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独特慧眼 观独到之景──裘万顷《早作》与黄大受《早作》比较谈
作者:郭志明
井梧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待晚晴。
斗柄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
──裘万顷《早作》
星光欲灭晓光连,霞晕红浮一角天。
干尽小园花上露,日痕恰恰到窗前。
──黄大受《早作》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景色最美、环境最优、空气最鲜、活气最佳之际,古往今来,人们都十分珍惜清晨大好的时光,或呼吸新鲜空气,或舒活腰骨,或扶锄早作,或欣赏美景。这里的两首《早作》诗,是宋代两位诗人描写晨景之作。裘万顷,字元量,号竹斋,是宋代孝宗时的进士,先后在吏部、大理寺等处任职,与宋代另三位诗人胡桐原、万澹庵、徐竹堂等人往来唱和,号称“四杰”。而黄大受,字德容,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其生卒年代不详,生平事迹流传很少。两人同以晨景为题材,写作上就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主要表现在:
1.都用“一字立骨”法构思
两首诗都紧紧扣住一个“早”字,撷取早晨美妙景色的画面,一帧帧晨景图联缀成一幅大的晨景画,让读者沐浴于晨光之中。先看裘诗,诗人写秋天早晨的景象,四句写出了四个不同对象。首句写井边种植的梧桐树,说它“飞叶送秋声”,既将早晨环境静谧、落叶悄无声息的情景写出,又让“飞叶”带上了主观色彩,点明了秋天特定的季节。次句写篱边的菊花。这一句写得很妙:一方面,作者将菊花拟人化,说她把香气包藏起来,似在等待迟迟未出来的太阳,让读者欲嗅香气而不能,但菊花香气又暗孕于诗中;另一方面,这句也暗点秋天季节和早晨时辰,因为菊乃秋之魂,太阳未出说明是早晨。第三句是写星河,北斗七星在天空分布成勺形,其中第五至第七三颗星,犹如勺形的柄,所以诗中称“斗柄”,其实泛指北斗星。“河欲没”的“河”指天河。“斗柄横斜河欲没”写出了北斗星低垂欲隐、天河之形即将被强烈的阳光所蔽的景象。第四句则写山鸦,远处是青山数立,而许多的鸦雀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鸣叫,这鸦雀充满活力,这鸣叫声又让人感到洋溢生机……四句诗,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取景,但展现的,都是明媚清新的晨景。再看黄诗,作者也是扣住“晨”一字经纬,向人们展现早晨的美妙景象。第一句是天刚刚亮时的景致:星光闪烁,即将隐没,拂晓的东方渐露出鱼肚白。第二句则是太阳出来时的情景:突然,天边霞光万道,一轮朝阳经过夜的孕育,即将冉冉升起。第三句,诗人换了一下角度,将视线转向田园──在园里,晨露经朝阳一照,渐渐收敛,花上露水,渐渐显干,作者以花露干尽,衬朝阳之美。第四句写窗前的景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也逐渐升高……四句诗,让人沐浴着晨光熹微,呼吸着空气的清新,感受着早晨景色变化的气象万千。虽然每一幅画面有着时间的推移,但组合起来,同样是妙不可言的美妙图景。
2.都十分讲究描写的层次
写景最讲究层次,一时一地之景,写的人如能准确把握,则给人清晰明了之感,使人见景生情。而一旦不讲究,东一榔头西一拐杖,见好就写,很容易给人杂乱无序之感,不但景无诗意,甚至会使读者了无意趣。裘万顷的《早作》诗描绘秋天晨图,由近及远,层次分明,先写庭院之景,落叶纷飞的井梧,缄香不放的篱菊,这些都景在眼前。然后写天空之景,北斗星横,天河欲没,人们需要仰视,才能见到清晨的星空。最后写远山之景,曙光之中,数座青山静立,只有鸦鸟飞鸣,划破了清晨的宁静。读者的视线顺着诗人有序的指点欣赏美景,诗人写景的分明层次使读者对晨景的欣赏津津有味。黄大受的《早作》写晨景,同样是井井有条。诗人先写远景、高处之景:晓光渐明,星河欲隐,霞光笼罩,红日将升;然后再写低处之景、近处之景,视线也由仰视而俯视起来,但见花园花儿朵朵,晶莹的露珠也在朝阳映射下渐渐消失,人们的房顶上、窗棂下,也披满了金色的光辉。此景何其清新,此境多么怡人!置身如此境界,怎不令人畅快?
3.都体现出诗人观察生活的功底
早晨之景,见的人多,写的人也多,这就要求诗人在观察和写作时要“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①。两位诗人写早晨之景,观察都十分细致,描写也就有了独到之处。像裘万顷,他就像一个职业观察家,站在庭院当中,慢慢地转移着自己的视线,从小小的落叶看到辽阔的天河,从菊花的金黄看到山峦的青翠,不仅看到了早晨之景,而且嗅到了独特的清芳,听到了悦耳的鸟鸣。诗人对周围的世界观察何其细致,感受何其灵敏,正因此,诗才味足,吟而让人咀嚼不已。与裘万顷相比,黄大受观察周围不仅细致,而且专心致志的程度令人赞叹。瞧,诗人静静地站在那里,把一切都丢在脑后,仿佛是超尘脱世,一丝不苟、一眼不眨地看着早晨的景色,从晓光初露到霞晕浮天,从露珠晶莹到日升窗前……正因为如此地目不转睛,诗人才能得独特的自然之趣。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曾经说过:“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不能是坏人;他首先是一个观察者,而观察的第一个特质,就是要有一双好眼睛。”②《早作》的作者都以自己独特的观察功底去洞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正因此,才能以诗笔写自然,再现出自然的美景来。
同样的题材,同样的诗题,但毕竟是两位不同的作者所写。各人的写作观不同,擅长的技法不同,表现在诗歌的艺术写法上也各有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两篇作品各具独特的诗思,各有不同一般的诗路。裘万顷的诗用的是“点射法”,全诗以“早”为轴心,向四面辐射开去,以四幅同一时间的不同画面,组合成一种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的晨景图,让人感受晨光之宜人、晨色之诱人、晨境之迷人;而黄大受的诗用的是“推移法”,全诗也就一个“早”字,以时间的推移为层次,渐次展现清晨越来越优美的境界:晓星闪烁→霞浮天角→花露初敛→日浴窗前,如果说早晨是一幅画,那黄诗就像一名画童在慢慢地展开这帧画幅,让读者渐入佳境。
【注释】
①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②法·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88页。
(本文作者系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郭志明;本文收入由王美春与郭志明合著的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诗美的永恒——同题古诗佳作比较谈》一书)
井梧飞叶送秋声,篱菊缄香待晚晴。
斗柄横斜河欲没,数山青处乱鸦鸣。
──裘万顷《早作》
星光欲灭晓光连,霞晕红浮一角天。
干尽小园花上露,日痕恰恰到窗前。
──黄大受《早作》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景色最美、环境最优、空气最鲜、活气最佳之际,古往今来,人们都十分珍惜清晨大好的时光,或呼吸新鲜空气,或舒活腰骨,或扶锄早作,或欣赏美景。这里的两首《早作》诗,是宋代两位诗人描写晨景之作。裘万顷,字元量,号竹斋,是宋代孝宗时的进士,先后在吏部、大理寺等处任职,与宋代另三位诗人胡桐原、万澹庵、徐竹堂等人往来唱和,号称“四杰”。而黄大受,字德容,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其生卒年代不详,生平事迹流传很少。两人同以晨景为题材,写作上就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主要表现在:
1.都用“一字立骨”法构思
两首诗都紧紧扣住一个“早”字,撷取早晨美妙景色的画面,一帧帧晨景图联缀成一幅大的晨景画,让读者沐浴于晨光之中。先看裘诗,诗人写秋天早晨的景象,四句写出了四个不同对象。首句写井边种植的梧桐树,说它“飞叶送秋声”,既将早晨环境静谧、落叶悄无声息的情景写出,又让“飞叶”带上了主观色彩,点明了秋天特定的季节。次句写篱边的菊花。这一句写得很妙:一方面,作者将菊花拟人化,说她把香气包藏起来,似在等待迟迟未出来的太阳,让读者欲嗅香气而不能,但菊花香气又暗孕于诗中;另一方面,这句也暗点秋天季节和早晨时辰,因为菊乃秋之魂,太阳未出说明是早晨。第三句是写星河,北斗七星在天空分布成勺形,其中第五至第七三颗星,犹如勺形的柄,所以诗中称“斗柄”,其实泛指北斗星。“河欲没”的“河”指天河。“斗柄横斜河欲没”写出了北斗星低垂欲隐、天河之形即将被强烈的阳光所蔽的景象。第四句则写山鸦,远处是青山数立,而许多的鸦雀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鸣叫,这鸦雀充满活力,这鸣叫声又让人感到洋溢生机……四句诗,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取景,但展现的,都是明媚清新的晨景。再看黄诗,作者也是扣住“晨”一字经纬,向人们展现早晨的美妙景象。第一句是天刚刚亮时的景致:星光闪烁,即将隐没,拂晓的东方渐露出鱼肚白。第二句则是太阳出来时的情景:突然,天边霞光万道,一轮朝阳经过夜的孕育,即将冉冉升起。第三句,诗人换了一下角度,将视线转向田园──在园里,晨露经朝阳一照,渐渐收敛,花上露水,渐渐显干,作者以花露干尽,衬朝阳之美。第四句写窗前的景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也逐渐升高……四句诗,让人沐浴着晨光熹微,呼吸着空气的清新,感受着早晨景色变化的气象万千。虽然每一幅画面有着时间的推移,但组合起来,同样是妙不可言的美妙图景。
2.都十分讲究描写的层次
写景最讲究层次,一时一地之景,写的人如能准确把握,则给人清晰明了之感,使人见景生情。而一旦不讲究,东一榔头西一拐杖,见好就写,很容易给人杂乱无序之感,不但景无诗意,甚至会使读者了无意趣。裘万顷的《早作》诗描绘秋天晨图,由近及远,层次分明,先写庭院之景,落叶纷飞的井梧,缄香不放的篱菊,这些都景在眼前。然后写天空之景,北斗星横,天河欲没,人们需要仰视,才能见到清晨的星空。最后写远山之景,曙光之中,数座青山静立,只有鸦鸟飞鸣,划破了清晨的宁静。读者的视线顺着诗人有序的指点欣赏美景,诗人写景的分明层次使读者对晨景的欣赏津津有味。黄大受的《早作》写晨景,同样是井井有条。诗人先写远景、高处之景:晓光渐明,星河欲隐,霞光笼罩,红日将升;然后再写低处之景、近处之景,视线也由仰视而俯视起来,但见花园花儿朵朵,晶莹的露珠也在朝阳映射下渐渐消失,人们的房顶上、窗棂下,也披满了金色的光辉。此景何其清新,此境多么怡人!置身如此境界,怎不令人畅快?
3.都体现出诗人观察生活的功底
早晨之景,见的人多,写的人也多,这就要求诗人在观察和写作时要“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①。两位诗人写早晨之景,观察都十分细致,描写也就有了独到之处。像裘万顷,他就像一个职业观察家,站在庭院当中,慢慢地转移着自己的视线,从小小的落叶看到辽阔的天河,从菊花的金黄看到山峦的青翠,不仅看到了早晨之景,而且嗅到了独特的清芳,听到了悦耳的鸟鸣。诗人对周围的世界观察何其细致,感受何其灵敏,正因此,诗才味足,吟而让人咀嚼不已。与裘万顷相比,黄大受观察周围不仅细致,而且专心致志的程度令人赞叹。瞧,诗人静静地站在那里,把一切都丢在脑后,仿佛是超尘脱世,一丝不苟、一眼不眨地看着早晨的景色,从晓光初露到霞晕浮天,从露珠晶莹到日升窗前……正因为如此地目不转睛,诗人才能得独特的自然之趣。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曾经说过:“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不能是坏人;他首先是一个观察者,而观察的第一个特质,就是要有一双好眼睛。”②《早作》的作者都以自己独特的观察功底去洞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正因此,才能以诗笔写自然,再现出自然的美景来。
同样的题材,同样的诗题,但毕竟是两位不同的作者所写。各人的写作观不同,擅长的技法不同,表现在诗歌的艺术写法上也各有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两篇作品各具独特的诗思,各有不同一般的诗路。裘万顷的诗用的是“点射法”,全诗以“早”为轴心,向四面辐射开去,以四幅同一时间的不同画面,组合成一种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的晨景图,让人感受晨光之宜人、晨色之诱人、晨境之迷人;而黄大受的诗用的是“推移法”,全诗也就一个“早”字,以时间的推移为层次,渐次展现清晨越来越优美的境界:晓星闪烁→霞浮天角→花露初敛→日浴窗前,如果说早晨是一幅画,那黄诗就像一名画童在慢慢地展开这帧画幅,让读者渐入佳境。
【注释】
①宋·戴复古:《论诗十绝》。
②法·福楼拜:《包法利夫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388页。
(本文作者系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郭志明;本文收入由王美春与郭志明合著的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诗美的永恒——同题古诗佳作比较谈》一书)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