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在《红楼梦》的情节结构中的作用
作者:李树泓
袭人在《红楼梦》中是个次要角色,但在情节结构中却起着重要作用,承担“大将”重任。袭人从本书第三回到第一百二十回,经历了贾家的兴盛时期与衰败时期,应当说,这个人物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中有三条突出的作用。一是对比衬托,性格鲜明,二是穿针引线,推波助澜,三是首呼尾应,提纲挈领。
首先是对比衬托,性格鲜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比较中存在的。反映到文学作品中,也是如此。对比,或者说比较,就是要在相同相似或不相同不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它的相同点或不同点,目的是使这些事物或这些人相区别而更显示出自己的特征。恩格斯要求“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致斐迪南•拉萨尔》)《红楼梦》恰恰是遵循这一原则进行创作的。甄宝玉与贾宝玉,宝钗与黛玉,探春与迎春,袭人与晴雯……他们之间的性格是那么的不同,其个性是那么鲜明突出,就是因为他们彼此之间以“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
就以袭人来说,她与晴雯虽然都是奴婢,但她们的思想性格、气质、志向、情趣,又是那么的相异。一个是“温柔和顺”、“似桂如兰”,一个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一个是阴柔狠毒,排斥异己,一个是襟怀坦荡,直言不讳;一个是奴性十足,媚上欺下;一个是尖牙利齿,抓尖要强。特别是最后一点,袭人与晴雯区别更加明显。袭人为了爬上姨娘的宝座,她巴结王夫人,乘宝玉挨打之机故弄玄虚、危言耸听,赢得王夫人的信任,获得了准姨娘的地位待遇。她巴结凤姐,凤姐说她是个“省事的”;送给她一件大毛皮袄,又给丧葬费四十两,这是贾府对奴婢的最高待遇。晴雯与袭人截然相反。她“心比天高”的性灵与“身为下贱”的地位,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她十岁被卖,当了五年零八个月的丫头。她不仅模样标致,而且性格爽朗,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对袭人巴结主子的鬼祟勾当,十分厌恶。她认为袭人是“西洋花点子哈巴儿”,这很形象地画出袭人的奴才像。
宝玉是袭人和晴雯的主子。袭人对宝玉是尽忠到“痴处”,挨了宝玉一窝心脚,还说“没有踢着”。可晴雯就不一样了,敢于顶撞她的主子。在撕扇子那一章里,晴雯顶撞宝玉可谓大臣骂皇帝一般,把个宝玉气得脸色都变了样。
又如,在抄捡大观园时,袭人对王善保家的检查,顺从地“自己先出来打开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拣一番”。而轮到睛雯时,“只见睛雯挽着头发闯出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而且矛头直指王善保家的:“你说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太太那边的人我也都见过,就只没有看见你这么个有头有脸大管事的奶奶!”
这就是睛雯!
恩格斯在谈拉兹尔的剧本《西金根》时说:“我认为如果把各个人物描绘得更加鲜明些,把他们对比得更加突出些,剧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受到什么损害的。”《红楼梦》的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这一创作手法,把人物的个性刻画得有血有肉,描绘得有声有色!你只要听一听她们的对话,就会分辨出这是袭人的,那是睛雯的。作者在“这一个”上下了精深的工夫,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作者在创作人物形象时,不但异中求异,而且同中求异,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纵横驰骋、精雕细刻的粗细相间的艺术特点。古人评:袭人是宝钗的影子。这就是说袭人的思想性格很像宝钗。说她像宝钗,是说她们在思想上都打上了封建思想的烙印,都主张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的道路。䊽?只要我们稍加咀嚼品评之后,就会发现她们之间有着惊人的不同。袭人与宝钗,不仅出身、地位不同,就是志向、修养、品行、爱好、情趣也都不同。一个出身是奴隶,现在也只不过混个准姨娘的地位,要文化无文化,要特长无特长;一个则出身于名门贵族,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善于吟风咏月。就是处理一般事情,也看出两个人的不同来。譬如,袭人与宝钗都劝过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袭人规劝宝玉用娇嗔的儿女情态打动他,用楚楚柔情感化他,这是宝钗所办不到的。书中以袭人之口说出宝钗也曾规劝过宝玉,不料只几句便惹恼了宝玉,宝玉“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宝钗虽“羞红了脸”,但不便发作,显出大家闺秀的风范,这也是袭人代替不了的。王夫人打发人给袭人送了两碗菜,袭人便得意洋洋,作为大家闺秀的宝钗就不会有这样的表现了。袭人虽然是宝钗的影子,但确又不是宝钗!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一段名言:“假如一个人能见出当下即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能区别一枝笔与一个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室,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在这方面,作者确实写出了“某人象某人,而又不是某人”的艺术特色。
王朝闻同志在《论凤姐》一书中,把袭人的阴险比作凤姐。虽然袭人在这一点上酷似凤姐,但也有所不同。论弄权术,凤姐比袭人老练大胆;在个人权利争夺中,凤姐是锋芒毕露,寸步不让;而袭人则往往委屈求全;袭人进谗左顾右盼,小心翼翼,凤姐则旁若无人,无所顾忌……显然,袭人与凤姐仅仅在某一点上相似,但也存在着差异,这样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到“这一个”,而不是千人一面。
其次是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王朝闻在《论凤姐》中说:“袭人和凤姐,阶级地位不同,在各方面都大有差异,但两人有明显的共性。”这就是异中有同。袭人虽出身于奴婢,但却从奴婢中分化出来,成为具有主子那种思想本质并忠实于主子的奴才!她在贾府中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她的阴险不下于凤姐。
袭人的为人处世,颇受贾府上下人等的好评。薛宝钗称赞她“倒有些见识”,凤姐称赞她“是个省事的”,薛姨妈说她:“他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而王夫人更加欣赏她:“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宝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够得他长长远远的伏侍他一辈子,也就罢了。”这正是对袭人的“温柔和顺”的写照。袭人貌似“温柔和顺”,而骨子里却是自私、阴柔。她其实是个上窜下跳的小丑。《红楼梦》正是多了这么一位“贤袭人”,才几次三番引起了轩然大波。
袭人一心一意要爬上姨娘的地位,她审时度势,朦胧感觉到宝钗是她理想的宝二奶奶。因此在她心里是右钗左黛。她第一次与王夫人谈话,就中伤黛玉。她说:
“……那一日那一时我不劝二爷,只是再劝不醒。偏生那些人又肯亲近他,也怨不得他这样,总是我们劝的倒不好了。……”
“……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象……”
袭人一番耸听的危言震撼了王夫人。这里已经把林姑娘递出了,虽然也说了宝姑娘,但在王夫人心里,悬心的是林姑娘而不是宝姑娘,圊?袭人心里又何尝不是如此。袭人对林姑娘的中伤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王夫人对黛玉的厌恶,书中并没有直接写出来,但书中却写了凡长得象黛玉的人都在被逐之列。例如,长得很像“林妹妹”的小旦芳官,还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晴雯都被逐出贾府门墙。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长得像“林妹妹”的姑娘便被逐出贾府?这难道是偶然的?这难道不是预示着“林妹妹”的悲剧结局?难道和袭人的告密无关?如果人们还没有忘记的话,就会想起那个“掉包计”。那个“掉包计”虽然是凤姐出的主意,但又是袭人引起的。请看袭人与王夫人的这一段对话。
“那袭人同了王夫人到了后间,便跪下哭了。王夫人不知何意,把手拉着他说:‘好端端的,这是怎么说?有什么委屈起来说。’袭人道:‘这话奴才是不该说的,这会子因为没有法儿了。’王夫人道:‘你慢慢说。’袭人道:‘宝玉的亲事老太太、太太已定了宝姑娘了,自然是极好的一件事。只是奴才想着,太太看去宝玉和宝姑娘好,还是和林姑娘好呢?’王夫人道:‘他两个因从小儿在一处,所以宝玉和林姑娘又好些。’袭人道:‘不是好些。’便将宝玉素与黛玉这些光景一一的说了,还说:‘这些事都是太太亲眼见的。独是夏天的话我从没敢和别人说。’王夫人拉着袭人道:‘我看外面已瞧出几分来了。你今儿一说,更加是了。但是刚才老爷说的话想必都听见了,你看他的神情怎么样?’……袭人道:‘奴才说是说了,还得太太告诉老太太,想个万全的主意才好。’”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是“已瞧出几分了”,正因为“瞧出几分了”,才觉得这是一件丑事,是大逆不道,因而决意拆散他们,要宝玉服服贴贴去和他不相爱的女子成婚,保全贾家的名声。我们还可以看出,参与谋害宝、黛二人的不只是贾府的上层统治者们,还有袭人这么一个“温柔和顺”的贤人!如果不是她,就不会产生“掉包计”。可见,袭人确实是个关键人物,她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说出至关重要的话,掀起轩然大波,把事件推向高潮,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我们没有忘记的话,应当记住睛雯被逐的那个目不忍睹的场面。“睛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如今现从炕上拉了下来,蓬头垢面,两个女人架起来去了。”接着,芳官、四儿一一被逐。睛雯等人的被逐难道不是袭人告密的结果?这里掀起的这阵波浪,难道不是袭人行风布雨的作用?无怪宝玉怀疑道:“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宝玉问得对,袭人貌似“温柔和顺”,实则妒嫉、阴狠,虽然出身低微,但凭着一副狐媚的手段,取得主子的信任,借主子之刀杀害自己的同伴!可悲乎?可鄙乎?
袭人在本书的情节发展中确实起到了行云布雨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她也在这波浪中翻了船,害了自己。“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再次是首呼尾应,提纲挈领。我们阅读甲戌本《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到智通寺见一龙钟老僧时,有这样一段眉批:“未出荣宁繁荣盛处,却先写出一荒凉小境;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却先写一出世醒人。回风舞雪,倒峡逆波,别小说中所无之法。”这是曹雪芹别出心裁结构《红楼梦》的妙法。写智通寺老僧是如此,写全书也是如此。作者以前五回统领全书,第一回写《石头记》的缘起,第二回是贾府人事结构的纲要,第三回、第四回写社会环境和贾府环境,第五回则是全书主要人物性格刻划和命运结局的纲要。《红楼梦》全书以后的发展,无论故事情芊?,还是人物性格都是符合前五回的要求的。这种“回风舞雪,倒峡逆波”的结构方法,就是把概括介绍与具体描绘结合起来,使人既有完整的认识,又有详细了解。不过这种概括介绍与具体描绘是通过高度的艺术手法进行的,给予人以无穷的艺术享受。
袭人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个次要人物,作者安排她也是煞费苦心,她作为主要人物的“影子”是随着人物生存而发展的。作为黛玉的影子睛雯过早地夭逝了,在小说七十六回,封建统治者就宣判了她的死刑!这预示着黛玉不久也将命丧潇湘馆内。在第九十八回,一个追求真情实爱的年轻美丽的少女怀着无限怨恨离开了人世!而袭人却追随她的女主人宝钗一直到小说结束。
小说写袭人也用了这种“回风舞雪,倒峡逆波”的写法。在第五回中是这样描绘了袭人的一生:“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这种谶语式的含蓄描绘,给人以扑朔迷离的感觉,给人以想像回味的余地。但当我们读完《红楼梦》之后,一个活生生的袭人就出现在你的面前。她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一方面貌似“温柔和顺”而实则阴险,一方面虽出身于奴婢却又充满封建思想。具有双重人格的袭人既欺骗了她的主子,也欺骗了和她具有同样出身的同伴。她温柔和顺的性格,颇得上下人等的好评,王夫人说“知大礼,莫若袭人第一”,薛姨妈则说“他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这个实在难得。”凤姐说她“是个省事的”,宝钗赞许她“言语志量,深可敬爱”,就连宝玉也说她是“出了名的至善至贤的人”。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会看到袭人中伤人的手段之高明,既不露痕迹,又无对证。鲁迅曾说过,阴险的诬陷是最恶毒的。“因为这种模模胡胡的摇头,比列举十大罪状更有害于对手,列举还有条款,含胡的指摘,是可以令人揣测到坏到茫无界限的。”我们不能说,睛雯的死是袭人一手造成的,但她和王善保家的一样,起着落井下石的作用,这是抹杀不掉的事实。袭人的厉害,不在于她锋芒毕露,而在于她“奸之近人情者”,也就是深藏不露,以虚伪赢得人心。这正象李嬷嬷说她一样,“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能把“谁”都能拿下马来的袭人,其手段之厉害是可想而知了。袭人善于在平平淡淡的谈话中中伤别人。这只要看她和王夫人、史湘云的对话就会了解她是怎么中伤黛玉的。然后她又在逐睛雯、芳官、四儿等人的过程中施出谁也难得知道的一着,其害人手段之高明,更是令人望尘莫及!
袭人出身奴婢,但其封建思想竟和其主子不逊分毫。她不止一次地劝导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的人生道路,这种思想正是贾母、贾政、王夫人、宝钗等人所需要的。有人说,“花袭人的使人讨厌和反感,和薛宝钗一样,也不是由于她的阴险,而是由于她头脑里充满了封建思想。”这种说法确有一定道理。
《红楼梦》的结尾,写宝玉高中乡魁,这是与作者的原意不符的,但写宝玉出家当和尚,则与书中的原意基本一致。袭人的结局与“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的谶语是基本一致的。当袭人得知宝玉丢失,她便急得昏了过去。这固然有一定感情因素,但花袭人的美梦至此一空,这怕是她着急的主要因素。后来与蒋玉函匹配,照应前文,这与作者的原意也是不错的。这种首呼尾应的结构特点不仅体现于全篇,而且也体现在某一部分。例如,对袭人一生的安排就是如此。
《红楼梦》描写了那么多的人物,叙述了那么多的故事,绘出了那么多的场景……而这些人物、故事、圊?景又都在其多头绪、多线条、多层次的纵横交错、上下开合的结构网络之中,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每一个场景无不体现了其首呼尾应的特点。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体会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匠心。他自己说写这部作品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由以上分析,并非虚言。
袭人在《红楼梦》中是个次要角色,但在情节结构中却起着重要作用,承担“大将”重任。袭人从本书第三回到第一百二十回,经历了贾家的兴盛时期与衰败时期,应当说,这个人物在小说的情节结构中有三条突出的作用。一是对比衬托,性格鲜明,二是穿针引线,推波助澜,三是首呼尾应,提纲挈领。
首先是对比衬托,性格鲜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在比较中存在的。反映到文学作品中,也是如此。对比,或者说比较,就是要在相同相似或不相同不相似的事物中,找出它的相同点或不同点,目的是使这些事物或这些人相区别而更显示出自己的特征。恩格斯要求“把各个人物用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致斐迪南•拉萨尔》)《红楼梦》恰恰是遵循这一原则进行创作的。甄宝玉与贾宝玉,宝钗与黛玉,探春与迎春,袭人与晴雯……他们之间的性格是那么的不同,其个性是那么鲜明突出,就是因为他们彼此之间以“更加对立的方式”,“彼此区别得更加鲜明”。
就以袭人来说,她与晴雯虽然都是奴婢,但她们的思想性格、气质、志向、情趣,又是那么的相异。一个是“温柔和顺”、“似桂如兰”,一个是“心比天高,身为下贱”;一个是阴柔狠毒,排斥异己,一个是襟怀坦荡,直言不讳;一个是奴性十足,媚上欺下;一个是尖牙利齿,抓尖要强。特别是最后一点,袭人与晴雯区别更加明显。袭人为了爬上姨娘的宝座,她巴结王夫人,乘宝玉挨打之机故弄玄虚、危言耸听,赢得王夫人的信任,获得了准姨娘的地位待遇。她巴结凤姐,凤姐说她是个“省事的”;送给她一件大毛皮袄,又给丧葬费四十两,这是贾府对奴婢的最高待遇。晴雯与袭人截然相反。她“心比天高”的性灵与“身为下贱”的地位,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她十岁被卖,当了五年零八个月的丫头。她不仅模样标致,而且性格爽朗,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对袭人巴结主子的鬼祟勾当,十分厌恶。她认为袭人是“西洋花点子哈巴儿”,这很形象地画出袭人的奴才像。
宝玉是袭人和晴雯的主子。袭人对宝玉是尽忠到“痴处”,挨了宝玉一窝心脚,还说“没有踢着”。可晴雯就不一样了,敢于顶撞她的主子。在撕扇子那一章里,晴雯顶撞宝玉可谓大臣骂皇帝一般,把个宝玉气得脸色都变了样。
又如,在抄捡大观园时,袭人对王善保家的检查,顺从地“自己先出来打开箱子并匣子,任其搜拣一番”。而轮到睛雯时,“只见睛雯挽着头发闯出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着底子,往地下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出来。”而且矛头直指王善保家的:“你说你是太太打发来的,我还是老太太打发来的呢!太太那边的人我也都见过,就只没有看见你这么个有头有脸大管事的奶奶!”
这就是睛雯!
恩格斯在谈拉兹尔的剧本《西金根》时说:“我认为如果把各个人物描绘得更加鲜明些,把他们对比得更加突出些,剧本的思想内容是不会受到什么损害的。”《红楼梦》的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这一创作手法,把人物的个性刻画得有血有肉,描绘得有声有色!你只要听一听她们的对话,就会分辨出这是袭人的,那是睛雯的。作者在“这一个”上下了精深的工夫,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作者在创作人物形象时,不但异中求异,而且同中求异,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纵横驰骋、精雕细刻的粗细相间的艺术特点。古人评:袭人是宝钗的影子。这就是说袭人的思想性格很像宝钗。说她像宝钗,是说她们在思想上都打上了封建思想的烙印,都主张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的道路。䊽?只要我们稍加咀嚼品评之后,就会发现她们之间有着惊人的不同。袭人与宝钗,不仅出身、地位不同,就是志向、修养、品行、爱好、情趣也都不同。一个出身是奴隶,现在也只不过混个准姨娘的地位,要文化无文化,要特长无特长;一个则出身于名门贵族,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善于吟风咏月。就是处理一般事情,也看出两个人的不同来。譬如,袭人与宝钗都劝过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袭人规劝宝玉用娇嗔的儿女情态打动他,用楚楚柔情感化他,这是宝钗所办不到的。书中以袭人之口说出宝钗也曾规劝过宝玉,不料只几句便惹恼了宝玉,宝玉“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宝钗虽“羞红了脸”,但不便发作,显出大家闺秀的风范,这也是袭人代替不了的。王夫人打发人给袭人送了两碗菜,袭人便得意洋洋,作为大家闺秀的宝钗就不会有这样的表现了。袭人虽然是宝钗的影子,但确又不是宝钗!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一段名言:“假如一个人能见出当下即显而易见之异,譬如,能区别一枝笔与一个骆驼,则我们不会说这个人有了不起的聪明。同样另一面,一个人能比较两个近似的东西,如橡树与槐树,或寺院与教室,而知其相似,我们也不能说他有很高的比较能力。我们所要求的,是要能看出异中之同,或同中之异。”在这方面,作者确实写出了“某人象某人,而又不是某人”的艺术特色。
王朝闻同志在《论凤姐》一书中,把袭人的阴险比作凤姐。虽然袭人在这一点上酷似凤姐,但也有所不同。论弄权术,凤姐比袭人老练大胆;在个人权利争夺中,凤姐是锋芒毕露,寸步不让;而袭人则往往委屈求全;袭人进谗左顾右盼,小心翼翼,凤姐则旁若无人,无所顾忌……显然,袭人与凤姐仅仅在某一点上相似,但也存在着差异,这样我们才能清楚地看到“这一个”,而不是千人一面。
其次是穿针引线,推波助澜。王朝闻在《论凤姐》中说:“袭人和凤姐,阶级地位不同,在各方面都大有差异,但两人有明显的共性。”这就是异中有同。袭人虽出身于奴婢,但却从奴婢中分化出来,成为具有主子那种思想本质并忠实于主子的奴才!她在贾府中扮演了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她的阴险不下于凤姐。
袭人的为人处世,颇受贾府上下人等的好评。薛宝钗称赞她“倒有些见识”,凤姐称赞她“是个省事的”,薛姨妈说她:“他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而王夫人更加欣赏她:“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比我的宝玉强十倍!宝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够得他长长远远的伏侍他一辈子,也就罢了。”这正是对袭人的“温柔和顺”的写照。袭人貌似“温柔和顺”,而骨子里却是自私、阴柔。她其实是个上窜下跳的小丑。《红楼梦》正是多了这么一位“贤袭人”,才几次三番引起了轩然大波。
袭人一心一意要爬上姨娘的地位,她审时度势,朦胧感觉到宝钗是她理想的宝二奶奶。因此在她心里是右钗左黛。她第一次与王夫人谈话,就中伤黛玉。她说:
“……那一日那一时我不劝二爷,只是再劝不醒。偏生那些人又肯亲近他,也怨不得他这样,总是我们劝的倒不好了。……”
“……如今二爷也大了,里头姑娘们也大了,况且林姑娘宝姑娘又是两姨姑表姊妹,虽说是姊妹们,到底是男女之分,日夜一处起坐不方便,由不得叫人悬心,便是外人看着也不象……”
袭人一番耸听的危言震撼了王夫人。这里已经把林姑娘递出了,虽然也说了宝姑娘,但在王夫人心里,悬心的是林姑娘而不是宝姑娘,圊?袭人心里又何尝不是如此。袭人对林姑娘的中伤所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王夫人对黛玉的厌恶,书中并没有直接写出来,但书中却写了凡长得象黛玉的人都在被逐之列。例如,长得很像“林妹妹”的小旦芳官,还有“一个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晴雯都被逐出贾府门墙。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长得像“林妹妹”的姑娘便被逐出贾府?这难道是偶然的?这难道不是预示着“林妹妹”的悲剧结局?难道和袭人的告密无关?如果人们还没有忘记的话,就会想起那个“掉包计”。那个“掉包计”虽然是凤姐出的主意,但又是袭人引起的。请看袭人与王夫人的这一段对话。
“那袭人同了王夫人到了后间,便跪下哭了。王夫人不知何意,把手拉着他说:‘好端端的,这是怎么说?有什么委屈起来说。’袭人道:‘这话奴才是不该说的,这会子因为没有法儿了。’王夫人道:‘你慢慢说。’袭人道:‘宝玉的亲事老太太、太太已定了宝姑娘了,自然是极好的一件事。只是奴才想着,太太看去宝玉和宝姑娘好,还是和林姑娘好呢?’王夫人道:‘他两个因从小儿在一处,所以宝玉和林姑娘又好些。’袭人道:‘不是好些。’便将宝玉素与黛玉这些光景一一的说了,还说:‘这些事都是太太亲眼见的。独是夏天的话我从没敢和别人说。’王夫人拉着袭人道:‘我看外面已瞧出几分来了。你今儿一说,更加是了。但是刚才老爷说的话想必都听见了,你看他的神情怎么样?’……袭人道:‘奴才说是说了,还得太太告诉老太太,想个万全的主意才好。’”
从这一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对宝玉与黛玉的爱情,是“已瞧出几分了”,正因为“瞧出几分了”,才觉得这是一件丑事,是大逆不道,因而决意拆散他们,要宝玉服服贴贴去和他不相爱的女子成婚,保全贾家的名声。我们还可以看出,参与谋害宝、黛二人的不只是贾府的上层统治者们,还有袭人这么一个“温柔和顺”的贤人!如果不是她,就不会产生“掉包计”。可见,袭人确实是个关键人物,她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说出至关重要的话,掀起轩然大波,把事件推向高潮,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如果我们没有忘记的话,应当记住睛雯被逐的那个目不忍睹的场面。“睛雯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恹恹弱息,如今现从炕上拉了下来,蓬头垢面,两个女人架起来去了。”接着,芳官、四儿一一被逐。睛雯等人的被逐难道不是袭人告密的结果?这里掀起的这阵波浪,难道不是袭人行风布雨的作用?无怪宝玉怀疑道:“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宝玉问得对,袭人貌似“温柔和顺”,实则妒嫉、阴狠,虽然出身低微,但凭着一副狐媚的手段,取得主子的信任,借主子之刀杀害自己的同伴!可悲乎?可鄙乎?
袭人在本书的情节发展中确实起到了行云布雨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她也在这波浪中翻了船,害了自己。“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再次是首呼尾应,提纲挈领。我们阅读甲戌本《红楼梦》第二回贾雨村到智通寺见一龙钟老僧时,有这样一段眉批:“未出荣宁繁荣盛处,却先写出一荒凉小境;未写通部入世迷人,却先写一出世醒人。回风舞雪,倒峡逆波,别小说中所无之法。”这是曹雪芹别出心裁结构《红楼梦》的妙法。写智通寺老僧是如此,写全书也是如此。作者以前五回统领全书,第一回写《石头记》的缘起,第二回是贾府人事结构的纲要,第三回、第四回写社会环境和贾府环境,第五回则是全书主要人物性格刻划和命运结局的纲要。《红楼梦》全书以后的发展,无论故事情芊?,还是人物性格都是符合前五回的要求的。这种“回风舞雪,倒峡逆波”的结构方法,就是把概括介绍与具体描绘结合起来,使人既有完整的认识,又有详细了解。不过这种概括介绍与具体描绘是通过高度的艺术手法进行的,给予人以无穷的艺术享受。
袭人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个次要人物,作者安排她也是煞费苦心,她作为主要人物的“影子”是随着人物生存而发展的。作为黛玉的影子睛雯过早地夭逝了,在小说七十六回,封建统治者就宣判了她的死刑!这预示着黛玉不久也将命丧潇湘馆内。在第九十八回,一个追求真情实爱的年轻美丽的少女怀着无限怨恨离开了人世!而袭人却追随她的女主人宝钗一直到小说结束。
小说写袭人也用了这种“回风舞雪,倒峡逆波”的写法。在第五回中是这样描绘了袭人的一生:“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这种谶语式的含蓄描绘,给人以扑朔迷离的感觉,给人以想像回味的余地。但当我们读完《红楼梦》之后,一个活生生的袭人就出现在你的面前。她是一个具有双重性格的人,一方面貌似“温柔和顺”而实则阴险,一方面虽出身于奴婢却又充满封建思想。具有双重人格的袭人既欺骗了她的主子,也欺骗了和她具有同样出身的同伴。她温柔和顺的性格,颇得上下人等的好评,王夫人说“知大礼,莫若袭人第一”,薛姨妈则说“他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这个实在难得。”凤姐说她“是个省事的”,宝钗赞许她“言语志量,深可敬爱”,就连宝玉也说她是“出了名的至善至贤的人”。但另一方面,我们又会看到袭人中伤人的手段之高明,既不露痕迹,又无对证。鲁迅曾说过,阴险的诬陷是最恶毒的。“因为这种模模胡胡的摇头,比列举十大罪状更有害于对手,列举还有条款,含胡的指摘,是可以令人揣测到坏到茫无界限的。”我们不能说,睛雯的死是袭人一手造成的,但她和王善保家的一样,起着落井下石的作用,这是抹杀不掉的事实。袭人的厉害,不在于她锋芒毕露,而在于她“奸之近人情者”,也就是深藏不露,以虚伪赢得人心。这正象李嬷嬷说她一样,“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能把“谁”都能拿下马来的袭人,其手段之厉害是可想而知了。袭人善于在平平淡淡的谈话中中伤别人。这只要看她和王夫人、史湘云的对话就会了解她是怎么中伤黛玉的。然后她又在逐睛雯、芳官、四儿等人的过程中施出谁也难得知道的一着,其害人手段之高明,更是令人望尘莫及!
袭人出身奴婢,但其封建思想竟和其主子不逊分毫。她不止一次地劝导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的人生道路,这种思想正是贾母、贾政、王夫人、宝钗等人所需要的。有人说,“花袭人的使人讨厌和反感,和薛宝钗一样,也不是由于她的阴险,而是由于她头脑里充满了封建思想。”这种说法确有一定道理。
《红楼梦》的结尾,写宝玉高中乡魁,这是与作者的原意不符的,但写宝玉出家当和尚,则与书中的原意基本一致。袭人的结局与“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的谶语是基本一致的。当袭人得知宝玉丢失,她便急得昏了过去。这固然有一定感情因素,但花袭人的美梦至此一空,这怕是她着急的主要因素。后来与蒋玉函匹配,照应前文,这与作者的原意也是不错的。这种首呼尾应的结构特点不仅体现于全篇,而且也体现在某一部分。例如,对袭人一生的安排就是如此。
《红楼梦》描写了那么多的人物,叙述了那么多的故事,绘出了那么多的场景……而这些人物、故事、圊?景又都在其多头绪、多线条、多层次的纵横交错、上下开合的结构网络之中,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每一个场景无不体现了其首呼尾应的特点。正因为如此,我们可以体会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匠心。他自己说写这部作品曾“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由以上分析,并非虚言。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