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不能被歪读

在古诗教学中,任何一个教师都会应用朗读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朗读效果,很多教师都会采取各种方法让学生朗读,朗读的形式可谓丰富多彩。在这些形式中,不乏有很好的方法,非常值得语文教师借鉴。如在感情朗读方面,韩军老师作过一些示范。记得韩军老师在朗读杜甫的《登高》一诗时,声情并茂,语调高昂,反复把人带进了诗中的情景,感受到“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种气势。对古诗,如果我们认真摸索和研究,读起来确实非常有意思。正如韩军老师说的那样,如果我们能帮助学生把古诗读好,有些古诗不需要讲学生就已经了解其中的意蕴和主题了。但问题是,在古诗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被歪读的现象。

如在一堂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课上,教师教学生用山歌的唱法来读这首诗,听起来确实有意思,学生也喜欢,很多老师听了以后还不断的赞颂说“太有创意。”但如果我们细想,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被配上山歌的声调来唱,究竟是否合适呢?“辛苦遭逢起一经,嘿了了罗,干戈寥落四周星。嘿了了罗。山河破碎风飘絮,嘿了了罗,身世浮沉雨打萍,嘿了了罗……”试想,文天祥的诗被配与了这样的调子究竟是创新还是被歪读呢?显然,如果我们从这首诗的内涵和主题来说,这样的读法是不符合诗的主题的。

一大早来到学校,就听到一些班级在读古诗,他们的读法也很新颖,就是男生读一句,女生读一句,这样听起来确实有趣,学生也觉得好玩。但如果我们仔细想,古诗除了读还得理解,像这样我们仅仅只解决了读的问题,但却无法解读学生对古诗的理解问题。这种读法依然是属于歪读,仅仅是形式上的一种改变,让人感觉有新鲜感,但对学习古诗没有多少作用。

古诗,特别是近体诗,其实字数并不多,学生背诵也花不了多长时间,因此,对古诗的读法没有必要搞很多花样。对古诗包括古文的读,其实应该更多的让学生默读,朗读往往是教师为了渲染气氛而采取的一种简便方法,特别是齐读,如果反复齐读,对学习古诗的作用并不大。因此,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默读,而且是带着思考的默读。像这种男生读一句女生读一句,或者一组读一句的读法,这也就是形式上有所改变而已,对学习古诗却没有实际意义。
古诗毕竟是代表中国文学史的一个重要部分,对古诗的读法教师应该认真分析,对每一首古诗都应该找到属于这首诗的朗读基调,而不应该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甚至用一种歪读的方式来读。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