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词赏析之一——慨叹身世蹉跌之词
蒲松龄才如江海,平生著述颇丰,近二百万言。其文学创作涉及多种文体,小说、诗、词、文、曲、赋,各体均有成就。其聊斋词今存117阕,其来源包括三部分:其一是蒲氏后裔所收藏的残存词稿,收词86阕,其中《沁园春·留别钟圣与》一阕,今仅存词调与标题,实存85阕;其二是从《聊斋诗集》六卷本末卷《诗馀》中多出的七阕;其三是北京图书馆所收藏的《聊斋文集》抄本中的《词集》两卷多出的25阕。
蒲松龄聊斋词的题材内容丰富多样,其类型,或感慨身世、遭遇、科举,或讽谕时弊、陋习、世相,或叙天灾、人祸、悯农,或抒写闺情、爱情、艳情,或叙友情、亲情,或颂扬隐居田园、隐逸、闲适之乐,或咏物、写景等等,其题材内容涉及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多彩。其艺术风格兼豪放、婉约词派之长,又独为一体;其语言风格丰富多彩,继承创新,雅俗共赏,别具一格。
蒲松龄思想生平与文学成就
蒲松龄(1640-1715),生于明末,卒于清初。字留仙,一字剑臣,室名聊斋,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山东淄川(今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自幼聪慧好学,早岁有文名。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籍里。补博士弟子员,此后屡试不第。71岁时才援例成为贡生。为生活所迫,31岁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宝应知县孙蕙的幕僚。不久归里,长期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几近40年,直至71岁时,方撤帐归家。旧志称其“性厚朴,笃交游,重名义,而孤介峭直,尤不能与时相俯仰。”他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终身郁郁不得志。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正月,聊斋先生病逝。
蒲松龄一生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使他对当时社会黑暗的政治、腐朽的科举制度以及社会种种弊端有着深刻地体验与了解,为其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以毕生精力创作了文言短篇小说《聊斋志异》,其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幽冥世界、“花妖狐魅”,形象化、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情感与美好理想;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志怪、传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表现手法,情节幻异曲折,跌宕多变,文笔简练,叙次井然,是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一部作品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其小说集为“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誉蒲氏著作曰:“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蒲松龄才如江海,平生著述颇丰,近二百万言。其文学创作除小说外,涉及到诗、词、文、曲、赋等各种文体,且均有成就。其小说《聊斋志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共八卷,四百九十一篇,约四十馀万字。内容丰富多彩,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情感与美好理想。其文集十三卷,四百馀篇,赋十篇:《秦松赋》、《古历亭赋》、《趵突泉赋》、《煎饼赋》、《祷雨赋》、《荷珠赋》、《绰然堂会食赋》、《伤寒药性赋》、《酒人赋》、《中秋爱静赋》。还著有俚曲十四种:《墙头记》、《姑妇曲》、《慈悲曲》、《寒森曲》、《翻魇殃》、《琴瑟乐》、《蓬莱宴》、《俊夜叉》、《穷汉词》、《丑俊巴》、《快曲》、《禳妒咒》、《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增补幸运曲》。以及杂著《省身语录》(残稿)、历字文(残稿)、《历日文》、《日用俗字》、《家政外编》、《家政内编》、《农桑经》、《草木传》、《伤寒药性赋》、《药祟书》(上、下,包括急救、内科、外科、妇科、幼科,共计二五九种处方)、《怀刑录》等多种。其戏曲创作有杂剧《钟妹庆寿》、《闱窘》、《考词》及戏文《闹馆》等。其诗词、文赋,有诗集六卷,一千馀首;聊斋词一卷,百馀阕。
聊斋词题材的思想内容
聊斋词的思想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慨叹身世蹉跌之词、讽刺现实丑恶与社会弊端之词、描述自然灾害之词、倾诉疾病苦痛之词、抒发师友亲情之词、歌咏隐居田园乐趣之词、写景、咏物之词、抒写爱情、艳情之词。
慨叹身世蹉跌之词
蒲松龄一生渴求功名心切,但在科举道路上连续蹉跌而又不肯舍弃。每当失败之后,他便以词抒发自己身世遭遇之愤慨。诸如《大江东去·寄王如水》、《大圣乐·闱中越幅被黜,蒙毕八兄关情慰藉,感而有作》、《醉太平·庚午秋闱,二场再黜》、《大江东去·与张式九同饮孙蕴玉斋中,蒙出新词相示,因和五调》、《又寄《露华》一调》等。
大江东去·寄王如水
天孙老矣,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蕊宫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病鲤暴腮,飞鸿铩羽,同吊寒江水。见时相对,将从何处说起?每每顾影自悲,可怜骯髒骨,销磨如此!糊眼冬烘鬼梦时,憎命文章难恃。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未能免俗,亦云聊复尔尔。
注释:
1、王如水:名观正,字觐光,号如水,为蒲氏于丰泉坐馆时结识的一位友人。
2、天孙:指织女星。“织女者,天女孙也”(《史记·天官书》);“织女,天女孙也”(《汉书·天文志》)。以“天孙老矣”,喻主考官老朽昏聩。
3、颠倒:指劣者及第,优者被黜。
4、蕊宫榜:蕊宫,即蕊珠宫,为神仙所居。旧时科举及第者为登仙,故蕊宫榜,即指乡、会试榜。
5、抱玉汴和:典见《韩非子·和氏》。此指乡试被黜、获才不遇之士,包括词人与王如水。
6、病鲤暴腮,飞鸿铩羽:比喻词人与友人应试不第、受挫失意。
7、骯髒骨:意谓高亢刚直貌,指刚直不阿之躯。
8、糊眼冬烘:眼睛模糊不清;迂阔不明事理。意谓科场之黑暗。
9、憎命文章:杜甫《天末怀李白》诗有“文章憎命达”句,意谓文章往往妨碍作者的命运通达。蒲氏《寄怀张历友》诗曰:“憎命文章真是孽,耽情词赋亦成魔。”此亦谓文章妨碍词人的命运通达之意。
10、聊复尔尔:姑且如此。
这首词写于康熙十一年或十四年间,大比之年,词人与友人王如水乡试落榜,作者痛苦、愤慨不已。是谁给他带来如此痛苦与折磨呢?词的上片写道:“天孙老矣,颠倒了天下几多杰士。蕊宫榜放,直教那抱玉卞和哭死!病鲤暴腮,飞鸿铩羽,同吊寒江水。见时相对,将从何处说起?”
作者把衡文选士的主考官比成年老昏聩的“天孙”,将自己与好友王如水比成在荆山下抱玉而哭的“卞和”。由于主考官颠倒是非,不辨优劣,才使自己和王如水抱璞怀玉的真才,成了“暴腮”的“病鲤”,而成不了龙;实学真才成了“铩羽”的“飞鸿”,而不能直升青云。作者在此对当时科举制度的黑暗与腐朽予以强烈控诉。
词的下片,写作者在愤慨痛苦之馀,又无可奈何,便只好再操旧业,以备秋闱:“每每顾影自悲,可怜肮脏骨,销磨如此!糊眼冬烘鬼梦时,憎命文章难恃。数卷残书,半窗寒烛,冷落荒斋里。未能免俗,亦云聊复尔尔。”
蒲松龄深受科举之害而又始终迷恋科举的精神状态和思想变化,在聊斋词里,反映得尤为强烈,相当突出。
大圣乐·闱中越幅被黜,蒙毕八兄关情慰藉,感而有作
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瓢、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痛痒全无。痴坐经时总是梦,念当局、从来不讳输。所堪恨者,莺花渐去,灯火仍辜。嗒然垂首归去,何以见、江东父老乎?问前身何孽,人已彻骨,天尚含糊。闷里倾樽,愁中对月,欲击碎王家玉唾壶。无聊处,感关情良友,为我欷歔。
注释:
1、越幅:指拈重了试卷页数,空了一页;亦说“超过了八股文所限定的字数”。明清科举应试的八股文体制、字数有严格的规定。康熙时规定为五百五十字,后又改为六百字,若超过此限,即为不及格,取消资格。
2、毕八兄:名盛钰,字振叔,兄弟排行第八。
3、冷汗沾衣:形容极度惶恐与懊悔。
4、当局:自指,身当其事。
5、嗒然:同“嗒焉”,为灰心丧气貌。
6、击碎王家玉唾壶:《晋书·王敦传》、《世说新语·豪爽》均载:王敦每酒后,吟诵曹操《龟虽寿》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用如意击打唾壶为节拍,以致击破唾壶,以此形容愁闷、无聊之极。
7、关情:犹关爱、关怀。
8、欷歔:叹气、抽咽。
这首词作于康熙二十六年(丁卯),作者因乡试“越幅”遭黜。词的上片曰:“得意疾书,回头大错,此况何如!觉千瓢、冷汗沾衣,一缕魂飞出舍,痛痒全无。痴坐经时总是梦,念当局、从来不讳输。所堪恨者,莺花渐去,灯火仍辜。”
词的上片写遭黜的噩耗传来之感受。先是失却知觉,后是痴坐如梦,继而恨失青春年华,辜负昼夜苦读之辛劳。此次乡试落榜给他造成的内心痛苦,精神折磨,其创伤竟深重如此!
词的下片遭黜后的怨恨与愤慨:“嗒然垂首归去,何以见、江东父老乎?问前身何孽,人已彻骨,天尚含糊。闷里倾樽,愁中对月,欲击碎王家玉唾壶。无聊处,感关情良友,为我欷歔。”作者惭愧无颜归乡,面对父老乡亲;怨恨天道不公,欺人之甚;只好愁中对月,借酒浇愁,碎壶遣愤。最后对关情良友表示谢意。
醉太平·庚午秋闱,二场再黜
风檐寒灯,谯楼短更,呻吟直到天明,伴崛强老兵。萧条无成,熬场半生。回头自笑濛腾,将孩儿倒绷。
注释:
1、崛强:同“倔强”,执着、强硬。
2、无成:指二场应试再黜。
3、熬场:意谓忍受艰苦,勉力坚持,考场应试。
4、濛腾:同“瞢腾”,意谓糊涂、迷糊。
5、孩儿倒绷:典见宋·魏泰《东轩笔录》“三十年为老娘,而倒绷孩儿”,以此比喻久于其事,因疏忽大意而出差错。
这首词写于康熙二十九年(庚午),作者因秋闱乡试二场再黜而作。词的上片以“寒灯”、“谯楼”、“呻吟”、“倔强”,写这位考场“老兵”昼夜抱病,坚持备考、应试的情景。词的下片以“萧条无成,熬场半生。回头自笑濛腾,将孩儿倒绷”句,写二场再黜,苦不堪言,自笑自嘲。
据路大荒《蒲柳泉先生年谱》载:“是年秋,赴济南应乡试,第一场试题:‘子贡曰譬之宫墙’,‘是故君子先慎乎德’一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时主司已拟元;二场因故被黜,主司惜之。自此亦不复闱战矣。”云云。
大江东去·与张式九同饮孙蕴玉斋中,蒙出新词相示,因和五调
龙泉知我,频摸索十指,拳拳交捩。共道秀才康乐了,红榜姓名高揭。关左伟男,江东豪曲,铁板歌三叠。私心窃幸,今番不伍时杰。尽教造化颠倒,风流不减,郢中白雪。掩口胡卢,看连城双璧,燕石何别?读史不平,髑髅欲捉取,抽刀脔切。古来多恨,吾侪凄咽。
注释:
1、张式九:为蒲氏友人。据《淄川县志》载:“张永跻,字式九,辛卯科,笃志绩学。”
2、孙蕴玉:淄川龙泉人,生平无考。为蒲氏友人。
3、、龙泉知我:龙泉,即孙蕴玉。
4、拳拳交捩:意谓两手奉持、十指相交拗折貌,为词人乡试落第而惋惜不平。
5、康乐了:应举忌讳语。忌讳“落”字,改“安乐”为“安康”。每当榜出不第,仆人报曰:“秀才康了也。”意谓词人乡试落榜,却依然为秀才。
6、左关伟男:左关指函谷关之东,伟男,伟丈夫。
7、江东豪曲:指江东门阀、豪门。
8、不伍时杰:不肯与当时豪杰同列。
9、掩口胡卢:掩口笑貌。
10、连城双璧:价值连城的成双玉璧。
11、燕石:以“燕石”喻珍宝之赝品。
这首词为应和张九式之新词而作。词中抒发了词人因乡试遭黜的无比愤慨。词的上片嘲讽那些并非有真才实学却入选,表示不屑与之为伍。对于这种颠倒是非、不辨优劣的取士结果,他不甘心忍受,发出了无比的愤慨:“龙泉知我,频摸索十指,拳拳交捩。共道秀才康乐了,红榜姓名高揭。关左伟男,江东豪曲,铁板歌三迭。私心窃幸,今番不伍时杰。”
词的下片:“尽教造化颠倒,风流不减,郢中白雪。掩口胡卢。看连城双璧,燕石何别?读史不平,髑髅欲捉取,抽刀脔切。古来多恨,吾侪凄咽。”词人慨叹颠倒是非、不辨优劣的世风,表示不愿让“双璧”与“燕石”混淆。
科场的黑暗,主考的昏聩,将“郢中白雪”视为“下里巴人”;把“连城双璧”同“燕石”混淆。那些无真才实学、徒有虚名的“关左伟男”、“江东豪曲”,就是这样“红榜姓名高揭”的。而词人虽是“康乐了”的“秀才”,却实在不屑与这类“时杰”为伍。古往今来,象自己这样被埋没的人才,不胜其数。词人气愤得要把这些主考官的“髑髅”取来,“抽刀脔切”,以泄心头之恨。尽管如此愤慨,但他并没有冲出“科举迷”的藩篱,当心境平静下来,咽下怨恨、凄怆,依然重理旧业,以备再战秋闱。
又寄《露华》一调
黄须呜咽。看古昔,历落嵚崎尤绝。面目犹存,羞红雷同剿说。既然鼓瑟王门,何快鴂鸣芳歇?笑白帢青鞋,漫欲搴蓉木末。同人怜我殷切。念骯髒生平,应遭磨折。深悔风檐雪几,髭断神竭。不觉五岳填胸,一片雄襟豪发。把浊酒,一尊同君酹月。
注释:
1、黄须:此指晋明帝。据《晋书·明帝纪》载,王敦称明帝为“黄须鲜卑奴”,因“帝母苟氏,燕代人,帝状类外氏,须黄,故敦谓帝云”。
2、历落嵚崎:典见《晋书·桓彝传》、《世说新语·容止》,为周顗赞叹桓彝之语,形容山高峻貌,比喻人之清高拔俗、仪态峻伟。
3、羞红:心羞、面红。
4、雷同剿说:《礼记·曲礼上》曰:“毋剿说,毋雷同。”雷同,郑玄注曰:“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剿说,郑玄注曰:“谓取人之说以为己说。”意谓不随声附和、不人云亦云。
5、白帢青鞋:古时隐者之鞋帽。
6、骯髒:高亢刚直貌。
7、酹月:洒酒于地,向月祭奠。
这首词依然为抒发乡试不第后的怨愤所作。词的上片开始三句,以古人之逢时受知,反衬自己之落拓潦倒。自谦学业修养未至,羞于“雷同剿说”,与古人攀比。“困于舌耕”,科名宦达不可得。
词的下片回首自己落拓坎坷生平所遭受的磨难,深感悔恨,悲愤不已。愤激不平,“雄襟豪发”。最后,词人以“把浊酒,一尊同君酹月”,向明月表示:人生坎坷,壮志难酬。
参阅书目:
《聊斋词集笺注》,赵蔚芝笺注,黄河出版社1999年版;
《聊斋诗词选》,殷孟伦、袁世硕选注,齐鲁书社198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