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寒冬,陕西陈家山煤矿的巷道深处,路遥裹着棉大衣记录矿工们的晚餐场景:黢黑的手指捏着冷馍,就着铝壶凉水吞咽,矿灯在安全帽上摇晃出细碎光斑。这些画面最终化作《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矿工生涯——正是这种扎根土地的观察,让这部百万字巨著始终散发着煤炭与麦穗交织的质朴气息。
一、饥饿年代的精神图腾 当孙少平揣着“非洲黑面馍”最后一个溜进县立高中食堂,他躲避的不是同学的目光,而是尊严与生存的残酷对撞。路遥刻意将故事起点设定在1975年,彼时的黄土高原尚未摆脱“红宝书”与饥荒
请登录或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