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论语》看孔子性格的脆弱

《论语》是经过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几经筛选的语录,又经过历代儒生的阐释,故而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孔子是伟大的——有普覆万类的胸襟,有超人的坚韧与执著,有自强的精神……于是,他的人格就逐渐成为 “神格”,泯灭了孔子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个性。神化后的孔子,我们即使仰视也看不清他真实的面目,只剩下一片灼目的光芒,让我们慨叹他的博大与精深。

春秋时期毕竟不是宋明时代,孔子也不是朱熹之徒,孔门弟子忠厚朴实的性格从对其师语言的纪录中仍可看得出来。因此,我们直面《论语》时仍能够从中体会到一个复杂而又脆弱的孔子。

我们不妨先考察一下孔子的情感特征。

理论上讲,孔子提倡“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他处理情感表现情感的最高境界。但是,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他不但“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而且也曾沉醉于音乐之美,“在齐闻《韶》”,竟然“三月不知肉味”,还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这恐怕不能算是“乐而不淫”吧?他最好的学生颜渊死了,他不但“哭之”,而且“恸”(马融注曰“恸,哀过也”),学生们理智地劝他“子恸矣”,他还说“有恸乎”,竟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恸”,由此足见其哀之深悲之切。不仅如此,他还绝望地呼喊:“天丧予,天丧予!”这也不能算是“爱而不伤”吧?显然,当真情触动孔子,当一种情绪笼罩了孔子,孔子也会像普通人一样失去理智的控制而坠入情感之网,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能自拔……沉醉于音乐之中竟达三个月,而对颜回的惋叹和痛惜一直伴随他,至少在《论语》中两处提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一答鲁哀公,一答季康子)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夫子原本是个感情十分丰富的人,是个不惮流露内心真实感情的人。

作为教师,孔子说过“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而且认为他自己除了这两点,再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这是一个教师的职业首先所系,也是为师者的自豪的境界……孔子这么说决非谦虚之词。在他的心目中,“好学”是人最可贵的品质之一,从他说三千弟子中只有颜回一人“好学”的话可以为证。可是,有一天终于出了问题。他的学生宰予说三年守丧太久了,会导致废弛礼乐,一年就够了。他老人家便失去了耐性:你觉得这心安吗?你若觉得这心安就做吧!宰予走后,孔子背着宰予骂:“予也不仁!”等于今之咒曰:“宰予啊,你这个王八蛋!”宰宇昼寝,(不过学累了,睡睡午觉)他老人家又骂他:“朽木不可雕也。”似乎彻底失去了教育的耐心,失去了重新塑造学生的信念。而宰予还是七十二贤之一呢,并非一块烂木头。 还有,学生冉有为季氏敛财,他老人家也耐不住性子,竟然大发其火:“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简直要开除他的学籍,逐出师门。在这些地方,孔子似乎忘了“诲人不倦”的宣言。

孔子一生的政治追求是天下为一,恢复周礼。他认为最高的人生境界是“闻道”:“朝闻道,夕死可也。”这种对生命价值的确定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曾经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塑造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性格。但是当他确认自己的政治理想落空时,也曾发出“甚矣,吾衰矣”的慨叹,并且绝望地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这种表现与倡言“匹夫不可夺志”、“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的孔子,似乎也并非一人。

我们指出孔子性格中脆弱的一面,并非要有意贬低孔子,而是要还原孔子,说明孔子同普通人一样,使他更靠近我们,也就更便于我们接受他给我们留下的一份珍贵的遗产……他之所以伟大,之所以为“圣”,正在于他丰富的人性。

感谢他的弟子们,记录下了一个立体的多面的孔子,使我们体会到人正是在不断克服自身的错误和弱点的过程中向更高层次的人升华的“过程”,正是在“丘也幸,苟有过人皆见之”的自我超越中,树立起伟大的人格 。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