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雉——征夫怨妇的恋情

雄雉——征夫怨妇的恋情

  【原文】

  雄雉于飞(1),

  泄泄其羽(2)。

  我之怀矣,

  自詒伊阻(3)。

  雄雉于飞,

  下上其音。

  展矣君子(4),

  实劳我心。

  瞻彼日月,

  悠悠我思。

  道之云远(5),

  曷云能来。

  百尔君子(6),

  不知德行。

  不忮不求(7),

  何用不臧(8)。

  【注释】

  (1)雉(zhì):野鸡。

  (2)泄泄:慢慢飞的样子。

  (3)詒:同“贻”,遗留、伊:语气助同,没有实义。阻:隔离。

  (4)展:诚实。

  (5)云: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6)百:全部,所有。

  (7)忮(zhì):嫉妒。求:贪心。

  (8)臧:善,好。

  【译文】

  雄野鸡飞向远方,

  缓缓扇动着翅膀。

  我怀念远方的人,

  独自守着空房子。

  雄野鸡飞向远方,

  四处响起欢唱声。

  诚实可爱的人啊,

  思念折磨我的心。

  遥望太阳和月亮,

  思念悠悠天地长。

  路途漫漫多遥远,

  何时才能回故乡。

  君子大人非常多,

  不知什么是德行。

  没有害人不贪婪,

  为何没有好结果。

  【赏析】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生是夫君的人,死是夫君的鬼。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一代又一代都恪守着这样一条既定的轨迹前行,时间久了,也就成了传统,成为了心理上的习惯,更不会有其他的想法了,然后就是安于现状,习惯成自然。

  考虑到人们处在这样的生存状态之中,完全可以说,前代所流传下来的征夫怨妇、表达思念的诗词,便是一类非常特殊的情诗。先人们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来表达他们那种特殊的依恋之情。

  之所以说它特殊就在于它不像纯情的少男少女之间的恋情那样。少年不识愁滋味,天真烂漫确实是可贵可爱的,但是却少了几分厚度和深度,也难以经得起生活中的种种坎坷,甚至是日常的柴米油盐这些琐碎事情的考验。浪漫天真的激情在消退之后,便是直面赤裸的生活现实,反差强烈得让人难以接受。而古代征夫怨妇的恋情,则恰好把这个过程颠倒了过来。经历过坎坷波折、琐碎沉闷、平淡无奇之后,才发现由此产生的依恋竟会以如此强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朝夕相处的体验,为思念中的想象提供了无数的触媒和内涵,因此也就显得更加坚实和厚重。分别得越久,思念和想象也就越强烈,因此也就越加的确信情感和心灵的归依。从这样的角度来解读征夫怨妇的诗,才能够真正体悟其中的意蕴。
《毛诗序》中说:“《雄雉》,刺卫宣公也。淫乱不恤国事,军旅数起,大夫久役,男女怨旷,国人患之,而作是诗。”也就是说,这首诗的真实意图是讽刺卫宣公,诗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及,但是“丈夫久役、男女怨旷”却点明了全诗的主旨所在,即此诗为妇人思念常年在外征战的丈夫的诗。

  诗的前两章都是以雄雉起兴。雄雉就在眼前,看到它舒畅地拍打着翅膀,听到它咯咯的叫声,但是丈夫常年在外服役,既不能见到人,也不能听到他的声音。心中的苦痛难以名状,思妇的感情逐渐累积。 诗的第三章以日月的起落更替,来表明丈夫离家已经很久了。同时,也是以日月的长久来述说自己悠长的思绪。而关河阻隔,想问一问丈夫何日归来,由此可见思妇的怀念之情是多么深挚。第四章诗人的语气却突然一转,因为丈夫出门在外,现实的社会又是混乱不堪,真希望他能够平平安安的,从而也表明了妻子对丈夫的爱有多么的深切。

  雉是一种充满耿介之气的鸟,它的品性堪与君子相媲美,《兔爰》中的“雉离于罗”,就是以雉来比君子所遭受的苦难。在最后一章“不知德行”是从反面来加深这个意义,用雉鸟的品性来讽劝君子。诗的一二章只写雄雉,而没有写它们雌雄双飞,从中也道出了离别的意思,并引出了下文“怀” “劳”的情绪。诗中写的是雄雉,又是从“飞”这一动态去描写它的神情(“泄泄其羽”)和声音(“上下其音”),其实是在比喻丈夫在外服役日久,思妇非常想念。

  而第三章的“瞻”则是涵盖了思妇的所见。思妇与所看到的日月构成了意象的空间,让人想象出思妇伫立遥望的情景,加上前文对于雄雉的点染,便传递出了强烈的画面感。“道之云远”把思妇的视线指向其久役在外的丈夫,它与第一章的“自诒伊阻”相互呼应,分别从空间的距离(“远”)和空间的间断(“阻”)来加以描写。“曷云能来”,是对思妇“悠悠我思”的现实回答,也是思妇瞻望的必然结果。路途遥远,丈夫无法回来,这也深深地透露出思妇对当时现实状况的无奈。
《诗经》中的动物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