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2025蛇年运程详批完整版
广告x

多路并进、超越前代:清代春秋穀梁学研究

作者:文廷海

《春秋穀梁传》自产生以后经历代先师口授,由西汉学者加以著录,并在汉宣帝时短暂立为官学,以后长期处于在野私学的地位,但其章句之学也极为发达。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多家《春秋穀梁传》注解,特别是范宁的《春秋穀梁传集解》异军突起,以致于在唐代杨士勋为其撰作《春秋穀梁传注疏》。但从唐中期以后,专门针对《春秋穀梁传》研究的著作逐渐减少。特别是宋明理学以性理的研寻为鹄的,经学不振,学风空疏。清初,顾炎武、黄宗羲、钱谦益、毛奇龄等学术大师提倡读经,到康乾三吴惠氏之时,“汉学之绝者千五百余年,至是而粲然复章矣。”[1]清代学者对《春秋穀梁传》及其注疏也比较重视,出现一些研究成果。历代学者对《春秋穀梁传》进行传授、章句、注解、义疏和研究,形成了春秋穀梁学。学术界对汉代以前《春秋穀梁传》的传授、汉代春秋穀梁学的历史地位以及范宁《春秋穀梁传集解》、杨士勋《春秋穀梁传注疏》有所研究,[2]但对清代的春秋穀梁学缺少研究。可见,对清代春秋穀梁学进行总结和梳理是十分有意义的。

2025新品专区
广告x

一.春秋穀梁学学统的重建
从汉代经学产生,春秋穀梁学无论处于官学或是私学地位,均未脱离学者的视野,有一个绵绵不绝的学术传统。不仅汉代学者的《穀梁传》章句,而且魏晋范宁等的解诂、唐代杨士勋的《春秋穀梁传注疏》,均属于“我注六经”,即历代学者对《穀梁传》层累性的诠释。但唐代以官方权威正定经学文本,统一经学注疏,限制了经学的多途发展,特别是魏晋以来在野私学的活跃局面受到钳制。前人已对此多致批评之意,如元代学者戈直说:“(唐)太宗兴起斯文,命颜师古考定《五经》,孔颖达撰定《疏义》,……皆卓然显行于世,而其他数十百家尽废。”[3]清代刘师培也说:“《正义》之学,乃专守一家举一废百之学也”,“故自有《正义》而后六朝之经以失传,且不惟六朝之说废,即古学之存于六朝旧疏者,亦随之而竟泯!”[4]
有鉴于此,从唐代中期以来就有学者突破官方“正义”经学的堤限,啖助、赵匡、陆质撰写《春秋集传》等书,“名治《春秋》,摭诎三家,不本所承,自用名学,凭私臆决”[5],其突出特点就是对《春秋》三传的疏离,所以韩愈有诗云:“《春秋》三传束高阁,独抱遗经究终始”[6]。传统的《春秋》专经专传之学走向衰微,“自啖助、赵匡倡为废《传》解《经》之说,使人人各以臆见私相揣度,务为新奇以相胜,而《春秋》以荒。”[7]从传统经学诠

点击展开查看全文
©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点击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 生辰测算
  • 手机吉凶
  • 2025年运势
  • 一生财运
性别:
生日:
手机号码:
姓名:
性别:
生日:
姓名:
性别:
生日:
本命卦手链
广告x
  • 寻找另一半
  • 前世今生
  • 一生财富
  • 一生事业运势
广告x
用户反馈
  • 基本信息

  • 问题类型

  • 问题描述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