”,都是我们进一步考查和了解曹雪芹的重要线索。

画家对雪芹的描写和他所表示的钦慕之情,简明而生动地说明了雪芹的文才和气度,使我们对这位伟大文学家的精神面貌认识得更为亲切了一步,这也是极可宝贵的部分。

总之,我觉得这项文物非常可靠,既不是赝品,也不是另外一个名叫“雪芹”的人的画像,价值极高。盼望早日获见原件〖3〗,以便大家作出进一步的研究。至于个人这些初步看法,当然是极不成熟的,如能看到原件的全貌,当可以获得补充或纠正。

【附记】

此文有“原始价值”,代表我当时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基本上说明了这件文物的重要性。今日读者则须参看拙著《曹雪芹小传》的附录部分,对方同志当时发现的情景,以及后来册页忽然变成“单开一扇”的神秘不可理解的异事,都可看到更多的记叙。初刊于《天津晚报》(日期失记),后经香港《文汇报》转载(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六日)。

[1]这又牵涉到曹雪芹生年和年龄的争论问题,因为十分复杂,本文不能枝蔓备及。

[2] 关于早先发现的王冈所画的另一幅雪芹像,真伪问题尚有争论。

[3] 原作藏郑州河南省博物馆,是一件册页。方行同志见告:装裱很旧,内容甚丰富。是他今年五月路经郑州时发现的。

【原载】 《文汇报》一九六三年八月二十六日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