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马说》中“虽”的取义探究

对《马说》这样一篇经典古文的词句理解,人们似乎也已经习惯了传统的的解读,但当笔者再一次教读此文时,却发现对于其中一个字的理解,我们已经疏忽得太久,甚至这个字的理解还影响到《马说》这篇文章的立意深度!

这个字就是“虽”字!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对于这段文字中“故虽有名马”的“虽”的理解,一般都将其作“即使”理解。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教参将这句话译成“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课件大王张国生在其《马说》的课件上也将其定位为“即使”;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的教参也是如此。

但是“虽”在古文中除解释为“即使”外,也可以解释为“虽然”,分析“即使”和“虽然”我们可以知道:“即使”指的是“假设”的情况,而“虽然”指的是表示“转折的事实”。

比如《口技》中形容口技艺人技艺高超,让人伸手“难指”,有口“难辨”时,用了夸张的言语:“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此句的“虽”应为“即使”之意,只是作者为形容艺人高超技艺所作的一种假设,因为人只能有一只手,手只能有十个手指,人只能有一张嘴,嘴只能有一条舌头,除非那人不是一般的人。

比如《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说自己“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此句的“虽”应为“虽然”之意,因为这是宋濂谦虚,承认自己“愚笨”的事实,但经过勤学苦读,还是有所收获。其意在勉励马生要奋发读书。

同理,分析《马说》这篇课文,我们如果把“虽”字放在语境中去探究,就会很容易发现“虽”的含义被误解了多年。《马说》的开头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品读这段文字,我们发现

其一、“故虽有名马”是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后面,也就是说:“故虽有名马”的“故(所以)”这个结果,是在“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原因上产生的。两者是因果关系。

其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在韩愈的眼中是一个“事实”,而不是一个“假设”,韩愈明白地告诉我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只是善于发现千里马的伯乐却不经常有!”这里“千里马”是明明白白地存在的,而不是一个“假设”。

其三、因为“千里马是经常有的”,是明明白白地存在的,所以,后面“故虽有名马”的“名马”就是确实存在的名马,所以,“故虽有名马”中的“虽”就应该翻译成表示事实的转折关系的“虽然”,而不应该翻译成表示假设的“即使”。

其四、“虽”字翻译成“虽然”还是“即使”,不仅仅是字面含义的差别,还影响到文章的中心思想。

我们先看韩愈的写《马说》前的遭遇:他25岁考中进士后,长期得不到任用,最初在长安曾3次上书宰相请求擢用,但结果是“待命”40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辞焉。”经此挫折后,他不得不到汴州依附宣武节度使董晋。董死后又去依附武宁节度使张建封。仕途如此坎坷,加上当时奸佞当权,政治黑暗,有才之士不受重用,这些都使他痛感明主难遇。就是在这种心情下,他大约于贞元十一一十六年(795—800年)间写出了《马说》。

据此,我们可以发现,文中韩愈以“千里马”喻己,这匹千里马就是韩愈,这匹马是真是存在的,作为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以“千里马”相称绝不为过。如果把“故虽有名马”的“虽”翻译成“即使”,似乎韩愈不承认自己是一匹“千里马”,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文章的表现力度与思想深度。

因此,笔者认为:“故虽有名马”的“虽”应是“虽然”之意!“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应译成“因此,虽然有很名贵的马但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