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巧言退敌的智慧
烛之武巧言退敌的智慧
王 珏 张丽晶
郑国面临秦晋大军压境危机,烛之武只身一人前去说服强秦,他以处处为秦国考虑的换位思维,以利益的得失为核心,以三寸不烂之舌终于说服了秦伯退兵,取得了《孙子兵法》中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完美胜利。烛之武是从三个层面分析论辩的:
第一层是示弱尊秦。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既承认了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又意在强调秦国力量的强大,取悦秦伯;接着以“若亡郑而有
对于这场战争的利弊,烛之武从三个方面分析:其一是劳师伤秦。从地理位置上看,秦国和郑国的中间隔着晋国,秦、郑两国确实距离遥远,所以烛之武说“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一个“难”字,既点出秦伯犯了军事上的大忌——“劳师袭远”,又把秦国跨国远征即使取胜也将损兵折将的严重后果摆在秦伯面前,请秦伯三思而后行。其二是亡郑危秦。烛之武接着指出亡郑的结果实际是“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晋郑两国是近邻关系,所以亡郑就增加了晋国的土地,扩展了晋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势力的强弱变化不能不令秦伯倒吸一口冷气。其三是存郑利秦。烛之武接着又指出“舍郑以为东道主”可以对秦国往来的使者“共其乏困”,这不是很好的吗?分析了存郑对秦的好处。由此观之,秦军攻打郑国可谓两害一利,凶多吉少,秦伯就不能不考虑趋利避害的问题了。
烛之武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一句自然过渡到分析秦晋历史关系的第三层。第三层又从两个方面分析晋秦内耗的问题:其一是晋国负秦。秦、晋本来是几代都互相通婚的友好国家,其友好关系正如后文晋文公所言“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可烛之武偏提秦穆公曾“为晋君赐矣”一事,即护送晋惠公回国,晋惠公当时也曾“
综上所述,烛之武以推心置腹的态度,从远征它国之弊说到亡郑于秦无益,从晋国对秦国失信说到晋国有吞并秦国野心,紧扣秦国利益,步步分析利弊,句句打动对方,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作者单位:吉林永吉实验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