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中的“昔今”现象探析

在古代诗歌里,很多诗人在创作中使用对比手法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以“昔”时和“今”时两个时间段为基点,描写一个相同的写作客体,诸如一个人、一件事物、一种景物等,在这两个时间段上的不同的情感、表现、变化、状态等;或者描写一个相同的写作主体对不同的写作客体诸如不同的人、事物、景物等,在这两个时间段上的不同情感、态度、表现、变化等,作者让这两种情感、态度、表现、变化等构成对比,形成反差,以此来揭示诗歌主题,表达思想抒发感情,昭示写作的目的和意义。这就形成了古代诗歌中的“昔今”现象。读来新颖别致,耐人寻味,含义深远。

一、描写“质变”抒情。

“质变”即指同一个写作客体在两个时间段上性质上发生了变化。诗句通过对写作客体在“昔时”和“今时”两个时间段上性质变化的对比形成反差,表达诗人对人、事物、景物的看法,折射出诗人的思想。

1.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  屈原    《离骚》

诗句的意思是:“为什么从前的这些香草,今天都变成了荒蒿野艾”。诗人用香草变成萧艾的事例比喻,那些原先是好人后来变坏人的道理。把抽象的内容具象化,费解的事物形象化,直白的语言生动化。诗句驰骋着诗人对人生的炽热爱恋与追求,扩大了作者忧愤的深度和广度,这是直接对楚国统治者发出的质问,是对那些贵族势力的一种坚定的反击。

2.昔时横波目,今作流泪泉。                ——   李白   《长相思》

《长相思》描写了缠绵悱恻的相思之苦,通过对女子自身形象的具体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情思。此诗句饱含情意,想象奇特,用夸张的对偶句“雕塑”出一个痴情、大胆、美丽的女子形象。旧日的那对顾盼含情、眼波流媚的双目,如今因为思念而变成了泪水的源泉。诗人没有特别地强调“思念”,但仅此一句,便把诗中的女子和男子分开之后,因思念而常常以泪洗面的信息传达出来。

二、描写“态变”抒情。

“态变”指时间流逝的过程中,在“昔”和“今”两个时间段上,写作主体面对同一个写作客体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的变化,或者描述“昔人”和“今人”对待同一个写作客体的前后不同的态度。通过描写这种“态度变化”,让人发现隐藏在事物表象后面的真实情况,表明写作的思想,揭示写作的主旨,彰显作品的魅力。

3.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杜甫《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是大历三年(768),杜甫携眷自夔州出峡后,暮冬流寓岳州(今湖南岳阳市)时所作。全诗集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首联即写登楼,抒写自己宿愿终偿的欣喜之情。借“昔”“今”二字拉开时间的帷幕,展开思路。诗人对千古闻名的岳阳楼向往已久,因频繁的战乱和自身的漂荡,总难如愿,所以今天登上岳阳楼,高兴的心情更是溢于言表。这句诗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了基础,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4.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          —— 钱惟演《木兰花》

全词通过对春光春色的描写,含蓄地抒发了诗人内心感伤之情。结尾这两句画龙点睛,使整首词境界全出。由景入情,用“借酒浇愁”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表现他无可奈何的心情,准确地扣住词人对“芳樽”态度的前后变化这一细节,形成强烈反差,生动传神地抒发了一个官场政治失意者的沉郁心情。

5.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元稹《遗悲怀三首》

本句是《遗悲怀三首》第二首的第一句,诗人紧承第一首结尾抱憾之情,描写了“昔言今现”的现象——诸如“从前开玩笑戏言我们两人中有一人先去世将如何如何,没想到现在这些都成为事实来到了眼前”之类的话,让人读来心酸不已。诗人运用对比手法,以昔今的反差来强调过去的欢乐和今天的悲伤。

6.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唯见青松在。          ——  卢照邻    《长安古意》

长诗《长安古意》是诗人托“古意”抒今情。前部分描写了长安城里豪奢享乐的绮丽生活,写到的文臣武将骄横一时,后面部分趁势转折,列举在时间的流逝中湮没了的现象:“昔时”的“金阶白玉堂”已经变成了“即今”的“青松”,和前面的“得意”“富贵”形成鲜明的对比,讽刺和批判了统治者,突出了诗人浓浓的愤慨之情。

三、描写“景变”抒情。

“景变”即指写作主体面对一个相同的情景、情境,写作主体没有发生变化,但景物却发生了变化。作者借助景物的巨大反差变化,寄寓着作者浓浓的感情。

7.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  《诗经·小雅·采薇》

主人公离家时是春天,杨柳依依;如今天回来时却已经是雪花纷飞的冬天。诗人运用三组对比的方式:用时序的“昔”和“今”对比,用物候的“柳”和“雪”对比,用人生中的“往”和“来”对比,把这些内容进行剪接融汇,创造出超越现实的典型画面。平淡而深情的语言,追昔而抚今的讲述,把一个出门在外的旅人悲伤的家园之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8.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  范云   《别诗》

此诗通过写景抒发别情。“雪如花”指的是冬天,离别时节雪花纷飞,令人产生伤感,思念远方的亲人;“花似雪”指的是春天,回来之时花开繁茂。这两句诗描绘了冬天和春天不同的景物,本应令人赏心悦目,但主人公无法排解心中的苦闷忧愁,诗人运用以乐景写哀情的写法,反衬主人公心中的苦闷哀伤。

9.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 杜审言 《渡湘江》

此诗是诗人杜审言在贬官流放边疆的途中即景抒情之作。诗人目睹花鸟迎人的场面,看到滔滔的江水逆着自己行进的方向流过去,对照自己的遭遇,不禁追思昔游,悲伤之情油然而生。由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又从回忆往昔的春游写到今春的边愁,运用衬托、对比的手法,以昔日衬比今春,以哀伤衬比快乐,以园游衬比边愁。用现在的情移过去的境,以心中的情移眼前的境。诗人缘情写景,景随情迁,景物都带上了悲伤的色彩。

10.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 骆宾王  《于易水送人一绝》

全诗曲折地反映了诗人对自己陷入了彷徨苦闷企求之中的心境。本句运用对仗的句式,描写了“人没水寒”的景象,在写景中寄予了诗人苦闷、愤愤不平的感情,这是诗人对现实环境的深切感受;在写景中带着比较,更加寄寓着荆轲不畏强暴的高风亮节千古永存的意思,读之荡气回肠。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