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可功利

中国古人劝人读书,总是有太多的功利目标,随便想到的就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粮万斛”,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读书如果有太强的功利目标,书一定读不出来。比如,不能耐得寂寞,急于求成,必然投机取巧,不求甚解,读书想读现成的结论,而不去琢磨问题的提出,研究的思路,采取的方法,引证的资料以及分析推导的过程,结果,断章取义,一知半解,终于成不了大家。

张五常自称有的人读书写作,提的问题是伪问题,得到的结论是重复别人的结论,写出的东西自然是空话废话,浪费时间,照鲁迅说法是谋财害命,不仅如此,如果是谬论鬼话,还要误人子弟,混淆视听。所以,读书人第一要义是老老实实,兢兢业业。老实,是要说实话真话,敬业,则是勤奋刻苦。古时候,书有多少,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既是诗言,也几乎是神功了。所以,古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到了近代,知识爆炸,资料浩如烟海,汗牛充栋,读是读不完的,只有走捷径,一种是只攻一门,走专家路线,在某一领域成为权威人士,别人无缘置喙;另一种是钻研方法论,然后披荆斩棘,所向披靡,见一个问题用不变神功,只管套过去,倒有点像西游记中的宝贝,不管什么对象,只管撒开来,罩下去,反正漫天撒网,多少有些收获;再有就是占有有限倒也是大量的资料,只管拣有用的挑出来,现在有了电脑也省事,只要输进关键词,在那信息库里不怕找不出三两百文来,堆砌拼凑,敷衍文字,也是一个办法,据说,书商出版计算机方面的热门书籍,枪手们已经来不及手写,而是将别人的书拿来,扫描,然后改换名字,变动结构体例,调整版式,就那么唐而皇之地出版了,好在此类书也实在太多,原著者也无从查起,当然,书商和枪手们只要赚个盆满钵涨的,也就心满意足了。

信息时代和市场经济是考验读书人耐得寂寞的两大关键因素。前者,造成了一面信息爆炸,一面信息重复交叉,失真虚假,水分很大,造成了读书人的有限读书时间和处理能力与无限的信息增量的极大不对称,同时,信息处理方式的模式化、程序化和虚拟化破坏了慎独、自省、质疑、反思的习惯,如果在网上读书或是浏览信息,你用了半天时间,结果转得晕头转向,最后从哪一站下车自己都搞不清楚,如果读光盘,里面有超级链接,碰上一个关键词,一只小手自作主张地向你指挥,你忍不住地跟着走,好了,你自己琢磨事的习惯就被它给消灭了,书你也是读完了,而理解的功夫也是由它代劳了,省心倒是省心,最后你还是在读书吗?如同探险旅游,所有的路线要你自己探索,所有的困难是在对你做生存考验,你会感到很刺激,如果跟上导游,参加一个团队,也算去旅游了,可是,回来以后还能真正在记忆中找回多少属于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呢?读书也是两种读法,你觉得探险式旅游刺激,为什么就不在书海中来一番独立自由的探索呢?说到底,功利心太重,束缚了自己。

市场经济给人们最大的感受就是灌输了一个成本收益比较的观念,凡事都有成本,都应当按照理性经济人假设,追求利益最大化,但是,经济学方法教人们要学会选择,因为你的有限时间和能力决定了你的成本的有限性,因此,在追求任何一个目标前都要与其他目标做一机会成本的比较,当然,还有预期收益的比较。选择读书,肯定有很高的机会成本,也未必有明确的预期收益。比如,读书还是不读书,就有差别,“体脑倒挂”虽然现在不一定能得到统计学上的证明,但是,在市场上搞“风险投资”,打“短平快”的,立马兑现,而读书何时才算有所成就,很难确定,再说,读书怎么读,又是一个机会成本的比较,不然,干吗清代有很多人,读不出来,还要附庸风雅,捐个贡生,读书对贡生来说,只是做做样子,算不上读书人。在中国传统社会“惟有读书高”的社会爬升阶梯上,大家只有一条读书的路可供选择,也就没有什么需要做比较的其他路径,当然也就没有机会成本,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多元化结构,可供选择的机会很多,机会成本就很高,同时,机会多了,搜集信息、比较鉴别的选择成本也高了,读书的决心因此也就更小了。

鉴于上面两个主要的原因,在读书中患得患失越多,功利心越重,书读得就越少,其中的悖论就在于,要选好书,本身就有成本,没有足够的搜索、比较和选择的投入,自然就没有相当的水准,越是挑挑拣拣,越是鸡零狗碎的不系统,自然读不出来,悖论的结果就是淘汰出一批功利主义者,所以,读书不可功利。至于,读书是否应当有所选择鉴别,力求高起点、广视野、高品位、高效率,自然是应当的,但这与功利目标不是一码事,不是本文讨论的主题。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