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玉式的刀斧手可以休矣

作者:蔚桦
凡是读过《红楼梦》的人,恐怕很少有喜欢妙玉这个人物的。她孤芳独赏,自喻霜雪,那种惺惺作态的习气,实在使人作呕,就连曹雪芹本人也在十二钗正册判词中说她:“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妙玉常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她认为几千年的中国诗坛,只有两句诗好:“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在历史风剑霜刀中巍然屹立的这两句“样板”诗到底好在哪里,实在有点象斯芬克斯的谜一样,叫人难以猜透。

由痈疽脓血凝结而成的疮痴是十分污秽的,但刘宋时代的刘岂却非常爱吃,以为味似鳆鱼,他当了官,就弄了几万个人来日夜鞭打,使伤口结痴,以供膳食。刘岂自可嗜痂如命,但用拷打生灵去换取疮痴却使人愤愤。

在艺术欣赏上,有些人是有“嗜痂之癖”的,妙玉也自可去饱吠“铁门槛”和“土馒头”的疮痂,但举起虚无主义的大斧,在上下千年的诗坛上乱砍乱劈,就当然要引起公愤。
本来,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成绩和缺点这一对孪生兄弟总是形影相随,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把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但是在生活中,却有些人偏偏要扮演妙玉似的刀斧手,他们对待事物,不是历史地、全面地衡量它的利弊,动辄就要全盘否定。结果,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这些刀斧手总是按照他们心目中的“铁门槛”和“土馒头”的标准来取舍事物。顺之者颂,逆之者劈,顺之者奉以桂冠一顶,逆之者加诸恶溢若千。好象不登上他们的亚诺方舟,就会被时代的洪水淹没一样。

记不清在什么地方见到一则谈文坛登龙术的短文,大意是说与其赞扬一位大作家不如否定一位大作家容易出名,如果你把普希金形容得象卖烧饼的小贩,把果戈里挖苦为毫无才具的车夫,在这种惊世骇俗的征伐之中,你好象独具慧眼,人们对你立刻就会刮目相看。你只要挥得动妙玉用过的大斧,便可随斧登龙。

然而历史却无情地嘲弄着那些企图把唾沫吐上月球的狂人,连唐朝的韩愈对这些刀斧手都颇为反感,他斥责那些企图斧劈李白、杜甫的群小时写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文史铮铮,岂是妙玉的斧头所能劈去,韩愈把不自量的刀斧手比作撼大树的蚍蜉,实在是千古的绝喻。

【原载】《山花》1980年07期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