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屦——缝衣女子的哀叹

葛屦——缝衣女子的哀叹

  【原文】

  纠纠葛屦(1),

  可以履霜。

  掺掺女手(2),

  可以缝裳。

  要之襋之(3),

  好人服之。

  好人提提(4),

  宛然左辟(5)。

  佩其象揥(6),

  维是褊心(7)。

  是以为刺(8)。

  【注释】

  (1)纠纠:缭缭,缠绕,纠结交错。葛屦(jù):指夏天所穿葛绳编制的鞋。

  (2)掺掺(shān):同“纤纤”,形容女子的手很柔弱纤细。

  (3)要(yāo):腰,作动词。一说钮襻。襋(jí):衣领,作动词。

  (4)好人:美人,此指富家的女主人。提提(shí):同“媞媞”,安舒貌。

  (5)宛然:回转貌。辟(bì):同“避”。左辟即左避。

  (6)揥(tì):古代首饰,可以搔头。类似发篦。

  (7)维:因。褊(piān)心:心地狭窄。

  (8)刺:讽刺。

  【译文】

  脚上穿的是夏天的破凉鞋,

  怎么能走在满地的寒霜上?

  可怜我这双纤细瘦弱的手,

  又怎么能替别人缝制衣裳?

  做完后还要提着衣带衣领,

  恭候那女主人来试穿新装。

  女主人试穿后觉得很舒服,

  却转过身对我一点也不理,

  又自顾在头上戴象牙簪子。

  正因为这女人心肠窄又坏,

  所以我要作诗将她狠狠刺。

  【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虽然是《葛屦》,但是整首诗却是通过一个缝衣女仆为主人缝制衣服而揭示出贫富的不均。诗中表达出缝衣女仆因为对女主人的虐待而心生不满,所以通过作诗对其进行讽刺。

  对于这首诗的评说,历代评者各有所见。《毛诗序》中记载:“《葛屦》,刺褊也。魏地陋隘,其民机巧趋利,其君俭啬褊急,而无德以将之。”朱熹在《诗集传》说:“魏地陋隘,其俗俭啬而褊急,故以葛屦履霜起兴而刺其使女缝裳,又使治其要襋而遂服之也。”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提到:“夫履霜以葛屦,缝裳以女手,……以象揥之好人为而服之,则未免近于趋利,” “不惟啬而又褊矣,故可刺。”但在我们今天看来,这些说法实际上都没有抓住这首诗的要点。

  整首诗共分两章,诗人在第一章重点描写了缝衣女仆的穷困生活:天气已经渐渐转寒了,但是她的脚上却仍然穿着夏天的破凉鞋。由于平时女主人对她百般虐待,又吝啬,因此使她挨饿受冻。纤细的手瘦弱无力。但是尽管如此,她还是必须为女主人缝制新衣服。自己饱受寒冷的折磨,所做的新衣服却不能穿在自己身上。而且还要服侍他人试穿新衣服。这是何等的凄惨啊!在这一章的末尾有一句“好人服之”。诗人引出了“好人”然后就笔锋一转进入下一章。在后一章中着力描写女主人的富有和冷漠、傲慢。当女主人穿上了缝衣女仆辛苦制成的新衣后,竟看都不看她一眼,还故作姿态地拿起簪子自顾梳妆打扮起来。这种麻木、冷酷、自私的举动自然令缝衣女仆产生愤慨之情。

  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诗人运用了一个很简单而又常见的创作手法,即对比。诗人有意识地将缝衣女仆与女主人对照起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穷一富、一奴一主、一苦一乐,给人留下了十分强烈而又深刻的印象。

  当然除了对比,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的另一个艺术创作手法就是细节的描写。因为细节描写在对塑造人物形象和揭示人物性格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细节描写在小说中经常可以看到,而在诗歌中却不常见。因为这首诗中的主角是两个女性人物,所以诗人就在几个方面对其进行了细节描写,例如在写缝衣女仆时,写到了她的手和脚,还有脚上的破凉鞋。手的瘦弱,揭示出了她的挨饿状;冻得厉害的脚,体现了她的贫困。这样一来,一个饥寒交迫的缝衣女仆的形象也就跃然纸上了。再如诗人写到女主人时,他并没有细致地描摹女主人的容貌,而是写了她试穿新衣时的傲慢神态和身体的扭动,以及她自顾佩簪梳妆打扮的动态。使我们看到了一个自私吝啬、无情无义的女贵妇的形象。

  可以说结尾的“维是褊心,是以为刺”是这首诗的讽刺意味得到升华,全诗的题意立刻加深。因为要是没有这两句的话,整首诗就显得有些平淡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你曾注意到脚下的鞋了吗?你了解鞋的历史吗?其实鞋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

  我国不仅是服装的文明古国,而且是制造鞋的文明古国。大约在五千多年前,也就是旧石器时代,当原始人用骨针缝制兽皮制成衣服时,他们就开始用兽皮缝制鞋子。因为有了这种鞋子,他们就可以在追寻猎物时保护自己的脚。

  鞋,就是履、靴、鞋、屐的统称。古时还称作鞜、靸、履,有时也称为履、屩、屐、鞮。其中履、屦同属一物,只是穿着时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

  汉代之前,人们将鞋称为屦,大多是由麻、葛等材料制成的单底鞋,例如春秋时代编撰的《诗·魏风·葛屦》中所记载:“纠纠葛屦”。周朝末期,从北方胡人的鞋式中形成了靴。因为胡人在骑马时大多都要穿像筒一样的鞋,因此称之为靴。到了汉代,鞋靴在造型上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不仅选用的材料范围更广泛了,而且鞋靴上出现了色彩和图案,造型也很简练,更符合足部的形状。

  到了后汉时期,鞋就称为履,它是一种由麻、丝制成的鞋。屩就是草鞋。据东汉刘熙所撰《释名·释衣服》记载:“屩,草履也……出行著之,屩屩轻便,因以为名也。”屐也是鞋子的一种,通常指木底,或有齿,或无齿;也有草制或帛制的。《释名·释衣服》载:“帛屐,以帛作之,如屩之。不曰帛屩者,屩不可践泥也,屐可以践泥也。此亦可以步泥而滚之,故谓之屐也。”在《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常著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则去后齿。”古代的“鞮”是指用兽皮做成的鞋,高筒称靴。

  “靴”是指高到踝骨以上的长筒靴,它是随胡服的传入才逐渐普及的,在汉代后才大量出现。到了唐朝才得到广泛的普及。《晋书·刘兆传》:“尝有人著靴骑驴,至兆门外。”靴的特点是保温性强,在泥土、沼泽中行走,便于骑马等。“鞜”也是指用兽皮做的鞋。据《汉书·扬雄传下》载:“躬服节俭,绨衣不敝,革鞜不穿。” “靸”则是指拖鞋。《急就篇》卷二载:“靸革是昂角褐袜巾。”颜师古注:“靸谓韦履,头深而兑,平底者也。今俗呼谓之跣之。”亦名靸鞋。

  早期鞋子的式样是很简陋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纺织业的进步,人们开始用布料、丝绸等材料制作鞋子,并与皮革、麻草组合应用,因此出现了大量的鞋制品。

  而在南朝时期,社会上盛行穿的是木屐。无论天子还是文人都可以穿这种木屐。与此同时,一般士人或百姓所穿的多为草鞋。这种草鞋是由南方多产的蒲草类植物编结而成的。关于屐,还有一段历史。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流亡国外19年,在他即位后便封赏随从。

  其中有一个名叫介子推的臣子,他竟不愿接受晋文公的封赏,于是隐居深山。晋文公一怒之下,下令要烧毁他所在的整座山。最终,介子推抱树焚死了。事后,晋文公感到十分哀惜,于是将他所抱之树做成了木屐作为纪念。随后,因此木屐在民间广为流传。

  宋代初期的鞋式沿袭了前代的制度:朝会时穿靴,后改成履。用黑革做成靴筒,内衬以毡。由于各个官员的穿着颜色不同,则可以依照衣服的颜色搭配鞋子的颜色。一般人士所穿的鞋有草鞋、布鞋,并按其所用的材料取名。这一时期女子的鞋,常用红色为鞋面,鞋头为尖形上翘,有的做成凤头,鞋边上加以刺绣。劳动妇女亦有穿平头、圆头鞋或蒲草编的鞋。

  在明代的服制中,对鞋式的规定是十分严格的,无论官职大小,都必须遵守衣服与鞋子的搭配。也就是说在何种场合就得穿何种的鞋子。例如儒士生员等出门时应穿靴;校尉力士在上值时必须穿靴,外出时不能穿靴;百姓、商贾等都不可以穿靴。

  而清朝对鞋子的管理制度就沿用了明代的制度,文武官员以及士庶都可以穿靴,但是平民、伶人、奴仆等,就不能穿靴。清代的靴的样式多为尖头为主。靴底都很厚,因为人们嫌底重,所以采用通草做底,就很薄。一般阶层的鞋都是由缎、绒、布料等材料制成的,鞋面浅而窄,有的鞋尖做成鹰嘴式的。老百姓大多穿的是草鞋、棕鞋和芦花鞋等。这一时期,拖鞋也在各个阶层中流行开来。

  近代鞋式的变化根据服装款式的变化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格局。造型简洁、精美。它的制作方式也由缓慢的手工制作过渡到了机器加工,而且制作得更加精致了。如果说历史上鞋靴的产生主要以实用为目的的话,那么近代的鞋不仅提高了使用度,而且更注重审美品位了。而且人们还不断研究鞋靴的各种功能,如透气性、保暖性、舒适性,并从卫生科学的角度加以探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一句人人皆知的成语。人要走路,必须要穿鞋。因为鞋是人们为了保护脚部免受硬物伤害,便于行走和御寒防冻而穿用的兼有装饰功能、卫生功能的服饰之一。由此可见,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何等的重要!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