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耀:从描写中感悟深邃的思想——《观潮》教学后记

两年前上《观潮》一课时,我强调了文中所寄托的故国之思。时隔两年,再上这课,又补充了一些积累,多了一些新感受。特别是仔细阅读了《武林旧事序》及《四库全书提要》对本书的评价,对本文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周密在《武林旧事序》中称自己的书“如吕荥阳《杂记》而加详,孟元老《梦华》而近雅。”可见“详”与“雅”是本书最大的特点。而在《四库全书提要》中将本书与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与吕希哲的《岁时杂记》进行了比较,指出“今考所载体例,虽仿孟书,而词华典赡。南宋人遗篇剰句,颇赖以存,近雅之言不谬”。在本文中,作者先用形象的比喻来描写江潮,再引用杨诚斋的诗句与之对应,描写典雅而形象就是例证。而吕希哲的《岁时杂记》已失传,但仍有残篇保存下来,与本书比较,《提要》得出了“则是书之赅备可知矣”的结论。而总览全文,文章分别记叙了江潮伟观、水军教阅、吴儿弄潮、江干观潮等不同场面的情景,将与观潮有关的人、事、物及当地的风俗习气均给予介绍,亦可谓详尽。《提要》中还指出“而湖山歌舞靡丽纷华,著其盛,正著其所以衰。遗老故臣,恻恻兴亡之隐,实曲寄于言外,不仅作风俗记、都邑簿也。”就明确地点出了本文中隐含的对国家兴亡的感叹思考。而这一点也正是我两年前所强调的内容。今天通过阅读上述文章,对这里的兴亡之叹有了一层更深的认识,我觉得必须从文章的典雅而详尽的描写入手,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所寄托的故国之思。

正是基于上面的考虑,我对以前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一些补充及修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在品析江潮伟观一节时,强调了潮水变化的迅疾。在作者的笔下,江潮到来只有两个阶段——“方其远出海门”及“既而渐近”,“既而”一词就表现出了其速度之迅猛。而“银线”与“玉城雪岭”这两个比喻,表现出了江潮变化的巨大,同样也给予人们内心强烈的震撼。而“大声如雷霆”则是从声音的角度进一步渲染了潮水巨大的震撼力,表现出巨大的气势。我将这一段与张岱的《白洋潮》进行比较,就会发现,《白洋潮》一文尽管比喻生动,但所分的阶段过多,比喻之间的变化只有层次感而缺乏对比,因此震撼力不及本文。

另一方面,我在教学时,将水军教阅一节与前文对江潮的描写进行了比照。两者一对比,我们就会发现两段文字无论是描写的方式还是描写的内容均都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两段文字均采用了时间顺序,作者用“既而”“倏尔”两个词同样表现出了演习过程的迅疾。前面还是严整的队列及在船头表现各种技能的士兵,转瞬间就进入了演习的高潮,进入了激烈的实战部分,而“烟消波静”之后,又“一舸无迹”。演习速度之快可与江潮对应。其次,作者均表现出两者巨大的声音,江潮“大声如雷霆”,而演习则“声如崩山”,均表现出了巨大的震撼力。第三,从前两点的分析就可以得知,江潮与演习均具有巨大的气势,均可以被冠以“雄豪”之称。但是,此刻就有一个问题出现,水军教阅与江潮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以至于作者对江潮伟观的描写之后紧接着就描写水军教阅。在本文中作者没有明确回答,如果我们参考同时代作家的相关著作,是能够得到结论的。在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中亦有《观潮》一节,同样也记叙了有关水军教阅的内容:“统制部押于潮未来时,下水打阵展旗”。也就是说,每次水军演习都是在潮未来之时开始的,而杭州人在观潮时几乎是全城皆出,皇帝也会在此时观潮,这个时间演习也有向全国君民展现国家军事力量的含义。《梦粱录》将这段文字放在全文最后,说明作者仅仅是将之作为观潮时附带的一种活动简略介绍,而本文中相关内容却出现在文章中间,表现出作者的重视。南宋当时已经灭亡,但作者依然记录下国家强盛的一面,这也就是《四库全书提要》中所说的“恻恻兴亡之意”。

而后面的吴儿弄潮及江干观潮两节,作者的写作目的一方面自然是赞美吴儿高超的游泳技能及杭州人观潮的热情。但在写“弄潮”时,作者强调了其“争先鼓勇,溯迎而上”的勇敢无畏,而写“观潮”时,则开始就用“珠翠罗绮溢目”这一句来表现杭州的富庶繁华,同样也是国力昌盛的标志。将这两段内容与前文的描写相对应,就可以发现作者对故国的情感,军队、人民均有着非凡的气概,而国家也是昌盛富足的,恰似杜甫在《忆昔》中对开元盛世的描写,同样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的怀念。

我在教学中,着重分析了前两节,主要是先引导学生明确文章的写作顺序,再来分析每一部分所展现出的特点,再来进行比较。我觉得,如果脱离文本去谈文章的思想必然会使课堂空洞,老师也会陷入说得越来越多,学生却动得越来越少的境地之中。因此,只有引导他们先吃透文本,再进行分析,就能帮助他们去自我感悟文章的内涵。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