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典用孟尝君意何在?

牛 锐

语文自修课上,有个同学向我提了这样一个问题: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文中有“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一句,大多数教学参考书都将其翻译为“孟尝君品德高洁,却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可我总感觉这样翻译不适合王勃当时的心境,老师能给我解释解释吗?其他同学也跟着附和说:“是啊!老师,当时的王勃与孟尝君可谓‘同病相怜’,都是空有报国热情却不得施展报国才能,译句‘孟尝君品德高洁,却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中的‘却’‘空’二字却不但没有理解、同情的意思,反而还多少有点嘲讽的意味,实在让人搞不懂。”

听完同学们的话我不禁一震,却很是欣喜:呵呵,同学们真是进步了很多啊,已经能自己找问题啦!接下来的时间,我引导学生又一次认真地分析了课文。

《滕王阁序》中,王勃是这样感叹自己的命运并表明自己的人生观的——“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这段话以“嗟乎”发端,既而转为更加强烈的抒情;“时运不齐”以下十句引用四个典故自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了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老当益壮”之后的用典,则全力表现了壮志不因老迈困顿而稍有变易的志向,透露了乐观向上的博大情怀。显然,文意至此绝对没有嘲讽

孟尝君的意思。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使用孟尝君的典故呢?“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这一句又到底该如何理解呢?要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从如下几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人生的遭遇角度看,王勃和孟尝君确实是“同病相怜”: 孟尝君为官清正贤能却不被重用,最终只能归田;王勃更是“时运不齐”,“命途多舛”,“无路请缨”。他们二人的际遇如此相同,王勃讥讽孟尝君不是在讥讽自己吗?

其次,从文章的思路角度看,将“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的译文“孟尝君品德高洁,却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中的“却”“空”二字理解为“不但没有理解、同情的意思,反而还多少有点嘲讽的意味”也与文意不符。因为,文章“老当益壮”以下几句抒发的是作者壮志不易的乐观态度。显然,王勃是以孟尝君自比,既不含讥讽,也无怨意,而是褒扬孟尝君还能在如此情形之下保持高洁的志趣和高尚的操守。

第三,从句式结构角度看,“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与“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句式相对,语意上是前褒孟尝君后贬阮籍——褒孟尝君高洁,贬阮籍猖狂。

第四,从二人的人生追求角度看,“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并没有显示出颓废的情绪。虽然孟尝君徒有一腔报国热情却终不被用,但是即便如此孟尝君也没有怨愤,没有颓废,没有破罐子破摔,而是仍然保持着高洁的品行。这对王勃是莫大的鞭策。王勃虽然命运坎坷,“时运不齐”,但毕竟才只是“弱冠”之年,来日方长,终有一天会“奉宣室”报效君王。文中的“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就表达了他的这种志趣。

综上所述,文中的“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不能理解为嘲讽孟尝君,也不能解读为稍带怨意,而应理解为这是王勃要以孟尝君为榜样——即使身处逆境也要积极向上,保持高洁的品行,即应理解为“孟尝君品行高洁,(尽管)徒有一腔报国的热情”。

(作者单位:安徽临泉县城中南路学校)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