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化历史人物——读刘昌庆诗集《仰望星辰》

作者:李丹平
摘要:

历史是一面镜子,经常拿起来照照自己、照照现实,对我们个人和我们这个国家来说,必定是大有益处的。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见兴替。” 刘昌庆先生仰望历史的夜空,将灿若星辰的历史人物诉诸笔端,便有了诗集《仰望星辰》。古代的、近代的、现代的,50多位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以及一些与历史名人有关的事物景物,被刘昌庆先生精心诗化了。如此集中描述众多历史人物的个人诗集,委实尚不多见。

开篇就是《毛泽东》,他让“中国的脸色/一天天红起来……总相信人民群众是他的根/并用毕生心血/润之”,诗人巧妙地把“中国的脸色”和毛泽东的字“润之”镶嵌其中,真可谓匠心独运,这精短的诗句大概是对毛泽东历史性贡献最简约的总结了。写《周恩来》“革命胖胖的/他却很瘦/终于瘦成了抒情中国”,用胖胖的革命和很瘦的恩来这一强烈反差,生动刻划出了鞠躬尽瘁的“国家办公室主任”的风范与神韵。写《邓小平》“喜欢打桥牌/中国的桥牌很不好打/他曾经输过三局”,用输输赢赢的桥牌,寓意了邓小平精彩的三起三落的历史性演绎,看似轻松的调侃,实则血泪斑斑。

除了政治家,刘昌庆的笔触更深情地切入到了与自己相近相通的文学家、艺术家们。他写《梅兰芳》“你蓄须明志/拒绝了为膏药旗演出……最抒情最震撼人心的音节/竟是没有声响的/那些日子”,任何艺术大师都是有气节、有骨气的,蓄须的梅兰芳和画作落款“粪翁”的齐白石,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披着膏药旗到东瀛形同卖淫的某些所谓影视界明星,与我们的艺术大师相比,简直狗屎不如,但我们的国人都趋之若骛,甚至恨不得将其包作二奶,上床交欢。国人病态,中国就病了,这一病,我看不亚于“东亚病夫”的病情。如不早日下猛药根治,难说会不会重新沦为“华人与狗”的地步。诗人写《聂耳》“让历史的耳朵里/永远嘹亮着一个民族/最后的吼声”;写《洗星海》“经典的咆哮……终于流成了精神高原上的/另一条黄河”;写《鲁迅》“因过多地呼吸了忧郁/和悲哀/和祖国一起/得了肺部感染”。这些历史人物,在诗人笔下都是个性鲜明、敢爱敢恨的伟丈夫,他们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的、国家的命运紧密地融在一起,不管生命长与短,他们永远是我们不可不仰望、崇敬的星辰。与之相比较,我们的有些演艺界明星甚至是部队师级干部的大明星,其行为则令人不齿和唾弃,为了金钱和自己的地位,达到了奋不顾身地地步,据说某大牌女歌星竟然穿着带衔的军装与大走私犯赖昌星在办公室里进行性交。难怪民间说有些演艺界明星坚持的“双百”方针是“吃百家饭、上百人床”;坚持的“二为”方向是“嗓子为群众服务,身子为领导服务”。靠这样的精神文明建设导引者来成就中国的文明富强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读着诗人笔下的历史人物,反思即将成为历史的时下时兴的“娼妓文化”现象,我们可以无动于衷吗?

民族英雄式的人物在《仰望星辰》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特殊的历史条件,赋予了他们悲怆而慷慨的人生命运主题。在刘昌庆笔下,他们被升华了,他们就像一颗颗凝重的子弹头,洞穿着历史最黑暗的部位,震荡着过去和没有过去的沧桑岁月。《江姐》“一峰红岩/总想让那些跪着的日子/挺起胸膛”;《红嫂》“敞开大襟蓝衫/将失血过多的沂蒙山/揽在怀里”;《张思德》“一不小心,竟把自己也装进炭窑/烧得周身彤红”;《雷峰》“一颗/金光闪闪的螺丝钉/拧在草绿色的“解放”车上/平凡得辉煌”;《焦裕禄》“在那风沙盐碱的日子里/肝病日日夜夜/折磨着兰考”。诗人透过历史风云,从不同的视角审视着不同时代、不同的优秀角色,让人们追忆、思索……

《仰望星辰》中还写了孔、老、庄和屈原、曹雪芹以及古代四大美女和鲁迅笔下的小说人物,等等,笔之所及,作者都能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切入,以看似平实、实际上是诗意盎然的描述,让每一个人物都带给我们一种启示或感悟。在该集的后半部分,作者还写了《杜甫草堂》、《李冰雕像》、《姜太公钓鱼台》等与历史人物密切相关的景物,虽然不如写近代人物那样畅快淋漓,但都能做到寓情于景、比兴兼备,表现出作者扎实深厚的古典文学知识功底。

历史是一面镜子,经常拿起来照照自己、照照现实,对我们个人和我们这个国家来说,必定是大有益处的。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