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荷花添诗情

    荷花,又名藕花、莲花、芙蕖、芙蓉、菡萏、芰荷,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水生植物。她有袅娜可爱的茎叶,有娇嫩别致的花果,有沁人心脾的清香。荷花是古诗词中的常客,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都咏叹过她。

诗人写荷花,大多都是惊叹于她的清姿素容,赞扬其美丽端庄,并将其形诸笔端。脍炙人口的当属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歌最后两句,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无边无际的莲叶仿佛与天穹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这样,诗人通过对荷花的描摹,让读者真实地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荷花“落户”古诗词,表达更多的是其外形背后的意义。诗人通过她的“君子”形象,凸显自己高洁傲岸的品格。

战国时期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从字面上来理解,这句诗的意思是把莲和菱的梗叶连缀起来用来做上衣,把荷莲的梗叶连缀起来用来做下衣。其实,诗人这样描写自己的一身“异服”,却有着深刻的隐喻。他以荷花自喻,鲜明地表达出自己洁身自好的操守和卓尔不群、特立独行的个性。

宋代诗人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这样写荷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里,作者对莲花高洁的形象极尽铺排描绘之能事,首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写出了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其次,“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写出了荷花挺直、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再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写出了莲的凛然不可侵犯。文章托物言志,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了君子的美德,表达了自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亭亭玉立的荷花容易让人产生遐想。因此,诗人往往用她来比喻女子的美貌或纯洁无暇的爱情。如朱自清在他的散文《荷塘月色》中引用过的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诗中,莲子佳人,相映成画,“莲”与“怜”谐音,“莲心”即“怜心”,怜爱之心,相爱之情。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悠悠思念和纯洁爱情寓于莲子之中,让人感叹不已。

       同时,诗人还借助荷花的美好形象来营造一种美好境界。唐代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在《山居秋暝》中写道:“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诗人只听见竹林中的喧闹而不见其人,只见到莲株的摇动而不见行舟,这样,竹林和莲丛的茂密幽深便在头脑中悠然而生,这是何等动人的景象,又是一幅多么美好、纯净的生活画面,翠竹、青莲,既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又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

       当然,如同水有盈枯、月有圆缺一样,荷花也有开败的景象。有的诗人匠心独运,借败荷的形象营造一种衰败意象,表示对逝去光阴的叹息之情。如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一句“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自己的情怀。营造出一种凄美意境,形象地表达了青春易逝、红颜易老的感叹。败荷带给人一种令人悸动的颓废之美,让人怅然若失,徒添一丝无奈。

千娇百媚的荷花,在不同诗人笔下有着不同的神韵,蕴含着万种风情,引领着读者徜徉其中,流连忘返。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