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样破解了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三)
作者:王君廷 王世林 王津平
三、探春的悲剧结局是随获罪的夫家被流放
曹雪芹设计的探春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呢?探春的结局在《红楼梦》中的作用如何?对探春悲剧结局的正确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曹雪芹借秦可卿给王熙凤拖梦时就发出了警告:“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预示探春的悲剧结局,正是贾府败落、众女儿悲剧命运的开端。
而在红学研究中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红学界对高鹗的续书把探春的悲剧结局设计为远嫁深信不疑。高鹗做出这种错误理解和设计可能是根据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一个交待:“且又官媒来求说探春等(七十七回)。”加上他对探春的判词、曲词的理解,或许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笔者不再缀述。然而,高鹗设计的探春的结局正确吗?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吗?这样的设计难道就不值得质疑吗?高鹗设计的探春的结局是完全错误的,是完全违背了曹雪芹原意的,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探春判词前的画:“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曲词:“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第五回)
试问:探春远嫁无论如何也是件喜事,曹雪芹为何要选择“清明涕泣”这样祭奠亲人的词语?探春若是远嫁,贵族官宦之家的媳妇回趟娘家也不是什么难事。语言大师曹雪芹怎么会误用“抛闪”之词?女儿出嫁到再远的地方,也是一桩喜事,爹娘怎么会悲切得“损残年”?若是远嫁,怎么会涉及到(途)“穷”和“通”(达)这样关乎官员命运的话题?还做出“皆有定”,“岂无缘”这样悲观缩命自我安慰式的解释。若是远嫁,“莫牵连”就更文不对题,更讲不通了。一位远嫁的贵族小姐怎么会无缘无故地祈盼“莫牵连”上娘家呢?
如果说判词对探春悲剧结局的表述得还比较模糊的话,“曲词”就讲得非常明确和具体了。
请看唐朝的韩愈因一桩历史公案而写的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唐朝尊崇佛教,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要去躬迎佛骨,刑部侍郎韩愈上《谏佛骨表》进行劝阻,触怒了宪宗,要处死韩愈,幸亏宰相裴度等大臣苦苦相劝,宪宗才成命,改判韩愈贬官流放潮州,韩愈早晨上书,晚上就接到圣旨被流放,紧接着冒着大雪被迫走上八千里的流放之路。
探春的判词曲词为何与韩愈的诗这样惊人的相似?对曹雪芹用曲词暗示探春悲剧结局的正确解释应当是:“探春在夫家经历了‘一帆(番)’获罪的‘风雨’后,随着走上了‘路三千’的流放之路。把娘家的亲人和家园都一齐扔了甩了,不可能再回来了。她让转告诉爹娘,不要悬念女儿,过度悲痛会损寿的。从古到今官宦的途穷和通达都是有定数的,离合悲欢怎么会没有因缘?从现在开始两地分离,各自保住平安吧。我走了,但愿别牵连上娘家。”
曹雪芹笔下元春让姐妹们制灯谜时,探春制了一个风筝的谜面:“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二十二回)”预示了探春的悲剧结局,就象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了。所以,探春的结局应该是随着获罪的夫家被流放。
然而极其荒唐的是,高鹗竟然又在续书中设计了贾政走水路送贾母的灵柩回乡,得知探春随夫家奉诏回京(一百十八回),探春到京回家,“出挑的比先前更好了。”探春的夫家因在海疆靖寇有功,“圣心大悦,命九卿叙功议赏。(一百十九回)”这样的设计就更加违背曹雪芹的原意,更加荒诞了。
三、探春的悲剧结局是随获罪的夫家被流放
曹雪芹设计的探春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呢?探春的结局在《红楼梦》中的作用如何?对探春悲剧结局的正确理解是非常重要的。曹雪芹借秦可卿给王熙凤拖梦时就发出了警告:“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预示探春的悲剧结局,正是贾府败落、众女儿悲剧命运的开端。
而在红学研究中还有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红学界对高鹗的续书把探春的悲剧结局设计为远嫁深信不疑。高鹗做出这种错误理解和设计可能是根据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的一个交待:“且又官媒来求说探春等(七十七回)。”加上他对探春的判词、曲词的理解,或许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笔者不再缀述。然而,高鹗设计的探春的结局正确吗?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吗?这样的设计难道就不值得质疑吗?高鹗设计的探春的结局是完全错误的,是完全违背了曹雪芹原意的,是非常值得怀疑的。
探春判词前的画:“两个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状。”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曲词:“一帆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恐哭损残年。告爹娘,休把儿悬念,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牵连。”(第五回)
试问:探春远嫁无论如何也是件喜事,曹雪芹为何要选择“清明涕泣”这样祭奠亲人的词语?探春若是远嫁,贵族官宦之家的媳妇回趟娘家也不是什么难事。语言大师曹雪芹怎么会误用“抛闪”之词?女儿出嫁到再远的地方,也是一桩喜事,爹娘怎么会悲切得“损残年”?若是远嫁,怎么会涉及到(途)“穷”和“通”(达)这样关乎官员命运的话题?还做出“皆有定”,“岂无缘”这样悲观缩命自我安慰式的解释。若是远嫁,“莫牵连”就更文不对题,更讲不通了。一位远嫁的贵族小姐怎么会无缘无故地祈盼“莫牵连”上娘家呢?
如果说判词对探春悲剧结局的表述得还比较模糊的话,“曲词”就讲得非常明确和具体了。
请看唐朝的韩愈因一桩历史公案而写的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唐朝尊崇佛教,元和十四年正月,唐宪宗要去躬迎佛骨,刑部侍郎韩愈上《谏佛骨表》进行劝阻,触怒了宪宗,要处死韩愈,幸亏宰相裴度等大臣苦苦相劝,宪宗才成命,改判韩愈贬官流放潮州,韩愈早晨上书,晚上就接到圣旨被流放,紧接着冒着大雪被迫走上八千里的流放之路。
探春的判词曲词为何与韩愈的诗这样惊人的相似?对曹雪芹用曲词暗示探春悲剧结局的正确解释应当是:“探春在夫家经历了‘一帆(番)’获罪的‘风雨’后,随着走上了‘路三千’的流放之路。把娘家的亲人和家园都一齐扔了甩了,不可能再回来了。她让转告诉爹娘,不要悬念女儿,过度悲痛会损寿的。从古到今官宦的途穷和通达都是有定数的,离合悲欢怎么会没有因缘?从现在开始两地分离,各自保住平安吧。我走了,但愿别牵连上娘家。”
曹雪芹笔下元春让姐妹们制灯谜时,探春制了一个风筝的谜面:“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二十二回)”预示了探春的悲剧结局,就象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再也不能回到自己的家了。所以,探春的结局应该是随着获罪的夫家被流放。
然而极其荒唐的是,高鹗竟然又在续书中设计了贾政走水路送贾母的灵柩回乡,得知探春随夫家奉诏回京(一百十八回),探春到京回家,“出挑的比先前更好了。”探春的夫家因在海疆靖寇有功,“圣心大悦,命九卿叙功议赏。(一百十九回)”这样的设计就更加违背曹雪芹的原意,更加荒诞了。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