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有异 境界清新──杜牧《山行》与叶茵《山行》比较谈

作者:郭志明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 牧《山行》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
                      ──叶 茵《山行》

两首《山行》,写的时代不同,所咏内容有异,但在某些方面,却是英雄所见,很有相同之处:一是构思都很独特新颖,意境十分清新,表现了诗人思想的深刻和不同寻常。杜牧的《山行》写的是秋意。但在诗人笔下,无“秋花惨淡秋草黄”之景,没有“万里悲秋常作客”之哀,作者注目到满天红叶似彩霞,并对之情有独钟,发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由衷赞叹,这一写秋的构思,反前人之意而为之,新颖独特,令人耳目一新。叶茵的《山行》也是这样。作者并没有给我们展示山中一幅幅绚丽景色,而是只谈了自己的一点感受,是到一座从未到过的山时所产生的特有感受:一人独行山中,左顾右盼中似觉孤凄;而空寥中突然传来几声鸟鸣,于是顿有“似曾相识”之感。从自己的感受写,避免了这类作品的“共性”,显得不落窠臼,机心独运。二是谋篇布局都十分讲究“点面结合”。杜牧的《山行》,先绘寒山迎面、石径斜斜、树荫浓密、白云冉冉的山中之景,然后镜头对准枫林,特写枫叶,摄下一张千古绝照:“红枫晚霞”。有了这如火如霞的枫叶,秋没了萧条,没了悲凉,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叶诗先叙山行一阵以后的感叹:“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一脸懊恼,一路沮丧,这是“面”上之景。几只白鸟远远飞来,对山鸣叫,对人欢歌──是在渲泄深山空谷无拘无束的痛快酣畅,还是向跋涉而至的诗人表达由衷的欢迎?有了这一“点”,整首诗顿时境界全活;鸟有灵气,山有了灵性,人自然也产生了灵感。三是都十分注重色彩的和谐,声音的描绘。杜诗以山色之青、云雾之白、晚霞之红、霜叶之烈,描绘了一幅深秋深山“红枫图”,又间着山里人家的欢歌笑语,以及作者本人的惊叹,这就使画面更添了一份生机;叶诗似无意“着色”,但青山、白鸟的如实绘出,倒也给人独特的色调,显得素净、淡雅。特别是叶诗在绘声上颇费揣摩,作者借那婉转、悠扬、美妙动听的鸟声,给整首诗注入了“活力”,也给读者创造了咀嚼回味的空间。

杜牧、叶茵,生活在不同时代,其志趣、认识水平也不可能一致,虽然同在山行,同样写山行,也是各领风骚的。首先,两首诗所选取的角度不同。杜牧《山行》,重在“登山”,他走的路,是典型的盘旋曲折的山路,作者就借这样的山的环境,突出山中所见的奇观,让“层林尽染”的红枫英姿,尽现于读者面前。叶茵的《山行》,重在“步山”,此处山并不高峻,也无险情,作者借随心漫步,于消闲中寻乐趣,以找趣作为此行的宗旨。他先是与山打趣,然后又让白鸟与他打趣。两首《山行》,一首现景,让人一睹为快,一首记趣,让人受其感染,都给人艺术的氛围。

角度的不同,自然就带来了题旨的不同。细读两首诗,杜牧的乃“有意为之”,叶茵的则属于“无为而作”。时至秋令,“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而枫叶,却不枯黄,而经秋霜之染,更显艳丽,这关键取决于她性格耐寒,不畏风霜。赞叹枫叶之余,诗人杜牧不可能没有寄托:他是借枫叶形象寄自己志趣,他是要像枫叶那样,不随波逐流,而保自己节操。这样,读者赏枫叶形象,也就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叶茵的诗写得很随和,创造了一种飘逸流畅的诗境,这诗境,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所以有这样的效果,自然与诗人洒脱不羁的性格有关。

两首诗语言风格也各呈异彩。杜诗十分注意意境的创造,推敲功夫不同寻常:说山的连绵,用“远上”一词,很好地刻画了南方丘陵地带的地理风貌;写山路,用一“斜”字,曲曲折折之状尽在眼前;将山里人家置于“白云生处”,突出了色彩美,又多了一份“山趣”;“霜叶”与“二月花”作比,措一“红”字,使深秋浓艳之色尽情渲出,给人振奋,又使人若有所悟。叶诗的《山行》语言上随心所欲,口语化倾向相当明显,不露一点“苦吟”痕迹。这表现在:直接谈在“山行”中所产生的感受,心里怎么想,嘴里怎么说;没有令人玩摩不已的词,体现了自然清新的整体诗风;字面上避重复、浅俗,给人“春风扑面”之感。
(本文作者系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学语文特级教师郭志明;本文收入由王美春与郭志明合著的陕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诗美的永恒——同题古诗佳作比较谈》一书)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