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小札(13)——晏殊《踏莎行》
作者:刘逸生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扬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生活在承平时代的晏珠,自幼便以神童的声誉获得皇帝的赏识。登第以后,历任中枢和外郡官吏,一生没有受到很大波折。宋朝优待官吏的制度,又给他安排了优厚的生活条件;再加上他那“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叶梦得《避暑录话》),“留守南都……日以饮酒赋诗为乐”(叶梦得《石林诗话》)的生活积习,使他的“及时行乐”思想显得特别突出。我们随手翻翻他的词集,就可以看到这类的句子:
“座有嘉宾尊有桂,莫辞终夕醉。”
“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
“一晌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在一部《珠玉词》中,这一类耽于享乐的篇章,几乎触目皆是。他怕的是年华易老,欢事无多,因此常常发出“夕阳西下几时回”,“何人解系天边日”的叹息。这并没有什么奇怪,因为地位、名声都有了,生活也够舒服,已经没有更高的奢求;只是对于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衰老和死亡,不能不感到无可奈何,在抒发情感时往往不自禁地流露,而在宴乐中就更表现为“行乐须及时”了。
及时行乐或感叹时光易逝,其实是一对双生子。不过一个的面孔是喜乐的,一个的面孔是忧伤的。但那忧伤也不过是淡淡的哀愁,同真正的忧伤不是一回事。晏殊这一首《踏莎行》就是一个明白的例子。
有人在五代北宋的词人中,硬求所谓讽喻寄托,于是出现了一种“凿之使深”或探幽索隐的解释。清代嘉庆年间,武进人张惠言特别提出这种宗旨。他在所录《词选》中硬是给那些本来就是花间、尊前的遣兴之作安上“莫须有”的思想。例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变成《感士不遇赋》,韦庄的《菩萨蛮》也成为政治诗。这都是很难令人信服的。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可能脱离时代。任何一种文体也总有它成长、发展、变化的过程。词在开头的时候,封建士大夫不过以为它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小摆设。哪里想到在其中灌注政治的讽喻!即使灌注了,当时又谁能领会呢?晏殊这首《踏莎行》,张惠言也不过以为“亦有所兴”,未作具体猜索,而晚清的谭献就硬是肯定为“刺词”了。再到了黄蓼园手里,索性大做文章,无中生有。他在《蓼园词选》中分析此词时说:
首三句言花稀叶盛,喻君子少、小人多也。高台指帝阍。东风二句,言小人如杨花轻薄,易动摇君心也。翠叶二句,喻事多阻隔。炉香句,喻己心之郁纡也。斜阳照深深院,言不明之日,难照此渊也。
这简直是随心所欲地胡猜硬套。照这样来“钻牛角”,那结果不过是把读者引入歧途,让后者成为又一种索隐派的俘虏罢了。
五代和北宋早期的词人,除了李后主这样极少数的例外,基本上还离不开在花间尊前即兴唱酬的门路,他们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拿给歌女演唱的,写的时候本来就是“持酒听之,为一笑乐而已”(晏几道自序《小山词》语)。即使是抒写本人的感慨,也是直抒性灵,毋需隐讳,哪里就会动不动来个君子小人的讽喻!何况他们要有所讽喻,也尽有许多别的文体可供选择,何必在这种还“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词中进行寄托?岂不是白费心思!
常州派词论家周济也知道不应在北宋词中乱求寄托。他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既成格调,求实,实则精力弥满。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宣,斐然成章。既成格调,求无寄托,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词,下者在南宋下,以其不能空,且不知寄托也;高者在南宋上,以其能实,且能无寄托也。南宋则下不犯北宋拙率之病,高不到北宋浑涵之诣。”(见《介存斋论词杂著》)北宋词的无寄托并不是它的缺点,因为这是时代的局限。我们既不该怪词人,也不必硬在他们的作品中求什么寄托,这才是求实的态度。
其实晏殊这首《踏莎行》,内容还是脱不了伤春光之易逝,感人生之短暂,和他写的同一类的作品的基调是一个样。
不妨逐句加以分析: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这是春晚夏初的特有景色:人走在小路上,两旁长着许多高高矮矮的树木,却只有稀稀疏疏点缀着的少数红花;再看整个郊野,一望碧绿,野草灌木漫山满地联成了一大片。春色已经消逝衰谢,初夏的气息却已十分强烈了。
“高台树色阴阴见”——人走上高台,凭栏四望,远远近近的树木,幽幽阴阴,浓绿满眼。春天真是快要逝去了。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这是一幅活泼的春阴画图。它把上面的气氛用近景加以扩大:你看,柳絮飞扬,漫天漫地,还不断地夹头夹脸地向过路人扑过去。时候到了,杨柳凭着它的本能要繁殖后代,它们濛濛漫漫,随风乱舞,仿佛要加快速度把春天全部送去。
这上片,带有浓重的惜春之感。可是在作者笔下,春色仍然是很美的,一点也不显得衰飒。我们又仿佛看到唐代大诗人王维用活泼热闹的景物去描写幽静环境一样,真是很高的手法。
这整整的一大段,我们假如另外拿几个现成的字眼去形容它,那就正是李清照笔下的“绿肥红瘦”——绿的势力渐渐增强了,而相反,红的却渐渐消减了。
转入下片,诗人已经回到室内来了。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上句说,浓绿的树叶把黄莺儿的活动都遮掩起来。下句说,燕子早就定居在人家檐廊之间。是再点染一下春末夏初之景。
“炉香静逐游丝转”——人在春困之中睡着了。室内异常沉静,只有博山炉上的香烟,柔柔袅袅,像树上挂下来的游丝在空中飘荡。
然而,这只是表面一层,它还藏着潜台词,那意思是说:闲里的光阴一点一点地逝去,正如炉烟袅娜,逐渐消失于虚空之中。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本来是伤春,因伤春而小饮,因小饮而困眠。当他一觉醒来,原来夕阳已经斜斜照进深院之内。
上面反反复复写了许多晚春的景物,到此际才下了一个“愁”字,以此点出此词的基本情调。“愁梦”是春愁之梦。可见前面一大段,回环往复,写的尽是对春逝的惋惜。
“悉梦酒醒时”却接以“斜阳照深院”,诗人不过要告诉我们此时的感受:一醉醒来,斜日已经很低,一天的光景就如此悄悄地溜走;一天既是如此,一春岂不也是这样!短暂的人生就在夕阳光影之中一点点消磨净尽了。
诗人的想法不过如此而已。
整篇使用了委宛其词的手法,却不是神秘的比喻什么君臣、善恶。诗人只是巧妙地运用景物的暗示能力来烘托作品的主题,让读者细细去寻味它的含意罢了。它的艺术技巧是高明的,但它的思想却并不值得恭维。
两宋词坛中,像这样一类作品,委实不少,这是需要读者自己善于分辨、取舍的。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春风不解禁扬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生活在承平时代的晏珠,自幼便以神童的声誉获得皇帝的赏识。登第以后,历任中枢和外郡官吏,一生没有受到很大波折。宋朝优待官吏的制度,又给他安排了优厚的生活条件;再加上他那“喜宾客,未尝一日不宴饮”(叶梦得《避暑录话》),“留守南都……日以饮酒赋诗为乐”(叶梦得《石林诗话》)的生活积习,使他的“及时行乐”思想显得特别突出。我们随手翻翻他的词集,就可以看到这类的句子:
“座有嘉宾尊有桂,莫辞终夕醉。”
“不向尊前同一醉,可奈光阴似水声。”
“一晌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在一部《珠玉词》中,这一类耽于享乐的篇章,几乎触目皆是。他怕的是年华易老,欢事无多,因此常常发出“夕阳西下几时回”,“何人解系天边日”的叹息。这并没有什么奇怪,因为地位、名声都有了,生活也够舒服,已经没有更高的奢求;只是对于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衰老和死亡,不能不感到无可奈何,在抒发情感时往往不自禁地流露,而在宴乐中就更表现为“行乐须及时”了。
及时行乐或感叹时光易逝,其实是一对双生子。不过一个的面孔是喜乐的,一个的面孔是忧伤的。但那忧伤也不过是淡淡的哀愁,同真正的忧伤不是一回事。晏殊这一首《踏莎行》就是一个明白的例子。
有人在五代北宋的词人中,硬求所谓讽喻寄托,于是出现了一种“凿之使深”或探幽索隐的解释。清代嘉庆年间,武进人张惠言特别提出这种宗旨。他在所录《词选》中硬是给那些本来就是花间、尊前的遣兴之作安上“莫须有”的思想。例如温庭筠的《菩萨蛮》变成《感士不遇赋》,韦庄的《菩萨蛮》也成为政治诗。这都是很难令人信服的。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可能脱离时代。任何一种文体也总有它成长、发展、变化的过程。词在开头的时候,封建士大夫不过以为它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小摆设。哪里想到在其中灌注政治的讽喻!即使灌注了,当时又谁能领会呢?晏殊这首《踏莎行》,张惠言也不过以为“亦有所兴”,未作具体猜索,而晚清的谭献就硬是肯定为“刺词”了。再到了黄蓼园手里,索性大做文章,无中生有。他在《蓼园词选》中分析此词时说:
首三句言花稀叶盛,喻君子少、小人多也。高台指帝阍。东风二句,言小人如杨花轻薄,易动摇君心也。翠叶二句,喻事多阻隔。炉香句,喻己心之郁纡也。斜阳照深深院,言不明之日,难照此渊也。
这简直是随心所欲地胡猜硬套。照这样来“钻牛角”,那结果不过是把读者引入歧途,让后者成为又一种索隐派的俘虏罢了。
五代和北宋早期的词人,除了李后主这样极少数的例外,基本上还离不开在花间尊前即兴唱酬的门路,他们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拿给歌女演唱的,写的时候本来就是“持酒听之,为一笑乐而已”(晏几道自序《小山词》语)。即使是抒写本人的感慨,也是直抒性灵,毋需隐讳,哪里就会动不动来个君子小人的讽喻!何况他们要有所讽喻,也尽有许多别的文体可供选择,何必在这种还“不登大雅之堂”的小词中进行寄托?岂不是白费心思!
常州派词论家周济也知道不应在北宋词中乱求寄托。他说:“初学词求空,空则灵气往来。既成格调,求实,实则精力弥满。初学词求有寄托,有寄托则表里相宣,斐然成章。既成格调,求无寄托,无寄托则指事类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北宋词,下者在南宋下,以其不能空,且不知寄托也;高者在南宋上,以其能实,且能无寄托也。南宋则下不犯北宋拙率之病,高不到北宋浑涵之诣。”(见《介存斋论词杂著》)北宋词的无寄托并不是它的缺点,因为这是时代的局限。我们既不该怪词人,也不必硬在他们的作品中求什么寄托,这才是求实的态度。
其实晏殊这首《踏莎行》,内容还是脱不了伤春光之易逝,感人生之短暂,和他写的同一类的作品的基调是一个样。
不妨逐句加以分析: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这是春晚夏初的特有景色:人走在小路上,两旁长着许多高高矮矮的树木,却只有稀稀疏疏点缀着的少数红花;再看整个郊野,一望碧绿,野草灌木漫山满地联成了一大片。春色已经消逝衰谢,初夏的气息却已十分强烈了。
“高台树色阴阴见”——人走上高台,凭栏四望,远远近近的树木,幽幽阴阴,浓绿满眼。春天真是快要逝去了。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这是一幅活泼的春阴画图。它把上面的气氛用近景加以扩大:你看,柳絮飞扬,漫天漫地,还不断地夹头夹脸地向过路人扑过去。时候到了,杨柳凭着它的本能要繁殖后代,它们濛濛漫漫,随风乱舞,仿佛要加快速度把春天全部送去。
这上片,带有浓重的惜春之感。可是在作者笔下,春色仍然是很美的,一点也不显得衰飒。我们又仿佛看到唐代大诗人王维用活泼热闹的景物去描写幽静环境一样,真是很高的手法。
这整整的一大段,我们假如另外拿几个现成的字眼去形容它,那就正是李清照笔下的“绿肥红瘦”——绿的势力渐渐增强了,而相反,红的却渐渐消减了。
转入下片,诗人已经回到室内来了。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上句说,浓绿的树叶把黄莺儿的活动都遮掩起来。下句说,燕子早就定居在人家檐廊之间。是再点染一下春末夏初之景。
“炉香静逐游丝转”——人在春困之中睡着了。室内异常沉静,只有博山炉上的香烟,柔柔袅袅,像树上挂下来的游丝在空中飘荡。
然而,这只是表面一层,它还藏着潜台词,那意思是说:闲里的光阴一点一点地逝去,正如炉烟袅娜,逐渐消失于虚空之中。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本来是伤春,因伤春而小饮,因小饮而困眠。当他一觉醒来,原来夕阳已经斜斜照进深院之内。
上面反反复复写了许多晚春的景物,到此际才下了一个“愁”字,以此点出此词的基本情调。“愁梦”是春愁之梦。可见前面一大段,回环往复,写的尽是对春逝的惋惜。
“悉梦酒醒时”却接以“斜阳照深院”,诗人不过要告诉我们此时的感受:一醉醒来,斜日已经很低,一天的光景就如此悄悄地溜走;一天既是如此,一春岂不也是这样!短暂的人生就在夕阳光影之中一点点消磨净尽了。
诗人的想法不过如此而已。
整篇使用了委宛其词的手法,却不是神秘的比喻什么君臣、善恶。诗人只是巧妙地运用景物的暗示能力来烘托作品的主题,让读者细细去寻味它的含意罢了。它的艺术技巧是高明的,但它的思想却并不值得恭维。
两宋词坛中,像这样一类作品,委实不少,这是需要读者自己善于分辨、取舍的。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