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摩诘的“问边”——读《使至塞上》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的春天,河西副使崔希逸战胜吐蕃,王维(字摩诘)奉唐玄宗之命,以监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边塞慰问,在途中写下《使至塞上》,记录此行所见所感。

我们先来看诗人是如何去“问边”的。一看随从。诗人此次问边是“单车”出行,轻车简从,没有多少随从人员。此为落寞。二看行程。诗人从长安出发,过了“居延”,到达汉朝时的边塞,进入胡人的天地。继续前行,到达“萧关”才知道都护还远在“燕然”。这里的地名“居延”、“萧关”和“燕然”并非实写,只是言路程遥远而又艰辛罢了。三看比喻。作者将行程中的自己比喻成“征蓬”和“归雁”,“蓬”和“雁”多比喻漂泊在外的游子,此处,用此作比,表明此行寂寞、孤单。

我们再来分析诗人问边途中都看到了些什么。诗人沿途所见景物浓缩成一句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汉塞”、“入胡天”之后,一片浩瀚无边、沉寂苍凉的景象映入诗人眼帘。在这幅景象中,有广阔无垠的大漠,有孤独直立的烽烟,有绵延万里的长河,有火红圆通的落日。这幅景象,近远结合,由近及远,极目望去,铺展无穷尽的视野,空间阔达,层次丰富。这幅景象,修饰恰当,线条清晰,用“大”修饰沙漠,用“直”形容“孤烟”,用“长”修饰“河”,用“圆”形容“落日”,让“点(落日)、线(孤烟、长河)、面(大漠)”完美结合,构成一幅简洁的完美的图画。这幅景象,既丰富又单调,丰富在景物的层次深远、线条多样,单调在这阔大的沙漠景象中并没有丰富景观,仅有远处的长河和落日,以及近处的“孤烟”,在这无垠的沙漠和远处长河、落日的映衬下,“孤烟”显得格外单调。诗人一路行来,此番所见之景,所写之景,恰是西北高原最具特征的景物,也是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景物。

那么,这一路走来,这一路看来,作者的心中究竟蕴藏着怎样复杂的情感呢?首先是失意,是落寞,是孤独。作者此次以监察御史的身份“问边”,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因此,诗中蕴藏着被排挤的落寞、失意和孤独。轻车简从的“单车”,是失意的开始。“征蓬”和“归雁”的比喻,既有失意的抑郁,也有思乡的孤寂。广阔背景中的“孤烟”与“落日”也免不了染上孤单的感伤。在失意和落寞之外,诗中还蕴藏着作者作为盛唐人的自豪与骄傲。过了“居延”,已经出了“汉塞”,可现在却还是大唐的领土,言语之中,充满了豪情。因此,作者接着满怀激情地写下了极具盛唐气象的千古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将一腔自豪之情和一尊挺拔之身融进了这奇特壮丽的景象之中。最后的用典,“都护在燕然”,借“东汉将军窦宪大破匈奴,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并引以为豪。

王摩诘问边,轻车简从,万里迢迢,虽被排挤,幽微难言,仍不失盛唐人的豪气,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盛大气象宣告盛唐诗人的盛唐胸怀。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