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水浒:安道全治痈疽

作者:灿烂海滩
《水浒》第六十五回载:宋江攻打大名府时,突然患病,一卧不起。起初是“神思疲倦,身体酸疼;头如斧劈,身似笼蒸”,“背上好生热疼”,似“鏊子一般红肿起来”,最后是“神思昏迷,水米不吃”。“鏊子”是烙饼器具,图形中凸,从介绍看,宋江有发热、头痛、背部红肿,焮热疼痛等表症,这是什么病呢?吴用说得对:非痈即疽。对于这类病的善恶,中医有句顺口溜,叫“五善见三则吉,七恶有二即凶”。宋江最后是“神思昏迷,水米不吃”,可见是恶疾,如不及时治疗,性命攸关。故此,梁山寨先后派出张顺去请、戴宗去接,这个“肘后良方有百篇,金针玉刃得师传”的祖传内科、外科尽皆医得的神医安道全,几经周折,终于及时赶到梁山。

在返回梁山途中,安道全就问戴宗:宋江“皮肉血色如何?”戴宗回答:“肌肤憔悴,终夜叫唤,疼痛不止”,虽然戴宗说是“性命早晚难保”,安道全却认为“可医治”。一到梁山,宋江口内只有一丝气息了,一诊脉,安道全便断定“脉体无事。身躯虽是沉重,大体不妨”,并当众夸口道:“不是安某说口,只十日之间,便要复旧。”果然如其所言,“五日之间,渐渐皮肤红白,肉体滋润。不过十日,虽然疮口未完,却得饮食如旧”,不久就完全康复了。

安道全用什么办法治病呢?他的医法有无道理?《水浒》里只说了两句:“先把艾培引出毒气,然后用药:外使敷贴之饵,内用长托之剂。”所谓“艾培”,是灸法,起到疏通气血、开结拔毒作用;所谓“外使敷贴”,即用外科常用膏药,用来消肿、提毒、去腐、止痛、生肌、收口。如加味太乙膏之类,即能清火消肿,又能提脓生新,故为肿疡和溃疡通用方。《水浒》虽未点出药名,也无非是此。“内用长托之剂”,更是中医之常法。中医书载:“外科痈疽等症的内服药的运用,原则上分为消、托、补三法。”安道全是“内用长托之剂”,书曰:“托法,施用于肿疡化脓时期和溃疡初期,能托毒外出,防止毒气深入扩散”,便于生肌收口。因用了艾培、外敷、内托三法,使脓出痛减,脾胃之气渐复,故宋江不过十日虽疮口未愈,饮食却恢复如常,真是药到病除,医道高明,神医安道全,真是名不虚传。

安道全“神”就“神”在宋江病重时承诺的“只十日之间,便要复旧”上。安道全一上梁山刚诊脉,就敢当众夸口,这与其医道高明有关,因此他胸有成竹地打了保票。这因他源于从戴宗嘴里了解了宋江的病情,几套医疗方案在旅途中早已形成。上山后一望、一闻、一问、一切、一触,正确的方案已经出来了,对症下药,也就立竿见影了。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