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薛宝钗之德

作者:崔云

在《红楼梦》贾府中,薛宝钗一向以品德端方.温柔贤淑的美德而得上下人等的称许。上层人物中,不仅贾母喜欢她,王夫人喜欢她,连回家省亲的贵妃元春,也一眼看中其品貌举止,选上她作为自己爱弟的妻子,下层人物中丫环婆子爱戴她的宽柔待下,连几乎人人嫌恶又与人人为仇的赵姨娘也唯独对她赞不绝口;兄弟姊妹辈,湘云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曾一度疑她藏奸的黛玉后来对她也心服口服。在书中,作者曹雪芹亦常叹其德,称其贤。脂砚斋也是一口一个大贤大德的“贤宝卿”.历代《红楼梦》评论者中因宝钗之贤德而愿娶而妻之者更是大有人在。同样是这个宝钗,自《红楼梦》问世以来,被人诟骂之声不绝于耳.不少评论家称之“虚伪”.“奸险”.是“一心争夺宝二奶奶宝座”而害死黛玉的“罪魁祸首”.

同一人物,看法分歧如此之大,是何道理?

一百多年前的蒙古文人哈斯宝这样认为:这部书写宝钗、袭人,全用暗中抨击之法,粗略看去,她们都象极忠厚的人,仔细想来却是恶极残极,全书许多人写起来都很容易,唯独宝钗写起来最难,因而谈此书,看那许多人故事都容易,唯独看宝钗的故事最难.大体上,写那许多人都用直笔,好的真好,坏的真坏.只有宝钗,不是那样写的,乍看全好,再看就好坏参半,又再看好处不及坏处多,反复看去,全是坏,压根儿没有什么好.一再反复,看出她全坏,一无好处,这不容易.但我又说看出全好的宝钗比全坏还容易.把全坏的宝钗写得全好便最难。听她说的话,看她的行径,真是句句步步都象极贤淑的人,却终究逃不脱被人指为最奸诈的人。这又因为什么?史臣执法,纲目藏否全在笔墨之外,便是如此。

我们知道,宝钗出身于皇商富豪的封建大家.从小饱受传统的道德规范的熏陶教养,以封建主义的是非为是非,形成了以封建伦理为最高标准的人生理想.同时,由于父亲早亡.她很早就涉足复杂的事世,留心于商业事务,使她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思想,处处精明老练,圆滑世故。这两者似乎矛盾的性格统一于宝钗一身,使她能够适应当时虽已开始衰败,但仍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环境,如游鱼之得水,一步一步从容地完成自己人生的步骤。

薛宝叙首先是符合封建礼教要求的四德俱全的封建淑女.她忠诚地信仰并奉行封建统治阶级所提倡的一整套道德规范,特别是强加在妇女身上的封建道德.她曾多次规劝贾宝玉发奋读书.走“立身扬名”的道路.她也曾多次向黛玉,湘云等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要”之类的封建说教,连封建正统观念很强的探春,也还是被她批评过一番.总之,在大观园的少女中,她是受封建思想影响最深,封建伦理观念最强的一个.

宝钗一向温文尔雅,敬老尊上,她能使安富尊荣的老祖宗满心欢喜,而且能够为母亲和姨娘分忧解愁.父亲早亡,她就自觉地留心家务,为家计谋划筹略.她温柔和平.和同辈姐妹兄弟发生了矛盾,总是宽容大度,以礼相待,别人遇到了困难,她总是解囊相助,仗义扶危,真有点象大观园里的“及时雨”。薛宝钗穿着打扮也比较俭朴,可以说耐得贫穷守得富贵。如果仅止于此,我们不能不承认,宝钗还是很有些可爱而且可敬的品德的.试想,哪个老人不愿有这样恭敬孝顺、体贴的女儿或媳妇.哪个男人不愿有这样通情达理的妻子,哪个姑娘不愿有这样知冷知热.象大姐姐一样的朋友呢!

宝钗还是个很守妇德的人。她虽则饱学多识,明事明理,却口口声声:“女子无才便是德。”狂热地宣传那令人厌恶的男尊女卑的信条.她虽然自己谈诗论画,做诗填词,却认为读书、写字、做诗等项“原不是你我份内之事”.对家长包办的婚姻,到最后她已预料到不会太幸福,但也只是低头垂泪,心中不愿意,口里却毫无怨言地接受了,并认为这一切理所当然,即使后来象李纨一样年轻守寡.她可能也不会认为不应该。历代封统治者制造种种规范,把妇女的身心牢牢地束缚住。女子只能在男子的恩赐下生活,一生只有侍奉父母、丈夫、公婆、教养孩子是正经,其余皆不可过问,很多有智、有才、品貌双全的女子就这样被埋没青春和才华.甚至被扼杀了生命.薛宝钗也是这种制度的牺牲品,但她却真诚地拥护和提倡这些岐视和压迫妇女的封建婚姻制度,甘心情愿地当即将灭亡的贾府和整个封建制度的殉葬品.这种德不能说不是可悲而且可怜的,封建道德尽管有时显得冠冕堂皇,很让人着迷,但也不过是以其局部的或表面的合理来掩盖其本质的不合理,所谓的道德最终是自私的,虚伪的.当其根本利益受到威胁时,更是冷酷和凶残的.所谓的“道”实不道,“德”实不德.这种本质在薛宝钗身上得到了最深刻的体现。

宝钗说过她所以对人笑脸相迎的目的不过是怕在人人失于应候罢了.这句话对于城府很深的宝钗来说许是偶而失言吧,但正是这失言道出了其真实的思想.说明她之所以对人那么体贴周到,并非出于真诚的关心,而是怕失于应候。宝钗所以怕在贾府上下失于应候,是有其多方面考虑的.首先和最根本的一点是薛家必须依靠贾家.这当然不是指经济上,薛家是皇商,在经济上还很过得去,但在政治上薛家可以说势力低微.因此必须依仗与薛家连络有亲的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贾史王三家.但史家毕竟是转折亲,势力又开始衰落,而王家当时为官的王子腾、王子胜又不在京中.唯有声名显赫的皇亲国戚贾府尚足以托身.因此薛家虽在京中有几处旧房子,薛姨妈却不愿收拾了搬进去也当个舒舒服服的“老祖宗”,却宁愿挤到贾府中,在梨香院居住下来,而时常去待奉贾家的老祖宗―贾母,直到后来贾家衰败.薛姨妈和宝钗这才想起.岂有一辈子住在亲戚家的道理,远远地搬开了去.既要依靠贾家势力,当然不能在贾府失于应候,在这一点上薛姨妈和宝钗母女可谓配合默契。但在作用和效果上,宝钗远非薛姨妈能比。宝钗所以怕在人人面前失于应候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她有青云之志、在那个时代,象宝钗这样的贵族女子的最高理想当然是象元春那样上青云进皇宫了。所以作者开始就说宝钗进京是“因今上崇尚诗礼.降不世之隆恩、除聘选妃缤外,在世宦名家之女.皆得亲名达部,以备选择,为宫主郡主入学陪待,充为才子赞善之职.”即要进人皇宫,当然要具备人人敬畏的品德,更不能在人人面前失于应候了.宝钗进京以后.在政治上还缺乏有权力者的荐引.还未有“好风”可以让她凭“借力”.因此,虽“青云”有志,但”达部“元门”充为才子赞善之职”的希望颇为渺芒,于是只好退而求其次,争取宝玉夫人的宝座.宝玉是赫赫开国元勋荣国公的后代.现今家中仍有两个一等世袭爵位,又有一个姐姐是皇贵妃,且本人生得品貌非凡.风流倜傥,聪明过人.只要稍稍留意于仕途,焉有不飞黄腾达之理.宝玉现在虽然有些狂放不羁,无意于功名,不过是养尊处优出身高贵的少爷常有的毛病.何况宝玉又是特别娇养大的.只要多加劝戒,年龄渐大,世事渐通,还愁不能改邪归正吗?所以,宝钗以为嫁得这么一个人,有此家世,将来相夫教子,当个雍容高贵的一品浩命夫人,虽则不象入皇宫那么令人瞻目,也不算枉过一生了.但是,宝玉夫人可不是那么容易当上的.宝玉是贾母的命根子,老祖宗视若掌上明珠,当然不肯轻易把他交给别人,王夫人只有宝玉这么一个儿子,倘若他有个好歹.这个当家的正统夫人的位子则可能坐不稳,对谁做这个宝贝儿子的夫人自然是慎之又慎了.元春、贾政则更进一步把光大祖业,支撑门庭的希望寄托在宝玉身上,也必然想为宝玉选一个得力的内助.宝钗即有当宝玉夫人的心思就更不能在这些人面前失于应候.

既然如此,怎样才能不失于应候呢?所谓美酒虽美,众口难调.何况是在贾府这个数百人口.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环境中.然而宝钗却应付得赞声四起,上下皆欢。宝钗采取的是“德”政.要八面玲珑,各方面都讨好就不可能不流于虚伪.但是宝钗的虚伪几乎与真挚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它是以德的外貌出现的.与所谓的“温厚贤淑”的美德一起出现的.

由于宝钗的虚伪始终是和她的“贤淑”如影随身地结伴而行,而且有时甚至是她自己也未必意识到的自然习惯.因此,这个少女由要不失于应候而来的虚伪,便常常表现为一种复杂的暖昧的状态,并且因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关系而显示出种种不同的形式,这不仅令人难以识别,甚至觉得无可厚非。譬如对于贾府权力结构顶端,封建家族的“老太君”贾母,她懂得这个“老祖宗”唯一关心的事是如何在她的有限的残年享尽人间的荣华富贵.这个精于心计,胸有城府的少女正是看准了这一点,迎合她的这一心理.尽往她的痒处抓.在“老祖宗”即面前极尽所能表现其敬老之德.于是果然取得了这样的效果―贾母更加喜欢。自然,贾毋选宝钗当孙媳妇也不是偶然了。她不仅在贾母面前表现如此,在其它人面前亦复如此。这已成了她待人处世的一贯作风.例如元春归省时,请姐妹们赋诗,宝钗使出了浑身解数.她的一举一动都直接或间接地奉承讨好元春,争取这个“穿皇袍”的表姐对她有个好印象.后来元春从宫中送来一个灯谜,叫大家分猜,宝钗只说”难猜”,故意寻思.其实,一见早猜着了。所有这一切终于争取到遥控贾府.遥控宝玉婚事的贾妃的好印象.在送端午节礼时暗示选中了宝钗作为宝玉未来婚姻对象。宝钗这一行为虽已令人生厌,但仍可以体现封建之德―尊上.

更重要的是为了不失应候于每一个人,一且遇到利害关系时,便不能不采取卑劣的手段走向损人利已的道路,宝钗还具备这样的“德”。有一次.她因追扑一双玉色蝴蝶,来到滴翠亭旁,无意中偷听到小红和坠儿正在谈私心话.她听完以后,忽然想起“今儿我听了她的短儿,‘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如今便赶着躲了,躲也躲不及”.于是就拉出黛玉作垫背,说林姑娘刚刚蹲在这儿弄水,现在不知藏到哪儿去了,使小红疑心于黛玉,而自己却脱了干系跑了,并且还边走边觉得好笑.有人认为薛宝钗在这里是有意陷害黛玉,但有人反对这种看法,认为她常和黛玉一块玩耍嬉戏.而且此时又刚从潇湘馆那儿过来,本想找林黛玉的.所以在情急之中喊出黛玉的名字,不是故意陷害.我们且放过是否故意陷害不谈。只是薛宝钗既已料到听到所谈之话的后果,为何要拉出别人当挡箭牌.联系小说中前后情节,平时端庄的宝钗在人后却要拿出象征金玉良缘的金锁和宝玉巧合认灵通.打金线络子要络住通灵宝玉.见到一双玉色蝴蝶翩翩起舞便穷追不舍一定要扑下,而且恨不得黛玉被蛇咬一口,则谁有理由证明这里的宝银不是故意陷害呢?

不仅如此,为了不失于应候,宝钗的德有时甚至是冷酷和残忍的。当金钏儿被王夫人一掌打得投井自杀时.她正和袭人在怡红院里,两人一同听到这个消息.奴性十足的袭人还想素日同气之情流下泪来,但她却只急忙来到王夫人处。不料连冷淡寡情的杀人元凶王夫人也正独自坐着垂泪,感到自己的“罪过”。可是我们“贤淑有德”的宝钗却说金钏儿是“失了脚掉下井去的,而不是因为有气”。而且说什么“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糊涂人.也不为可惜”.“姨娘也不劳十分念念于兹,十分过意不去,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就尽了主仆之情了”.在这里我们不禁想起她哥哥,那个“打死人便如没事人儿一般”的呆霸王薛蟠,对于人命也是这样看的,“自谓花上几个臭钱.没有不了的”.在这里,宝钗是多么善于为贾府内政当权派的姨娘分忧解愁啊,多么善于体贴人,安慰人.在王夫人眼里,她真不愧是一个贤惠的侄女。然而这时的宝钗,又是多么地冷酷和残忍,令人感到可恶可憎.
作者说宝钗“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确,在金钏儿事件中,这句评论得到了具体的验证.在《红楼梦》中,我们看到宝钗常常和冷雪一类的词联系在一起.她姓薛(雪),是埋在雪中的金簪,是“高士晶莹雪”,贾琏的小厮说她是“雪堆成的冷美人”.宝玉眼中她雪白的肌肤,她的房间给人“雪洞一般”的感觉。宝玉诗喻她“出俗太真冷作影”.她自比“冰雪招来露砌魂”。

她还时时要服“冷香丸”以克服热情。这些描写确实展现了宝钗内心世界的冷.封建道德观念几乎已扼杀了宝钗的“恻隐之心”,和她身上人的感情.这个少女,几乎从没和任何一个最亲近的人(包括她母亲)开诚布公过,她的灵魂已没有不被封建道德污染的角落。她身上的人性之光,人情之美,几乎是完全消亡,所剩无几,只剩下了非人性的无情的“道德”,正因为这样,这个十几岁的少女完全继承和最好地发挥了封建礼教所规定的那一套“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道德.她在封建礼教教育下形成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把全部才能用于适应封建道德伦理的要求上,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的幸福,达到完善地体现了封建意识,俨然成了几千年封建道德的继承人。

因此,她在那个令人窒息的封建大家庭中,在那个一切美好的感情,生动的思想得不到一点回旋余地的环境中,在年轻的,有生气的事物被压抑在沉重的封建盔尸下的贾府中,不象“质本洁来还洁去”,“宁愿一杯净土掩风流”的,刚正不阿的黛玉那么感风刀霜剑严相通,而是如鱼得水,应付自如.如有一次家常取乐,贾母命制灯迷,很多人都因贾政在坐深感拘束.独她感到“坦然自若”。她不仅不感到和那个社会有什么抵触,而且是水乳交触,非常相得.她是那样心情舒畅地处在那个社会的一切生活中,并为那个杜会所欣赏。所以她不仅能够被选为“宝二奶奶”.而且,若有机会,她也定会象元春那样被选进人皇宫,实现其青云之志.很多人认为宝钗最终是悲剧结局。就我们看来.宝钗后来的确是悲惨的.家庭衰败,年轻守寡。然而宝钗后来自己绝不会埋怨命运.她只会安分守已.比李纨的寡妇做得更地道,更不会让人说半个“不”字。
作者塑造薛宝钗这个人物,通过她的言谈举止及与周围人的关系,入木三分地刻划了她的“德”。从而形象地展示了封建道德貌似敦厚、高尚,实则卑劣虚伪的本质.她以活生生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她生活的那个时代,社会充满了猜忌和倾轧,就是一家子也“一个个不象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这一切都勉强地被统一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秩序中,隐藏在“家庭关系上面笼罩的温情脉脉的纱幕”里,在这个社会里,法律是金钱的奴隶,礼教是权势的仆役;谁有钱谁就可以霸占别人的青春;漂亮的谎话可以洗去灵魂的肮脏;缜密的心机可以换来忠厚的奖赏;信守正义和真理的人要失去人权和生命,迎合势要和权门的人能得到荣华和富贵;纯正受到虚伪的捉弄,刚正受到谄媚的排挤。这个社会上的一切上层建筑,包括他们天天挂在嘴上的伦理道德,都不过是遮羞的帷幕,变戏法的道具。这就是当时道德的义务。对于这些发霉的伦理关系,曹雪芹以史家的严正态度,用犀利的笔锋,通过对那个时代的所谓正面人物,尤其是宝钗的“德”的剖析,进行了无情的暴露的批判,说明那个腐朽僵化的道德,只能扼杀生命的活力,吞蚀人的感情,使人间变得冷酷无情,没有一丝温暖和快乐.同时,他通过宝玉、黛玉这两个叛逆者和一批具有反抗性格的女性,尤其是新人宝玉形象的塑造,体现他对新的道德的探索,从而发出朦胧的自由、平等、博爱的呼唤,表明他对新的人间关系的追求。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