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今译六字法

独门兵器
古文今译六字法,系指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的最基本、最常用的6种方法,即对译法、增删法、移位法、保留法、替换法和意译法。可概括为“对、增、移、留、换、意”六字。

实战心得
下面试分别举例说明:
一、对译法
用现代汉语中对等的词去对换被译文言词的方法。如:“宋有富人,天雨墙坏。”(《韩非子·说难》)可译为:“宋国有个富人,天下雨使墙倒塌了。”
二、增删法
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单音词,翻译时,有时要把这些文言单音词加以扩充,使之成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例如:《曹刿论战》中:
齐师伐我。
齐国军队攻打我国。
对于省略了某些句子成分或内容的句子,翻译时,也要作必要的补充,意思才完整,语句才流畅。补充的部分应该用括号加以标注。如:“问:‘何以战?’”(《曹刿论战》)“问”缺主语和直接宾语,应作补充。译文则为:“(曹刿)问(庄公):‘凭借什么作战?’”
反之,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没有相当的词表示它,不能硬译。有的文言虚词,现代汉语虽有同它相当的词,但如果勉强译出来,反而使句子累赘。属于这两种情况的文言虚词,翻译时则应删去。如:
①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
夫,发语词;也,表判断的语气词。现代汉语中不用,应删。
②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世家》)
者,起提顿作用。也,表判断的语气词。现代汉语中的判断句不用这两个虚词,应删。
三、移位法
将文言句子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格式,调整语序。凡是与现代汉语的句法结构形式不一致的文言句子,翻译时不能照原句的语序排列,必须将不合现代汉语的语序部分加以调整。例如:
①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于长勺”应作“战”的状语,应提到“战”前翻译。
②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
“陆离”是修饰“长铗”的,“崔嵬”是修饰“切云”的,翻译时应移到被修饰的中心语前。
四、保留法
凡是古今意思相同的词,以及帝号、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度量衡单位等,可照录于译文中,不必另作翻译,这叫保留法。如: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②山东豪杰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句中画“——”的词照录不译。
五、替换法
不少文言文所表示的意义,在现代汉语中不是用原词表示,翻译时可用现代汉语中意义相当的词去替换。如下列例句中加——的词: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
“吾”应换为“我”;“尝”应换为“曾经”;“须臾”应换为“一会儿”。
同一个词,在文言和现代汉语里都常用,但表示的内容有差别,翻译时也要替换。如:
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
②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牺牲”在原句中是祭神用的牛、羊、猪,是名词,不是现代汉语中的“为正义的事业献出生命”的“牺牲”,应换为“牛、羊、猪等祭品”;“等”在原句中是“同等”的意思,应换为“同样”。
类似的词很多,阅读文言文时,一定要联系上下文,联系当时的社会文化等有关知识,理解其确指意义,翻译时挑选恰当的词去替换。
六、意译法
所谓意译,是指不拘泥于原文的词句,适当改换句子的词语或句法结构,不求译文的字句与原文的字句一一对应,而只求在整体上使译文的内容与原文的内容保持一致的一种翻译方法。这主要是因为古代汉语中有些地方很难用现代汉语直译。例如:
“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杜牧《阿房宫赋》)
此句中,“人亦念其家”一句就很难用直译法去译。故而全句可用直译法和意译法相结合的方法,译为:“一个人的心思,也就是千万人的心思啊。秦王朝喜爱穷奢极侈,千百万人也得顾念自己的家园啊。”如此译文显得更生动、更有文采。但应注意,意译法有时过于灵活,容易使原文的意思变形,应少用,只要能直译,一般不宜用意译。

老师的话
不论是使用以上何种方法,均要防止出现以下情况:
其一,误译。即对原文理解有误,翻译的意思不对。以上六种方法均有可能出现误译。
其二,超译。即原文中没有,翻译时自作主张或不知不觉地加上了,超出了原文的内容。一般意译法、增删法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其三,漏译。即将原文中关键的字词漏掉未译。一般用意译法、移位法和增删法时更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