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龙》与《淮南子》

作者:陈良运

刘勰广博地吸取了前人远辈的思想精华而撰述《文心雕龙》,从六经到先秦两汉诸子,都是他的文论之渊薮,虽然他在《序志》篇中似乎竭力推崇仲尼之教,但是他围绕“言为文之用心”这个主题,除了吸收儒家文论诗教,对于道家、佛家乃至种种杂家凡能与“文心”联系而论的许多理论观点、观念,都通过他的深思慎虑予以改造,使其意义有所转换,周到地构成其理论体系。近年,中国文学理论界提出了一个“古代文论向现代转换”的话题,我以为,刘勰最早实现了将先秦两汉的哲学、文论向他所处的时代转换,以当时而言,这不也是一种“现代转换”吗?


刘勰将《周易》原始文本中所蕴含的文学原理、文学观念、审美意识、语言艺术诸种要素,转换到《文心雕龙》而形成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观念体系的大致格局,我在《周易与中国文学》一书《外篇》中已作了较充分的论述。十多年前我写《文与质·艺与道》一书时就注意到,西汉刘安等编著的《淮南子》,也对刘勰写作《文心雕龙》有实在而深刻的影响。查阅龙学界近百年来的研究论著目录索引,这方面的论文尚未见到,笔者不避浅陋,再次三番阅读了《淮南子》后,拾掇点滴所得,冒昧作成此文,以聆教于海内外龙学方家。
一、从《原道训》到《原道》
刘勰对于刘安及《淮南子》,是熟悉且认真研读了的,《辨骚》篇有“昔汉武爱骚而淮南作《传》”之语,《神思》篇又有“淮南崇朝而赋《骚》”,赞扬刘安才思敏捷,谓“思之速也”。《诸子》篇对《淮南子》两个评价,一是“《淮南》有倾天折地之说”,认为踳驳”而出《五经》之规,有贬评之意;一是“《淮南》泛采而文丽”,赞扬它与《吕氏春秋》同得“百氏之华采,而辞气之大略”。由此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