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命题形式蠡测
作者:周红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规定对现代诗歌鉴赏不作要求,而对古代诗歌鉴赏则有了更高的要求:将它由第Ⅰ卷调至第Ⅱ卷,由选择题变为简答题,分值由3分变为6分。面对这一重大变化,许多师生不知所措。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索一番,就会觉得这一变更是历史的必然。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从80年代末滥觞于高考语文试卷中,90年代中后期题型固定且成为语文高考的必考项目。正像科技说明文完成其历史使命退出舞台给社科文一样,古代诗歌鉴赏题必然在几年的稳定后改变考查模式。
第一,以前的诗歌鉴赏试题不要求考生自己去鉴赏,而是让考生判定别人鉴赏的优劣,不利于选拔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第二,这些诗歌鉴赏试题的制作素材大多选自80年代末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等工具书,古人云:“诗无达诂”,专家的意见有时也很难说就是定论,命题人拿它来作为高考选拔人才的”尚方宝剑”肯定是不妥的。最近几年的高考过后,人们对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鉴赏题的批评较多,就是最好的证明;第三,诗歌鉴赏客观题的选择肢特别是错误选择肢不好编。这些错误选择肢要么考生很难挑出(正确的选择肢在风声鹤唳中很容易看成错误的,有时那些视为正确的选择肢本身就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要么考生一见明了甚至一见喷饭。如1999年高考语文试卷要求考生对杜甫的《漫成一首》进行鉴赏:“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错误选择肢是”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稍有头脑的考生都会明白“风灯”类似人们穿的”风衣”,怎么会是“江风吹打桅灯”呢?至于各地高考模拟题中的古诗鉴赏题,有不少更是笑话百出,根本达不到遴选人才的目的。而新的命题方式除了能有效克服这些不足外,还将有利于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有利于中学语文研究性、探索性学习的深入开展,有利于选拔具有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古诗鉴赏到底会怎样命题?这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无论何人命题,也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命题,都会把渗透“创新精神”、“创造意识”这两大理念作为前提。这里,我们不妨先看一看
1999年全国保送生综合测试的作文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展开议论,谈谈自己的看法。(20分)
唐代诗人杜牧曾写过一首题为《江南春》的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对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批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针对杨慎的意见,清代文学家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进行了驳斥说:“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
要求: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毫无疑问,这是一道考查考生“创新精神”及“创造意识”的好题,它能有效启发考生的联想想象,充分调出考生的知识内存,使思维敏锐的考生脱颖而出。尽管这是一道作文题,但考生完全可以将其当成一道古诗鉴赏题来作答。我们不妨将其改成以下这样一道古诗鉴赏题: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赏析题。(6分)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代翰林修编杨慎(升庵)在《升庵诗话》(卷八)里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清朝人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对杨慎的意见作了反驳:“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诗家善立题者也。”
请结合这两则评论对《江南春绝句》的一、二两句意象及意境进行合理的赏析,200字左右。
修改后的题目答题要求更加明确,操作性也变得更强了。
在明确了“创新精神”、“创造意识”是命好古诗鉴赏题的两大前提之后,我们就该思考考试专家们会如何命题的问题了。
第一,我们应该明确: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第二,由于今年是首次采用主观题的形式来检测考生的古诗鉴赏水平,题目应该不会很难(因为考生从未见过这类题型,它的实际难度并不会低)。我们估计会选一首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来作命题的材料,而这一绝句又以唐代诗人的最有可能。《语文读本》上选的古诗绝句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第三,面对一首绝句,可以要求考生赏析全篇,也可以要求考生赏析其中的一至两句“秀句”,今年应以后者最为可能。
第四,答题长度相当于早几年经常考的小作文,字数应该在200字左右,不会超过300字。
第五,欣赏文学作品难免“见仁见智”,所以人们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将古诗鉴赏用主观题的形式进行检测,让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是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一次革命,是符合文学鉴赏规律的举措。但高考命题毕竟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必须在放开手脚的同时对试题加以必要的限制,不能使考生无从下手,切入点最好小一点,以便于应考考生和阅卷教师操作。我们认为今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切入点可能是:①分析作品的整体风格,如让考生回答文本的风格是豪放还是婉约,是属于山水田园诗派还是属于边塞诗派;②由作品风格判定作者是谁;③分析诗歌的意象及意境;④分析诗歌的表现方法及表达作用,如赋、比、兴、通感、夸张、对比、象征、寄慨等。
当然,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有所偏废。笔者不揣浅陋,试拟题若干附后以作引玉之砖::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进行赏析。(6分)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东坡志林》说:“味摩诘(注:王维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结合这一评论,重点赏析这首山水诗“诗中有画“的特色。200字左右。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进行赏析。(6分)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一诗突出地描写了老渔翁顶风冒雪独钓寒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被贬到湖南永州时深感孤独的情绪。试通过对本诗意境的剖析,揭示它的深层意蕴。200字左右。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赏析题。(6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上面这首七绝中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所写。有人将其断读为一首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有人甚至将其删成一首五绝:“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请你鉴赏评价原作、改词、改诗三者意境的高下,200字左右。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玉楼春·春景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清代著名诗评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对其中的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作过如下评价:“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但同时代的著名文论家李渔却在《窥词管见》里说:“此语殊难索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你认为哪位名家的评论更符合审美法则呢?请用200字左右的篇幅作答
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碛(qì):沙漠。
(1)根据诗歌的内容判断这是一首唐诗还是宋诗,为什么?(2分)
(2)解释第一句中的“海”字。(1分)
(3)用200字左右的篇幅具体分析本诗“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及妙处。(3分)
对以上考题,考生应考要严格按照题干的要求思考答题,切勿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眼下最重要的是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系统学习一些古诗鉴赏方面的知识以备实战。
参考答案:
1.例文一:
贵在想象
某考生
我不赞成杨慎的观点,我觉得何文焕的观点是正确的,诗贵在想象。
假如用杨慎的观点,用细节分析、科学剖析的话,那么“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也不能成文啦,白发怎么能“三千丈”,“五尺”就不易啦!“一枝红杏出墙来”,春天来了,怎么才有“一枝”呢?应改为“多枝”,那么还有意境、想象可言吗?“十里蛙声出山泉”,为何光画蝌蚪就境界全出,因为画面富有想象力;“万绿丛中一点红”,为何脍炙人口,因为它对比鲜明,诗味盎然;“飞流直下三千尺”,为何流芳千古,因为它表现了瀑布雄伟壮观的气势。
诗贵在酿造想象的境界,欣赏者也要善于理解、玩味。文学与科学在形象思维方面是具有天壤之别的。
例文二:
意境是诗的灵魂
某考生
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大都是讲究意境的。短短几行古诗,名家高手往往会创造出绝妙的艺术意境。杜牧的《江南春》就是例子。“千里”、“四百八十寺”等等跨越时空的词语,给我们创造出了“江南春色”的美好境界。
然而让杨慎一改就索然无味了。倘若按照他的观点,还有诗吗?“一唱雄鸡天下白”怎么讲得通呢?“天下白”,难道没有“黑”的地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难道真是一千里路被冰覆盖?
诗贵在有意境,可以用夸张、渲染、烘托的手法。“小桥流水人家”是用名词展现的意境,“飞流直下三千尺”是用夸张描绘的风采。意境是由诗人与读者共同创造的。
2.何文焕的话说得有道理。“千里”改作“十里”,似乎更切合实际,但诗境全失。因为所谓“千里”,正极言江南地广,是指整个江南春色说的,而不是实指某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不必拘泥于见闻,可以写意中的虚景,也可以把眼前的实景和意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写。杜牧就是把自己的实感和想象揉合在一起,给我们绘出了一幅地域广袤、气象万千的江南春景图。如果像杨慎说的不用“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这两句诗写了七种意象。莺啼是从听觉上感受的,春风是从触觉上感受的,红花、绿叶、水村、山郭、酒旗,是从视觉上感受的。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景物,逼真,有立体感,容易把读者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静景动景构成对比,画面更加生动。红绿相衬,色彩十分鲜明。所有景物都和“江南春”这个规定情境相适应,统一构成意趣盎然的江南春图景。
3.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选取了最能表现鹿柴山林景象的两个细节来刻画景物特征--前两句写空山人语,用了以动写静的反衬手法,愈见空山之寂。后两句写深林夕照,突出了它的清幽。充满着恬静和空灵的诗趣。夕阳的火红与青苔的绿色,色彩鲜明,相映成趣。诗中形象具体,把鹿柴的景物描绘得有声有色,如鸣耳际,如在眼前。这不是一般的画,而是“有声画”,显示出王维画家的才能。
4.前两句通过写“千山”、“万径”,给人们展示了一幅广阔而精美的山水画卷。诗句用了“绝”和“灭”等字句,着力渲染了大雪中的净、静,使人读后产生一种寂静凄凉的感觉。后两句与前两句互相衬托,着重写雪中的动。并用“孤”、“独”、“寒”等字句,加强了前两句诗中表现的沉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了老渔翁卓然独立、孤寂无援的处境。寄托着诗人自己的精神,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表现了诗人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苦闷的精神面貌。
5.杜诗原作意境优美,状景有声有色,写人形神兼备。江南春季多雨。清明这一天常常下雨。诗中色彩鲜艳明媚的春景,几乎尽被“纷纷”细雨遮住,思亲的行人怎不“欲断魂”?“纷纷”是形容春雨,也是形容“行人”的情绪。第三句乍看平淡,但与第四句联系起来,情趣顿生。它仿佛让人看到:绵绵春雨中,牧童骑在牛背上,手指远方:“瞧,那不就是杏花村么!”改词借问的对象和内容都变了,“行人”闻讯而喜,喜而赶路,以及他那急匆匆的样子都浮现不出来了。改诗虽然保留了原来的意境。但是却减少了诗人向牧童问路的画面,情节趣味明显淡薄,与原作比大为逊色。
6.王国维的评论更符合审美法则。这两句写初春景色不直写春意,也不罗列春景,仅从“红杏枝头”取意,确实是“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它妙就妙在运用了“通感”。春景是可见的视觉范围的画面,而“闹”是听觉方面的感知,这里已将无声的画面,变成了枝繁花盛之态,又写了群鸟竞唱的情状,于是,浓郁的春意就在这喧闹的“红杏枝头”活现出来。这是把视觉艺术转换成听觉艺术表现的奇妙效果。而李渔因为对宋祁的艺术匠心缺少内在的审美心理的感应,体会不到外在的感觉器官能够互通信息,所以不懂得“闹”字的妙用。
7.(1)这是一首唐诗。因为唐代边境战事频繁,许多男子被征去戍边,故唐人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边塞诗。从这首诗所写的内容看,应该是唐代的一首边塞诗。
(2)“海”指沙漠,与岑参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中的“海”意思一致。
(3)这首边塞诗运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抒写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首句勾画了一支远征军队活动的广阔背景:雪后的天山,刺骨的寒风,浩瀚的沙漠。景物雄阔苍凉,有力烘托出了行军的环境气氛。第二句以一曲《行路难》及一个“遍”字,丰富了首句的内涵。而笛声的哀怨与环境的荒凉,更能撩起征人的惆怅和愁思。三、四句承接第二句,由笛声引出了“回首月中”的典型动作。士兵们在月光中望什么?也许是遥望永远也回不去的故乡,也许是望着笛声传来的方向,也许他们相对而视,热泪夺眶而出……全诗是一个壮阔而又悲凉的行军场景,诗中将景色、动作、声音、感情四者融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在景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对历届高考题中出现的诗歌鉴赏术语的学习和研究
高考题诗歌及题干
9.对下列古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斜。”“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相关术语及学习研究】
拟人写法、夸张写法与现代汉语提法相同,应注意如何评价其表达作用。“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等语,为主观题评价修辞手法的作用提供了借鉴。
11.对下面这首《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3分)(1994/全国卷)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
C.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相关术语及学习研究】
1、C项有渲染一词,因该项是错误项,故不作研究。
2、“含意隽永”一语,联系“用语平易”、“极富艺术感染力”来看,应该是这样的意思:用看似平淡而又耐人寻味的语言表现有深刻道理的意思。
11.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的一项是(3分)(1995/全国卷)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相关术语及学习研究】
1、“伤感”一词出现两次,联系语境,可知是“一种触景而生的,源于境遇、身世的,难以言表的忧伤情绪。
2、“设问”修辞手法与现代汉语同。
3、“慨叹”的具体对象是“绿肥红瘦”,就是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暗指作者年纪老大且身世飘零)。这是对客观现实的感慨和叹息。
4、“层层拓展、深入”,联系诗境来看:1--2句一般叙述,3--4句一问一答,感情渐起波澜,最后以设问和慨叹使感情达到高潮。所以,以抒情为主要目的的诗歌,借助变换表现手法使感情呈渐强发展,便可称之为“层层拓展、深入”。
5、“直抒胸臆”,即直接抒情。本诗无一句直接写情的句子,当然套不上。与直抒胸臆相对的往往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含蓄的表达……的感情”(如果既写景,又写情,那就兼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该叫“情景交融”了。)
题李凝幽居贾岛(1998/全国卷)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相关术语及学习研究】
1、“以响衬静”,属衬托中的反衬。从题干看来,即意在表现某事物或某意境,而以相反性质的事物或意境来与之比较。
2、“叙事和写景”,既现代汉语中的叙述和景物描写。
3、“炼字”,选择表现力强的词语。
(C项错在并不是“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漫成一首杜甫(1999/全国卷)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相关术语及学习研究】
1、“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现代汉语词典》)这就说明诗歌中景和物的描写除了抒情,还有表现境界、情调的作用。而境界、情调与作者的主观情绪密不可分,这就构成“描写景物---表现意境----抒发感情”的链条。如本诗的“月下沙滩、联拳宿鹭------安谧、和平的意境--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2、“对比”,与上首诗的“反衬”完全不同。这里的“对比”是指“动”与“静”两种地位相等的景物、环境,他们应当是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的。而“反衬”的双方则一是工具,一是目的。(此题“风灯”不是动景)
约客赵师秀(2000/全国卷)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相关术语及学习研究】
1、“细节”描写:对细小情节的描写,这种“细小情节”,一般是人的动作。
2、“渲染”,即细致的描写。
此题的四个选项中似乎没有"术语",但我在随考纲一同下发的"试题分析"中看到一些值得研究的文字.请注意用红色标出的语句:“烘托”,用解释者的话说,就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
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3、“渲染”,我前面已经说过“即细致的描写”。这里“铺写渲染……形成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一种浓重、压抑的氛围”一语,印证了“渲染”是以形成某种氛围为目的的铺写。铺写,铺排描写。
4、“直抒胸臆”,前面已经说过,这里不再赘述。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2001/全国卷)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含远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写了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相关术语及学习研究】
第8题要求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选项应是C。诗首联中“楚江微雨里”点出了“雨”,同时一个“里”字也暗示作者正身历其间;“建业暮钟时”的“暮钟”点明了黄昏时分,因佛寺中有早晚撞钟、击鼓以报时间的习俗,所谓“晨钟暮鼓”。“楚江”“建业”(今南京市)均为送别之地。由此可见,本题A项的赏析是恰当的。
这首诗的第二联中“漠漠”是“密布”的意思,细雨密布在帆上,帆变湿而重;“冥冥”是“迷漫”的意思,微雨迷漫,飞鸟在雨中翅膀沾雨所以飞翔起来就较为困难。第三联中“深”“远”两字更着意地渲染了一种细雨迷濛的景色。“海门”在诗中是指内河通海处,即海口,从建业东望海口处,自然深不可见;加上细雨纷飞,故只能是朦朦胧胧;“浦树”指江岸之树,远远望去,它们在霏霏细雨之中显得很湿润。这两联诗勾勒出了一幅极富立体感的画面,而且整幅画面笼罩在微雨濛濛之中。可见B项的赏析也是恰当的。
这首诗采用了一种烘托的方法,除了诗的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没有直接写雨,而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船上的布帆变得重了,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天灰蒙蒙的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而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读着这些句子,我们就会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的细雨。这种手法无疑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力。因此,本题D项的赏析也是恰当的。
本诗尾联中的“散丝”即雨丝,晋张协《杂诗·金风扇素节》有“腾云似涌云,密雨如散丝”句。经过前面的铺写渲染,至此已经形成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一种浓重、压抑的氛围,诗人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相送情无限,沾衣比散丝。”这里用了一个“比”字,将离别之泪与雨丝融在一起。前文写离别之情都还十分含蓄,将离愁别绪寓于景中,这时却再已控制不住,诗人的离别愁绪喷涌而出,改含蓄地表达送别之情为直抒胸臆。而C项的赏析中却说这首诗“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显然不太恰当。所以C项的赏析是不恰当的。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
倦夜
[唐]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冲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①。
[注]①徂(Cú):过去。
【练习】
1、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倦”意的?
【参考答案】
1、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是直抒胸臆。忧国忧民,报国无门。
2、自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身倦;诗人心事重重,彻夜难眠,心倦。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
【练习】
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你认为这两句诗高妙吗?为什么?(限50字以内)
【参考答案】
(主要看对表达技巧的赏析):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如闻雨声,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联想与想象生出清凉,足以消暑。2、自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身倦;诗人心事重重,彻夜难眠,心倦。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练习】
1、诗人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这
个变化的?
2、《唐宋诗醇》称白居易的《村夜》:“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你认为这样的评价合理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孤独寂寞——想排遣烦闷——由于惊喜而忘了孤寂。诗人借景物的变换写出感情的变化。
2、合理。本诗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乡村秋夜的凄清和村外田野月光朗照的优美,用自然景物的变换来体现诗人情感的变化,写得不着痕迹,朴实无华,余味无穷。
蜀中九日登高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①从北地来?
[注]①那:奈何,为什么。
【练习】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为什么?
【参考答案】
很妙。因为抒发佳节思亲的感情;不得北归,偏要南来,形成对比;无理之问烘托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①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①广陵:今扬州。
【练习】
清人孙洙誉在评价这首诗时,对“烟花三月下扬州”极为推崇,认为它是“千古丽句”。你同意他的评价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同意。因为“烟花三月下扬州”不仅再现了暮春时节,繁花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意境优美,文字绮丽。
喜见外弟①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②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③道,秋山又几重。
[注]①外弟:表弟。②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③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练习】
“别来沧海事”中的“沧海事”是什么意思?作者是怎样来表现见到外弟的“喜”的?
【参考答案】
“沧海事”化用沧海桑田的典故,表现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也流露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见到外弟的“喜”是通过从久别,到重逢,到长时间的叙旧来表现的。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练习】
1、有人认为“桂花”一词,有点题之妙,你同意吗?作简要说明。
2、《全唐诗》在收录这首诗时将末句的“落”字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现力?
【参考答案】
1、桂花既可指庭院中的桂树,又可指传说中的月亮上的桂树,这就暗写了诗人在望月,从而表现了更丰富的美的联想。因而“桂花”有点题之妙。
2、“落”字更有表现力,它能给人以动的形象,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寄全椒①山中道士
[唐]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②。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①全椒:县名,在安徽东部。②煮白石:道家有“煮五石英法”,在农历九月初九,将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和白石英放进锅里熬煮。
【练习】
苏东坡很爱这首诗,对“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极为推崇,并用其韵而仿写。你能说说苏东坡推崇的原因吗?
【参考答案】
因为“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很好地将形象和情感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情韵深长、耐人寻味的意境:秋风萧瑟,满山落叶、全无人迹,诗人想到了道士们的清苦,对朋友的关怀;而路径难寻,无以对朋友慰藉而惆怅、无可奈何,而自己在清冷中的寂寞之情也无从消解。形象和情感就这样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的。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练习】
有人评价这首诗时,认为全诗抒情重心在第二句的“客愁新”三字上,你同意这一看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诗的起句,为愁思作暗示,此时最易惹动游子的是思乡情绪。接着以“新”字写愁绪之陡生。后两句写景均是由“客愁新”三字生发出来,诗人以暮天能将孤树压低的夸张笔法,写出内心的压抑心情,不见亲人的凄凉之情。以“月近人”写月很懂得诗人的乡愁不可释,乡思不可绝,为之解脱,后两句渗透着诗人强烈感情色彩。全诗抒情重心在第二句的“客愁新”三字上.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菁苔上。
【练习】
①苏轼评论王维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试结合本诗作简要的分析。②本诗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什么,试作简要的分析。
【参考答案】①前两句虽不见空山中有他人,但不见人中感受到有人的活动,同时“空山不见人”,写出了山林的幽静。后两句写光返深林,复照青苔,是画卷中的主人公所见之景。两者结合,便是一幅绝好的人景相依的图画。
②本诗的艺术手法是反衬,诗人所要描写的中心内容是“幽寂”,前两句,诗人写山中“不见人”,山只是一座“空”山,接着一声“人语响”,划破了这一分山林的幽静,这样的手法便是反衬。同样,后两句诗人目的是写深林中的幽暗景色,即突出写“青苔上”的“幽”景。但他不是直接描写整座山林的漆黑,而是让一缕浅明的阳光投进林深之处,还照在青苔之上,这样给读者的感觉便是,明者自明,幽处自幽,而且经此明者的比照,幽处就显得更幽了。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练习】
有诗评者把这首诗与李白、王昌龄的七言绝句相提并论。有人认为本诗的主旨在诗的末句“望乡”两字,你同意吗?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本诗的主题是“望乡”。“回乐峰”、“受降城”这两处具有特殊意义的地名,突出征战之苦和思乡之切。末句的感染力很强,“一夜”“尽”从时间、空间上,指出征人无时不在望乡,无人不在望乡。诗以萧瑟荒凉的景色,平添乡愁,再以最后一句“尽望乡”来传递军士征人久居边疆的深深思乡情怀。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1)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唐晋王李恭为润州刺史(州治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时改为芙蓉楼。遗址在今镇江市。辛渐:作者的友人,生平不详。原诗两首,这是第一首。
【练习】
王昌龄被称为唐朝的“七绝圣手”他的七绝写得深情幽怨,含蕴无穷,为世人所推崇。这首诗是送别之作,但写送别之意不在“别”字,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前两句凄风苦雨式的描写,是诗人险恶处境的形象化表现,寒雨孤山是险恶处境的艺术化体现:寒雨即社会上的流言蜚语,孤山即自己的势单力薄。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现了自己情操志向之高洁,而重不在“别”字上,最后两句深华了主题,诗人的人格带入了至高境界。
八月十二夜诚斋望月
[宋]杨万里
才近中秋月已清,
鸦青幕挂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
元不粘天独自行。
【练习】
前人评价杨万里的诗,都认为他讲究“活法”,所谓“活法”就是用自己的眼和手,将活泼泼的自然风景和生活场景捕捉到笔底来加以表现。结合这首诗,谈谈杨万里诗是如何讲究“活法”的?
【参考答案】
本诗选择了月夜晴空这一自然风景,描写了鸦青色的苍穹和冰色的明月,在色彩上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创造了优美而冷清、光明而幽雅的境界;诗人接着跳脱对这一景致的描写,而转入想象明月无所附丽,独自运行,由此月夜晴空的境界全出。诗人就是这样将活泼泼的自然风景捕捉到笔底来加以表现。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进一步加强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明确规定对现代诗歌鉴赏不作要求,而对古代诗歌鉴赏则有了更高的要求:将它由第Ⅰ卷调至第Ⅱ卷,由选择题变为简答题,分值由3分变为6分。面对这一重大变化,许多师生不知所措。其实,只要我们静下心来认真思索一番,就会觉得这一变更是历史的必然。
古代诗歌鉴赏试题从80年代末滥觞于高考语文试卷中,90年代中后期题型固定且成为语文高考的必考项目。正像科技说明文完成其历史使命退出舞台给社科文一样,古代诗歌鉴赏题必然在几年的稳定后改变考查模式。
第一,以前的诗歌鉴赏试题不要求考生自己去鉴赏,而是让考生判定别人鉴赏的优劣,不利于选拔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第二,这些诗歌鉴赏试题的制作素材大多选自80年代末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唐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等工具书,古人云:“诗无达诂”,专家的意见有时也很难说就是定论,命题人拿它来作为高考选拔人才的”尚方宝剑”肯定是不妥的。最近几年的高考过后,人们对古代诗歌和现代诗歌鉴赏题的批评较多,就是最好的证明;第三,诗歌鉴赏客观题的选择肢特别是错误选择肢不好编。这些错误选择肢要么考生很难挑出(正确的选择肢在风声鹤唳中很容易看成错误的,有时那些视为正确的选择肢本身就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要么考生一见明了甚至一见喷饭。如1999年高考语文试卷要求考生对杜甫的《漫成一首》进行鉴赏:“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错误选择肢是”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稍有头脑的考生都会明白“风灯”类似人们穿的”风衣”,怎么会是“江风吹打桅灯”呢?至于各地高考模拟题中的古诗鉴赏题,有不少更是笑话百出,根本达不到遴选人才的目的。而新的命题方式除了能有效克服这些不足外,还将有利于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方法的进一步改进,有利于中学语文研究性、探索性学习的深入开展,有利于选拔具有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古诗鉴赏到底会怎样命题?这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无论何人命题,也无论采用何种形式命题,都会把渗透“创新精神”、“创造意识”这两大理念作为前提。这里,我们不妨先看一看
1999年全国保送生综合测试的作文题:
1.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展开议论,谈谈自己的看法。(20分)
唐代诗人杜牧曾写过一首题为《江南春》的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对这首诗,明代的文学家杨慎在《升庵诗话》中批评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针对杨慎的意见,清代文学家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进行了驳斥说:“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
要求: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
毫无疑问,这是一道考查考生“创新精神”及“创造意识”的好题,它能有效启发考生的联想想象,充分调出考生的知识内存,使思维敏锐的考生脱颖而出。尽管这是一道作文题,但考生完全可以将其当成一道古诗鉴赏题来作答。我们不妨将其改成以下这样一道古诗鉴赏题: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赏析题。(6分)
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代翰林修编杨慎(升庵)在《升庵诗话》(卷八)里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清朝人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对杨慎的意见作了反驳:“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诗家善立题者也。”
请结合这两则评论对《江南春绝句》的一、二两句意象及意境进行合理的赏析,200字左右。
修改后的题目答题要求更加明确,操作性也变得更强了。
在明确了“创新精神”、“创造意识”是命好古诗鉴赏题的两大前提之后,我们就该思考考试专家们会如何命题的问题了。
第一,我们应该明确:古代诗歌的考查主要包括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所谓初步鉴赏指的是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作概要的赏析,无需引经据典,也不需要拿试卷以外的作品进行比较,只需对作品本身的特点进行鉴赏。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
第二,由于今年是首次采用主观题的形式来检测考生的古诗鉴赏水平,题目应该不会很难(因为考生从未见过这类题型,它的实际难度并不会低)。我们估计会选一首五言绝句或七言绝句来作命题的材料,而这一绝句又以唐代诗人的最有可能。《语文读本》上选的古诗绝句我们可以重点关注一下。
第三,面对一首绝句,可以要求考生赏析全篇,也可以要求考生赏析其中的一至两句“秀句”,今年应以后者最为可能。
第四,答题长度相当于早几年经常考的小作文,字数应该在200字左右,不会超过300字。
第五,欣赏文学作品难免“见仁见智”,所以人们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将古诗鉴赏用主观题的形式进行检测,让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同的见解,这是在新的语文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一次革命,是符合文学鉴赏规律的举措。但高考命题毕竟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必须在放开手脚的同时对试题加以必要的限制,不能使考生无从下手,切入点最好小一点,以便于应考考生和阅卷教师操作。我们认为今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命题的切入点可能是:①分析作品的整体风格,如让考生回答文本的风格是豪放还是婉约,是属于山水田园诗派还是属于边塞诗派;②由作品风格判定作者是谁;③分析诗歌的意象及意境;④分析诗歌的表现方法及表达作用,如赋、比、兴、通感、夸张、对比、象征、寄慨等。
当然,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在命题上可以就某一方面提出设问,也可以是综合要求,也可能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结合起来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不能有所偏废。笔者不揣浅陋,试拟题若干附后以作引玉之砖::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进行赏析。(6分)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东坡志林》说:“味摩诘(注:王维字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请结合这一评论,重点赏析这首山水诗“诗中有画“的特色。200字左右。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进行赏析。(6分)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一诗突出地描写了老渔翁顶风冒雪独钓寒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被贬到湖南永州时深感孤独的情绪。试通过对本诗意境的剖析,揭示它的深层意蕴。200字左右。
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赏析题。(6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上面这首七绝中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所写。有人将其断读为一首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还有人甚至将其删成一首五绝:“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请你鉴赏评价原作、改词、改诗三者意境的高下,200字左右。
6.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玉楼春·春景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清代著名诗评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对其中的名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作过如下评价:“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但同时代的著名文论家李渔却在《窥词管见》里说:“此语殊难索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余实未之见也。“你认为哪位名家的评论更符合审美法则呢?请用200字左右的篇幅作答
7.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碛(qì):沙漠。
(1)根据诗歌的内容判断这是一首唐诗还是宋诗,为什么?(2分)
(2)解释第一句中的“海”字。(1分)
(3)用200字左右的篇幅具体分析本诗“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及妙处。(3分)
对以上考题,考生应考要严格按照题干的要求思考答题,切勿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眼下最重要的是在老师的具体指导下,系统学习一些古诗鉴赏方面的知识以备实战。
参考答案:
1.例文一:
贵在想象
某考生
我不赞成杨慎的观点,我觉得何文焕的观点是正确的,诗贵在想象。
假如用杨慎的观点,用细节分析、科学剖析的话,那么“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也不能成文啦,白发怎么能“三千丈”,“五尺”就不易啦!“一枝红杏出墙来”,春天来了,怎么才有“一枝”呢?应改为“多枝”,那么还有意境、想象可言吗?“十里蛙声出山泉”,为何光画蝌蚪就境界全出,因为画面富有想象力;“万绿丛中一点红”,为何脍炙人口,因为它对比鲜明,诗味盎然;“飞流直下三千尺”,为何流芳千古,因为它表现了瀑布雄伟壮观的气势。
诗贵在酿造想象的境界,欣赏者也要善于理解、玩味。文学与科学在形象思维方面是具有天壤之别的。
例文二:
意境是诗的灵魂
某考生
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大都是讲究意境的。短短几行古诗,名家高手往往会创造出绝妙的艺术意境。杜牧的《江南春》就是例子。“千里”、“四百八十寺”等等跨越时空的词语,给我们创造出了“江南春色”的美好境界。
然而让杨慎一改就索然无味了。倘若按照他的观点,还有诗吗?“一唱雄鸡天下白”怎么讲得通呢?“天下白”,难道没有“黑”的地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难道真是一千里路被冰覆盖?
诗贵在有意境,可以用夸张、渲染、烘托的手法。“小桥流水人家”是用名词展现的意境,“飞流直下三千尺”是用夸张描绘的风采。意境是由诗人与读者共同创造的。
2.何文焕的话说得有道理。“千里”改作“十里”,似乎更切合实际,但诗境全失。因为所谓“千里”,正极言江南地广,是指整个江南春色说的,而不是实指某处景色。诗人描写景物,不必拘泥于见闻,可以写意中的虚景,也可以把眼前的实景和意中的虚景结合起来写。杜牧就是把自己的实感和想象揉合在一起,给我们绘出了一幅地域广袤、气象万千的江南春景图。如果像杨慎说的不用“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这两句诗写了七种意象。莺啼是从听觉上感受的,春风是从触觉上感受的,红花、绿叶、水村、山郭、酒旗,是从视觉上感受的。从不同的角度来刻画景物,逼真,有立体感,容易把读者带到作品的艺术境界之中。静景动景构成对比,画面更加生动。红绿相衬,色彩十分鲜明。所有景物都和“江南春”这个规定情境相适应,统一构成意趣盎然的江南春图景。
3.作者通过仔细的观察,选取了最能表现鹿柴山林景象的两个细节来刻画景物特征--前两句写空山人语,用了以动写静的反衬手法,愈见空山之寂。后两句写深林夕照,突出了它的清幽。充满着恬静和空灵的诗趣。夕阳的火红与青苔的绿色,色彩鲜明,相映成趣。诗中形象具体,把鹿柴的景物描绘得有声有色,如鸣耳际,如在眼前。这不是一般的画,而是“有声画”,显示出王维画家的才能。
4.前两句通过写“千山”、“万径”,给人们展示了一幅广阔而精美的山水画卷。诗句用了“绝”和“灭”等字句,着力渲染了大雪中的净、静,使人读后产生一种寂静凄凉的感觉。后两句与前两句互相衬托,着重写雪中的动。并用“孤”、“独”、“寒”等字句,加强了前两句诗中表现的沉寂清冷的气氛,表现了老渔翁卓然独立、孤寂无援的处境。寄托着诗人自己的精神,是诗人自身的写照,表现了诗人革新失败后不屈而又孤独、苦闷的精神面貌。
5.杜诗原作意境优美,状景有声有色,写人形神兼备。江南春季多雨。清明这一天常常下雨。诗中色彩鲜艳明媚的春景,几乎尽被“纷纷”细雨遮住,思亲的行人怎不“欲断魂”?“纷纷”是形容春雨,也是形容“行人”的情绪。第三句乍看平淡,但与第四句联系起来,情趣顿生。它仿佛让人看到:绵绵春雨中,牧童骑在牛背上,手指远方:“瞧,那不就是杏花村么!”改词借问的对象和内容都变了,“行人”闻讯而喜,喜而赶路,以及他那急匆匆的样子都浮现不出来了。改诗虽然保留了原来的意境。但是却减少了诗人向牧童问路的画面,情节趣味明显淡薄,与原作比大为逊色。
6.王国维的评论更符合审美法则。这两句写初春景色不直写春意,也不罗列春景,仅从“红杏枝头”取意,确实是“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它妙就妙在运用了“通感”。春景是可见的视觉范围的画面,而“闹”是听觉方面的感知,这里已将无声的画面,变成了枝繁花盛之态,又写了群鸟竞唱的情状,于是,浓郁的春意就在这喧闹的“红杏枝头”活现出来。这是把视觉艺术转换成听觉艺术表现的奇妙效果。而李渔因为对宋祁的艺术匠心缺少内在的审美心理的感应,体会不到外在的感觉器官能够互通信息,所以不懂得“闹”字的妙用。
7.(1)这是一首唐诗。因为唐代边境战事频繁,许多男子被征去戍边,故唐人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边塞诗。从这首诗所写的内容看,应该是唐代的一首边塞诗。
(2)“海”指沙漠,与岑参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中的“海”意思一致。
(3)这首边塞诗运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抒写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首句勾画了一支远征军队活动的广阔背景:雪后的天山,刺骨的寒风,浩瀚的沙漠。景物雄阔苍凉,有力烘托出了行军的环境气氛。第二句以一曲《行路难》及一个“遍”字,丰富了首句的内涵。而笛声的哀怨与环境的荒凉,更能撩起征人的惆怅和愁思。三、四句承接第二句,由笛声引出了“回首月中”的典型动作。士兵们在月光中望什么?也许是遥望永远也回不去的故乡,也许是望着笛声传来的方向,也许他们相对而视,热泪夺眶而出……全诗是一个壮阔而又悲凉的行军场景,诗中将景色、动作、声音、感情四者融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在景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对历届高考题中出现的诗歌鉴赏术语的学习和研究
高考题诗歌及题干
9.对下列古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说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斜。”“合”、“斜”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用“知”、“潜”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
C.“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蒸”、“波撼”是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
D.“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了拟人的手法。
【相关术语及学习研究】
拟人写法、夸张写法与现代汉语提法相同,应注意如何评价其表达作用。“是拟人写法,把绿树、青山写得有人的感情”、“把春雨人格化,写成有知觉、有灵性的东西”、“夸张的写法,突出了洞庭湖的雄伟气势”等语,为主观题评价修辞手法的作用提供了借鉴。
11.对下面这首《菊花》诗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3分)(1994/全国卷)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A.第一句写丛丛秋菊围着房舍,仿佛是陶渊明的家。
B.第二句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
C.三、四两句由描写转入议论,突出渲染了菊花的高洁气质。
D.全诗用语平易,没有刻意求工,却含意隽永,极富艺术感染力。
【相关术语及学习研究】
1、C项有渲染一词,因该项是错误项,故不作研究。
2、“含意隽永”一语,联系“用语平易”、“极富艺术感染力”来看,应该是这样的意思:用看似平淡而又耐人寻味的语言表现有深刻道理的意思。
11.对李清照《如梦令》一词分析的一项是(3分)(1995/全国卷)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A.“不消”表面是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相关术语及学习研究】
1、“伤感”一词出现两次,联系语境,可知是“一种触景而生的,源于境遇、身世的,难以言表的忧伤情绪。
2、“设问”修辞手法与现代汉语同。
3、“慨叹”的具体对象是“绿肥红瘦”,就是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暗指作者年纪老大且身世飘零)。这是对客观现实的感慨和叹息。
4、“层层拓展、深入”,联系诗境来看:1--2句一般叙述,3--4句一问一答,感情渐起波澜,最后以设问和慨叹使感情达到高潮。所以,以抒情为主要目的的诗歌,借助变换表现手法使感情呈渐强发展,便可称之为“层层拓展、深入”。
5、“直抒胸臆”,即直接抒情。本诗无一句直接写情的句子,当然套不上。与直抒胸臆相对的往往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含蓄的表达……的感情”(如果既写景,又写情,那就兼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该叫“情景交融”了。)
题李凝幽居贾岛(1998/全国卷)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相关术语及学习研究】
1、“以响衬静”,属衬托中的反衬。从题干看来,即意在表现某事物或某意境,而以相反性质的事物或意境来与之比较。
2、“叙事和写景”,既现代汉语中的叙述和景物描写。
3、“炼字”,选择表现力强的词语。
(C项错在并不是“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漫成一首杜甫(1999/全国卷)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相关术语及学习研究】
1、“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现代汉语词典》)这就说明诗歌中景和物的描写除了抒情,还有表现境界、情调的作用。而境界、情调与作者的主观情绪密不可分,这就构成“描写景物---表现意境----抒发感情”的链条。如本诗的“月下沙滩、联拳宿鹭------安谧、和平的意境--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2、“对比”,与上首诗的“反衬”完全不同。这里的“对比”是指“动”与“静”两种地位相等的景物、环境,他们应当是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的。而“反衬”的双方则一是工具,一是目的。(此题“风灯”不是动景)
约客赵师秀(2000/全国卷)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相关术语及学习研究】
1、“细节”描写:对细小情节的描写,这种“细小情节”,一般是人的动作。
2、“渲染”,即细致的描写。
此题的四个选项中似乎没有"术语",但我在随考纲一同下发的"试题分析"中看到一些值得研究的文字.请注意用红色标出的语句:“烘托”,用解释者的话说,就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
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3、“渲染”,我前面已经说过“即细致的描写”。这里“铺写渲染……形成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一种浓重、压抑的氛围”一语,印证了“渲染”是以形成某种氛围为目的的铺写。铺写,铺排描写。
4、“直抒胸臆”,前面已经说过,这里不再赘述。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2001/全国卷)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含远滋。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两句写了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相关术语及学习研究】
第8题要求选出赏析“不恰当的一项”,选项应是C。诗首联中“楚江微雨里”点出了“雨”,同时一个“里”字也暗示作者正身历其间;“建业暮钟时”的“暮钟”点明了黄昏时分,因佛寺中有早晚撞钟、击鼓以报时间的习俗,所谓“晨钟暮鼓”。“楚江”“建业”(今南京市)均为送别之地。由此可见,本题A项的赏析是恰当的。
这首诗的第二联中“漠漠”是“密布”的意思,细雨密布在帆上,帆变湿而重;“冥冥”是“迷漫”的意思,微雨迷漫,飞鸟在雨中翅膀沾雨所以飞翔起来就较为困难。第三联中“深”“远”两字更着意地渲染了一种细雨迷濛的景色。“海门”在诗中是指内河通海处,即海口,从建业东望海口处,自然深不可见;加上细雨纷飞,故只能是朦朦胧胧;“浦树”指江岸之树,远远望去,它们在霏霏细雨之中显得很湿润。这两联诗勾勒出了一幅极富立体感的画面,而且整幅画面笼罩在微雨濛濛之中。可见B项的赏析也是恰当的。
这首诗采用了一种烘托的方法,除了诗的首句提到“微雨”以外,下面都没有直接写雨,而是通过别的事物把雨写出来:船上的布帆变得重了,鸟儿飞得不那么轻巧了,天灰蒙蒙的一片,远处都看不真切,而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读着这些句子,我们就会感到,在船帆上,鸟羽上,在天际,在大树上,全都是蒙蒙的细雨。这种手法无疑增强了诗歌的表达力。因此,本题D项的赏析也是恰当的。
本诗尾联中的“散丝”即雨丝,晋张协《杂诗·金风扇素节》有“腾云似涌云,密雨如散丝”句。经过前面的铺写渲染,至此已经形成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一种浓重、压抑的氛围,诗人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不禁潸然泪下:“相送情无限,沾衣比散丝。”这里用了一个“比”字,将离别之泪与雨丝融在一起。前文写离别之情都还十分含蓄,将离愁别绪寓于景中,这时却再已控制不住,诗人的离别愁绪喷涌而出,改含蓄地表达送别之情为直抒胸臆。而C项的赏析中却说这首诗“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显然不太恰当。所以C项的赏析是不恰当的。本题的正确选项是C。
倦夜
[唐]杜甫
竹凉侵卧内,野月满庭隅。
冲露成涓滴,稀星乍有无。
暗飞萤自照,水宿鸟相呼。
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①。
[注]①徂(Cú):过去。
【练习】
1、从抒情方式看,前六句和后两句的抒情方式有什么不同?“万事干戈里,空悲清夜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诗歌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体现“倦”意的?
【参考答案】
1、前六句是借景抒情,后两句是直抒胸臆。忧国忧民,报国无门。
2、自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身倦;诗人心事重重,彻夜难眠,心倦。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销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诗人任杭州刺史的次年。江楼,也称望海楼。
【练习】
苏轼说“白公晚年诗极高妙”,“‘风吹古木睛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此少时所不到也”。你认为这两句诗高妙吗?为什么?(限50字以内)
【参考答案】
(主要看对表达技巧的赏析):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如闻雨声,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联想与想象生出清凉,足以消暑。2、自月升到月落,诗人不曾合眼,身倦;诗人心事重重,彻夜难眠,心倦。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练习】
1、诗人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首诗是怎样表达这
个变化的?
2、《唐宋诗醇》称白居易的《村夜》:“一味真朴,不假妆点,自具苍老之致,七绝中之近古者。”你认为这样的评价合理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1、孤独寂寞——想排遣烦闷——由于惊喜而忘了孤寂。诗人借景物的变换写出感情的变化。
2、合理。本诗采用白描手法,描写了乡村秋夜的凄清和村外田野月光朗照的优美,用自然景物的变换来体现诗人情感的变化,写得不着痕迹,朴实无华,余味无穷。
蜀中九日登高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①从北地来?
[注]①那:奈何,为什么。
【练习】
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读之,初似常语,久而自知其妙。”你认为这两句妙不妙?为什么?
【参考答案】
很妙。因为抒发佳节思亲的感情;不得北归,偏要南来,形成对比;无理之问烘托真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①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①广陵:今扬州。
【练习】
清人孙洙誉在评价这首诗时,对“烟花三月下扬州”极为推崇,认为它是“千古丽句”。你同意他的评价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同意。因为“烟花三月下扬州”不仅再现了暮春时节,繁花之地的迷人景色,而且也透露了时代气氛。意境优美,文字绮丽。
喜见外弟①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②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③道,秋山又几重。
[注]①外弟:表弟。②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③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练习】
“别来沧海事”中的“沧海事”是什么意思?作者是怎样来表现见到外弟的“喜”的?
【参考答案】
“沧海事”化用沧海桑田的典故,表现了十年间个人、亲友、社会的种种变化,也流露了作者对社会动乱的无限感慨。见到外弟的“喜”是通过从久别,到重逢,到长时间的叙旧来表现的。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练习】
1、有人认为“桂花”一词,有点题之妙,你同意吗?作简要说明。
2、《全唐诗》在收录这首诗时将末句的“落”字作“在”字,你认为哪一个更有表现力?
【参考答案】
1、桂花既可指庭院中的桂树,又可指传说中的月亮上的桂树,这就暗写了诗人在望月,从而表现了更丰富的美的联想。因而“桂花”有点题之妙。
2、“落”字更有表现力,它能给人以动的形象,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而“在”就没有这样的艺术效果。
寄全椒①山中道士
[唐]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②。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①全椒:县名,在安徽东部。②煮白石:道家有“煮五石英法”,在农历九月初九,将薤白、黑芝麻、白蜜、山泉水和白石英放进锅里熬煮。
【练习】
苏东坡很爱这首诗,对“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极为推崇,并用其韵而仿写。你能说说苏东坡推崇的原因吗?
【参考答案】
因为“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很好地将形象和情感结合在一起,构成了情韵深长、耐人寻味的意境:秋风萧瑟,满山落叶、全无人迹,诗人想到了道士们的清苦,对朋友的关怀;而路径难寻,无以对朋友慰藉而惆怅、无可奈何,而自己在清冷中的寂寞之情也无从消解。形象和情感就这样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的。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练习】
有人评价这首诗时,认为全诗抒情重心在第二句的“客愁新”三字上,你同意这一看法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
诗的起句,为愁思作暗示,此时最易惹动游子的是思乡情绪。接着以“新”字写愁绪之陡生。后两句写景均是由“客愁新”三字生发出来,诗人以暮天能将孤树压低的夸张笔法,写出内心的压抑心情,不见亲人的凄凉之情。以“月近人”写月很懂得诗人的乡愁不可释,乡思不可绝,为之解脱,后两句渗透着诗人强烈感情色彩。全诗抒情重心在第二句的“客愁新”三字上.
鹿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菁苔上。
【练习】
①苏轼评论王维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试结合本诗作简要的分析。②本诗的表现手法主要是什么,试作简要的分析。
【参考答案】①前两句虽不见空山中有他人,但不见人中感受到有人的活动,同时“空山不见人”,写出了山林的幽静。后两句写光返深林,复照青苔,是画卷中的主人公所见之景。两者结合,便是一幅绝好的人景相依的图画。
②本诗的艺术手法是反衬,诗人所要描写的中心内容是“幽寂”,前两句,诗人写山中“不见人”,山只是一座“空”山,接着一声“人语响”,划破了这一分山林的幽静,这样的手法便是反衬。同样,后两句诗人目的是写深林中的幽暗景色,即突出写“青苔上”的“幽”景。但他不是直接描写整座山林的漆黑,而是让一缕浅明的阳光投进林深之处,还照在青苔之上,这样给读者的感觉便是,明者自明,幽处自幽,而且经此明者的比照,幽处就显得更幽了。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练习】
有诗评者把这首诗与李白、王昌龄的七言绝句相提并论。有人认为本诗的主旨在诗的末句“望乡”两字,你同意吗?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本诗的主题是“望乡”。“回乐峰”、“受降城”这两处具有特殊意义的地名,突出征战之苦和思乡之切。末句的感染力很强,“一夜”“尽”从时间、空间上,指出征人无时不在望乡,无人不在望乡。诗以萧瑟荒凉的景色,平添乡愁,再以最后一句“尽望乡”来传递军士征人久居边疆的深深思乡情怀。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1)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唐晋王李恭为润州刺史(州治在今江苏省镇江市)时改为芙蓉楼。遗址在今镇江市。辛渐:作者的友人,生平不详。原诗两首,这是第一首。
【练习】
王昌龄被称为唐朝的“七绝圣手”他的七绝写得深情幽怨,含蕴无穷,为世人所推崇。这首诗是送别之作,但写送别之意不在“别”字,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前两句凄风苦雨式的描写,是诗人险恶处境的形象化表现,寒雨孤山是险恶处境的艺术化体现:寒雨即社会上的流言蜚语,孤山即自己的势单力薄。诗中“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现了自己情操志向之高洁,而重不在“别”字上,最后两句深华了主题,诗人的人格带入了至高境界。
八月十二夜诚斋望月
[宋]杨万里
才近中秋月已清,
鸦青幕挂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
元不粘天独自行。
【练习】
前人评价杨万里的诗,都认为他讲究“活法”,所谓“活法”就是用自己的眼和手,将活泼泼的自然风景和生活场景捕捉到笔底来加以表现。结合这首诗,谈谈杨万里诗是如何讲究“活法”的?
【参考答案】
本诗选择了月夜晴空这一自然风景,描写了鸦青色的苍穹和冰色的明月,在色彩上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效果,创造了优美而冷清、光明而幽雅的境界;诗人接着跳脱对这一景致的描写,而转入想象明月无所附丽,独自运行,由此月夜晴空的境界全出。诗人就是这样将活泼泼的自然风景捕捉到笔底来加以表现。
展开全文
APP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