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红楼梦》会有许多谜团?

作者:张广文
《红楼梦》这本书有许多谜团是不争的事实,破解这些谜团,就成为《红楼梦》研究的主要方向和主要任务。然而为什么会形成这么多谜团,却很少有人去探究其中的原因。本文试图对《红楼梦》谜团的成因进行探讨。

我认为,《红楼梦》谜团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作者因避文网或为知者讳使用“烟云模糊”写作手法而造成的谜团。对这类谜团,原始评家脂砚斋、畸笏叟、杏斋、松斋、梅溪等人的评语都有提示,稍加留意,谜团并不难解开。如:第一回中写道:“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纂成目录,分出章回,则题曰《金陵十二钗》。”脂砚斋紧接着批道:“若云雪芹披阅增删,然则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又系谁撰?足见作者之笔狡猾之甚。后文如此者不少。这正是作者用画家烟云模糊处,观者万不可被作者瞒蔽了去,方是巨眼。”此处没有明说曹雪芹是此书的作者,只是说曹雪芹是此书的披阅增删者,而实际上开卷至此这一篇楔子就是雪芹所撰。曹雪芹正是此书的作者,但因种种原因曹雪芹不敢明写自己就是本书的作者,只好采取模糊手法婉转地表明自己就是该书的作者,因此脂砚斋特别提醒读者,“这正是作者用烟云模糊处”。有人说,这条批语不仅不能说明作者是曹雪芹,反而说明曹雪芹和作者不是同一个人。我认为这种理解是片面的。作者若不是曹雪芹,而在书中供出曹雪芹,岂不是嫁祸于人吗?只有当曹芹是作者,才有可能自我暴露一下,但因种种原因,又不敢过分暴露,因而只好用烟云模糊法进行处理,只说曹雪芹对此书进行披阅、增删、分出章回、纂成目录。而脂砚斋怕读者不明白,特意加了一段批语,暗示读者:曹雪芹就是该书的作者。

二是原始评家脂砚斋、畸笏叟、杏斋、松斋、梅溪等人的评语造成的谜团。虽然脂砚斋、畸笏叟、杏斋、松斋、梅溪等原始评家都与作者关系亲近,甚至都是书中的“个中人”,但因他们与作者的亲密程度、生活经历不同,对作者的了解和对书中文字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因而他们评语中的立场观点及某些说法也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出现互相矛盾的现象。这类现象主要表现在对书中人物的评论上,如对贾雨村、王熙凤、贾迎春、小红等人的评语出现褒贬不一的现象就属此类。同时,由于他们许多评语没有署名,大家都以为是脂砚斋一人所评,加之有些评语语焉不详、囫囵表述,给人造成许多困惑。如:第三回中写道:“一时人来回话说:“老爷说了:‘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甲戌本有一条侧批:“追魂摄魄”,同时还有一条眉批:“余久不作此语矣,见此语未免一醒。”正是这条眉批,使有些人对脂砚斋的性别产生困惑。许多人把“余久不作此语矣”解读为“余久不作‘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之语”,因此断定脂砚斋是男性,相当于书中的贾赦,是作者的伯父或叔父。但第七十六回有一条脂砚斋批语却说:“不是算贾敬,却是算赦死期也。”这条批语告诉我们,贾赦早就死了。一个死人自然不会再活过来评点其死后才写出来的《红楼梦》。甲戌本第二十六回也有一段批语:“玉兄若见此批,必云:老货,他处处不放松我,可恨可恨!回思将余比作钗、颦等,乃一知己,余何幸也!”作者将其比作钗、颦辈,这里分明表明脂砚斋是女性。由于“余久不作此语矣 ”是一句囫囵语,容易使人们产生误解。实际上,“余久不作此语矣”,正确的理解是:余久不作“追魂摄魄”这类的批语了。类似这样的囫囵评语在书中有很多,给人们造成许多困惑。
请登录会员阅读全文。转载时请注明:来自 /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