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新版地垫
广告x

白杨多悲风 萧萧愁杀人

作者:辛小飞
关键词:白杨 古诗 坟墓 死亡
摘 要:汉代古诗中开始出现“白杨”意象,并且与死亡和坟墓相伴。自此之后,挽歌、悼辞中多用白杨来寄托哀思,这种风气经过魏晋的发展,在唐代达到鼎盛。“白杨”意象在汉诗中产生时就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后代文学中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但白杨意象的内涵一直比较固定,对后世的文学和文化具有重要的影响。
所有的人生都是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之下。“一受其成形,不化以待尽”①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悲哀。中国重视丧祭的思想由来已久,但在汉代以前,对死亡的文学表现很少,大多采取回避的态度。在汉代出现了有明确记载的挽歌《薤露》和《蒿里》,同时代还有相当数量的表现死亡和坟墓的诗歌涌出,这是汉代诗歌生命意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古诗十九首》中有两首诗歌出现“白杨”意象,都是与死亡或坟墓相关。自此之后,挽歌、悼辞、墓志中多用白杨来寄托哀思,这种风气在唐代达到鼎盛。本文以这两首诗歌为引,分析“白杨”意象的内涵,并追溯此意象的由来及其对后世文学与文化的影响。
2025新品专区
广告x

一、汉代诗歌中的白杨意象
在被誉为“一字千金”②的《古诗十九首》中,有两首古诗含有“白杨”意象: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万岁更相送,贤圣莫能度。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 生辰测算
  • 手机吉凶
  • 2025年运势
  • 一生财运
性别:
生日:
手机号码:
姓名:
性别:
生日:
姓名:
性别:
生日:
2025吉祥物
广告x
  • 寻找另一半
  • 前世今生
  • 一生财富
  • 一生事业运势
广告x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