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后红楼梦》引发的两点思考

作者:江中云
【内容提要】

《后红楼梦》是一部最早的续红之作,它的情节模式、人物命运是众多红楼续书的一个缩影。而其间的大团圆结局、因果报应的思想恰是民族传统的文化审美心理的典型写照,由此也应把大量红楼续书的文本本身看作是红学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关键词】红楼续书大团圆审美心理红学思考

众所周知,章回名著的续衍是中国古代小说史上寻常所见的一大景观。从明代的四大奇书到清代的《红楼梦》《三侠五义》,再到民国时期的《七剑十三侠》,凡是取得较大社会影响的章回名著几乎都有续书出现。有的不止一部,呈辐射状分布,如《水浒传》的续书,《红楼梦》的续书;有的则一续再续,呈链条状延伸,如《三侠五义》之续,《施公案》之续。当然,对众多续书之评价,人们历来惯常以画蛇添足、狗尾续貂者名之。“颇怪天下不乏通人,而独出此数不通之人,偏要续貂何故。想通人知书难续,故不为”①。“我以为凡书都不能续,不但《红楼梦》不能续,凡续书的人都失败,不但高鹗诸人失败而已”②。作为《红楼梦》众多续书中的一部,《后红楼梦》的画龙画蛇之功过是非,自有学界同仁见智见仁的评判。本文仅就该书给予我的两点启示略谈于下。

一、对团圆结局的思考

曹雪芹《红楼梦》自乾隆五十六年(1791)刊印以后,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曹雪芹《红楼梦》久已脍炙人口,每购抄本一部,须数十金。自铁岭高君梓成,一时风行,几于家置一集。”③随之而来的则是摹拟续作者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其续书多达三十余种,仅就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清代续书就有十三种之多④。

作为《红楼梦》最早的一部续书⑤,《后红楼梦》共有三十回,是清逍遥子托名曹雪芹而撰的一部近三十万字的章回作品,其成书时间至迟也在嘉庆元年(1796)。这从清人仲振奎《红楼梦·凡例》可知:“壬子秋末,卧疾都门,得《红楼梦》于枕上读之,哀宝玉之痴心,伤黛玉、晴雯之薄命,恶宝钗、袭人之阴险,……丙辰,客扬州司马李春舟先生幕中,更得《后红楼梦》而读之,大可为晴雯、黛玉吐气,因有合两书度曲之意,亦未暇为也。丁巳秋病,百余日始能扶杖而起,珠编玉籍,概封尘网,而又孤闷无聊,遂以歌曲自娱,凡四十日而成。”⑥其中壬子年为乾隆五十七年(1792),丙辰年即是嘉庆元年(1796),而这一年仲振奎已经读得《后红楼梦》。由此可见,《后红楼梦》的出现最晚当在嘉庆元年(1796)。

《后红楼梦》的情节接续一百二十回本《红楼梦》之尾声,叙写贾政在毗陵驿截住宝玉和僧、道二人,贾政将僧、道二人交与地方官,一顿乱棍打死,而把宝玉领回家中。与此同时,潇湘馆内的黛玉也获得重生。但复活后的黛玉对宝玉及王夫人皆很冷淡,并执意要与惜春、湘云一起修炼。为此,情魔缠身的宝玉大病不起,遂致病危。后经一番周折,在宝玉之友曹雪芹、黛玉之兄林良玉等人的撮合下,宝黛终成百年之好。婚后的黛玉总领荣、宁两府家事,既有当年凤辣子的干练,亦有探春的兴利除弊之敏,还有宝钗般的宽容与和善。在黛玉的主持下,贾府重又兴旺起来:宝玉考中进士,贾政官至工部尚书,惜春被敕封为仲妃,宝、黛、钗相处得十分融洽。全书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以大团圆的结局收尾。不止《后红楼梦》的结局美满,其它红楼续书,诸如秦子忱的《续红楼梦》(三十卷)、陈少海的《红楼复梦》(一百回)、梦梦先生的《红楼圆梦》(三十回)、花月痴人的《红楼幻梦》(二十四回)等,亦是离不开一个中心:贾府的中兴,宝、黛的结合,尤为浓抹重写的是黛玉之扬眉吐气、施展才华。这种几乎是千篇一律的大团圆结局固然是由于原著中对黛玉过多悲的情节的叙写触动了后辈学子的痛处,才为黛玉去扬眉吐气。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这种结局,更与中国传统的文化审美心理强调大团圆结局的理念是密不可分的。
我国民族的乐观主义精神与心地善良、爱憎分明的民族性格由来已久。早在《山海经》《淮南子》等典籍记写的优美神话故事里即已存在,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神话传说故事,就鲜明地呈现出不惜一切、乐观进取的悲壮之美。这对古代作家乃至读者的审美心理以直接的影响:好人或是为读者所喜爱的人物遭到了不幸,总希望他有个好的结局,即使他悲惨地死去了,读者(包括亦为读者的续作者)还是想方设法地让他回转过来,以求得一些精神与心理上的安慰。一如王国维所言:“吾国人之精神,世间的也、乐天的也。故代表其精神之戏曲小说,无往而不著此乐天之色彩。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⑦

正是为了满足广大读者的这种普遍存在且由来已久的审美心理(亦是接受心理)的需求,《后红楼梦》等众多续红之作的情节安排与故事结局才会“有大团圆之趣”⑧。如此去表达一种心理安慰与平衡的审美心理在其他一些小说原作或续书作品中也有同样的表现。譬如,清代李海观《歧路灯》,其对清官的叙写本身并不是只在颂扬吏治,而更是在批判吏治,以清官之形象去表明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清花月痴人在《红楼幻梦.序》中专门言及这种创作心理:“凡读《红楼梦》者莫不为宝、黛二人咨嗟,甚而至于饮泣。盖怜黛玉割情而夭,宝玉报情而遁也。余尝究心是书。……易其梦而使世人破涕为欢,开颜作笑。幻作宝玉贵,黛玉华,晴雯生,妙玉存,湘莲回,三姐复,鸳鸯尚在,袭人未去,诸般乐事,畅快人心,使读者解颐喷饭,无少唏嘘。”⑨众多红楼续书之所以用“梦”、“幻”的方式让原作中不幸的人物一一回转过来,改变了命运,就是为了使“世人破涕为欢”,而这种创作意图恰恰迎合与满足了我国广大民众的审美心理。尽管它有些自欺欺人之嫌,也不甚符合文学形象的审美发展规律,但它毕竟代表了一种自古及今且普遍存在的审美、阅读心理。对此,鲁迅先生曾言:“然而后来或续或改(针对红楼续书),非借尸还魂,即冥中另配,必令‘生旦当场团圆’,才肯放手,乃是自欺欺人的瘾太大,所以看了小小骗局,还不甘心,定须闭眼胡说一通而后快。”⑩他又言:“中国人的心理,是很喜欢团圆的,所以必至于如此,大概人生现实的缺陷,中国人也很知道,但不愿说出来。所以凡是历史上不团圆的,在小说里往往给他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欺骗。”(11)

另外,《后红楼梦》等续书对因果报应的叙写,也同样是续作者与读者共有的文化审美心理的需求所致。

二、对红学范畴的思考

《红楼梦》问世后不仅有连续不断的众多续书的出现,还有各种各样以《红楼梦》为内容的戏曲、弹词、子弟书、坠子等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形式的登台亮相,更有大量的题咏、评点、研讨《红楼梦》的专文专书的不断涌现,这后者即是现在学术界常说的红学。

红学的概念早在清朝末年即已出现,当时一些酷爱《红楼梦》的文人把研读、评说《红楼梦》者称为“红学”。李放的《八旗画录》中关于《红楼梦》有如此的记述:“光绪初,京朝士大夫尤喜读之,自相矜为红学云。”其实,作为一门学问,红学早在《红楼梦》还未广泛流行于世时即已存在。先是脂砚斋、畸笏叟等人在原著中的阅评、批语;再有乾嘉时期的脱离正文而独立的专书或散见于各种诗文笔记的杂文,如乾隆年间周春的《阅红楼梦随笔》、嘉庆年间裕瑞的《枣窗闲笔》、二知道人的《红楼梦说梦》等;到晚清时则出现了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一书。二十世纪初,红学逐渐演变成现代意义的学术,并发展为一门显学。红学的范围也由《红楼梦》文本的研讨扩大到对其历史背景和作者等各方面的探讨,且方兴未艾,硕果累累。

由上可见,传统意义抑或现代意义上的红学,似乎并未接纳大量《红楼梦》的续书。其实,依笔者看来,以《后红楼梦》为始的大量红楼续书的文本本身,以及其他各种以《红楼梦》为内容的艺术表演形式,也同样是红学这个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这是由红楼续书文本本身所具有的文学批评价值决定的。对此现象,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林辰先生就已经注意到了。他在红楼续书选的前言中即说:“红楼续书,都披着一件色彩浓重的荒诞离奇的外衣而令人生厌,又都以其对前书中的人和事提出了相同与不相同的看法而令人深思。例如《后红楼梦》通过贾政之口,说宝、黛的悲剧全是王熙凤一手造成的;而秦子忱《续红楼梦》则通过王熙凤在林黛玉面前作了辨白,说她只不过嘴尖舌快说出了老太太和王夫人的心里话,主意是由她们拿定的。他如对晴雯、金钏儿之死,对袭人之嫁,对尤氏姊妹的命运,以至于对焦大、周瑞家的、妙玉、一僧一道……等等人物莫不有所评论。勿庸琐述,与其把红楼续书当作小说,毋宁看作是《红楼梦》的‘评论集’。”(12)
的确,即便不能把《后红楼梦》等看作是《红楼梦》的评论集,但其本身的情节结构、人物命运等的设置以及其间所存在的对原著的批评与鉴赏价值确是极大地丰富了红学这一百花园地。

比如,《后红楼梦》中对黛玉性格、才能的刻画,就用了很多的笔墨,如第七回黛玉治林府之事,第十六回总领贾、林两府,第十九回重兴荣国府以及第二十二回等对其理家之才的集中叙写,尽管有“完人”之嫌,但她美丽多情、言行谦恭、宽宏大度、治家有方的特征,则体现了续作者亦是读者对黛玉这个人物的偏爱、对以黛玉为首的女性才能的看重,以及对薛宝钗、王熙凤等原作人物特征的深刻把握。

再有《后红楼梦》第十八回黛玉、晴雯等众姊妹走出大观园踏青扫墓之事,这在原著中仅仅属于男人的专利。而《后红楼梦》作品如此绘写,既体现了续作者与原作者一致的理念——对女性的关爱以及对女性地位的思考,又是续作者对原著的深化与发展。

还有《后红楼梦》第二十回中对宝、黛、钗三人谈论《红楼梦》的描写,即是续作者亦是读者对原著艺术技巧的评价之辞:

宝钗将《红楼梦》看了三四日,就叫莺儿请了黛玉、宝玉过去,说起这部《红楼梦》来……宝玉说道:“他倒也说的实话,没有一个字儿假借出来,又是一个人一个性格。况且宝姐姐林妹妹,你们通看过了,我们这样相处,可曾有一句歪话儿呢?这可不比别的说部书高了百十倍?”黛玉道:“这倒不差。”宝钗道:“死生离合,盛衰聚散之际,原是极大的关目,单拣着要紧的叙事,笔下也嫌匆忙。故此闲闲散散之处也要说的。就算玫瑰露茯苓霜一回,小题大作,也不过借此写出些小人情状。”黛玉道:“正是呢,他这一部大书间架也大,头绪也繁,不是疏密相间,雅俗相参,如何叙得。就是到后来没有结束,也是烟波无际,宕逸不收。若那么一部书必定做一回满床笏的团圆,也没有趣味。到那叙梦之笔,似乎太烦,也只是记实的话,不能删改。所以这部书不论刻不刻,却不可俗手增删,一则叙事不真,二则文笔有古今雅俗之别了。”(13)

可谓是字字珠玑,评点精当。如此妙语连珠般的绘写,既是对原著人物形象特征的深切把握,也是对曹公描叙刻绘技巧的准确领会,更是对红学内涵的一大丰富与补充。

作者简介:江中云(1965-),河南固始人,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

①清·裕瑞:枣窗闲笔[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影印。

②俞平伯:红楼梦简论[M].转引自郭豫适:红楼梦文选[C].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③(13)清·逍遥子:后红楼梦序[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

④⑤高玉海:明清小说续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另外,武汉大学陈文新先生在其《明清小说名著导读》中认为,后四十回是曹雪芹原作的残稿,经过高鹗的补缀而成。本文采用此说,不把后四十回看作是续书。

⑥清·仲振奎:红楼梦传奇序[M].转引自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第三册)[C].济南:齐鲁书社,1989。

⑦清·王国维:王国维文学论著三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⑧清·李渔:闲情偶寄[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

⑨清·花月痴人:红楼幻梦序[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⑩(11)鲁迅:鲁迅全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12)林辰:红楼续书选弁言[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
【原载】《名作欣赏(下半月)》2006年05期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