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流派凋沉的根源

作者:王亚桥

中国学术流派自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峥嵘之后,经秦的“焚书坑儒”、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隋唐达宋明的大一统文化制度——科举制度,其中虽杂有释、道等家,时有显山露水,但儒家学派一统天下、被秦后历代统治者钦定为国学的局面始终没变,而且自秦王朝开始,学术开始借助政治工具推行自己的学说,压制排挤甚至消灭其他学派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自此造成了中国自春秋战国之后学术流派一枝峥嵘、百花凋零的局面,百家争鸣的现象几乎再没有显现过。魏晋南北朝也仅仅是昙花一现,旋即堕入个人主义的泥潭,越来越摆脱“学以致用”的道路。中国学术再度峥嵘的第二个时期,当属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其时虽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然而基本却是以西学反对儒家学派,仍然属于较活跃时期。

由上可以看出,中国学术流派之所以消沉凋零的原因,总而言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政治因素的介入。特别是当一家学说与政治因素联姻时,它往往借助政治势力排压其他学派,其结果是泯灭了百家争鸣的学术峥嵘,同时也严重阻碍了自己的多元化发展。

二, 文化高压政策。无论是秦的“焚书坑儒”、汉的“独尊儒术”,还是明清的“文字狱”等,都对学术流派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三, 大一统思想文化的形成造成社会环境对其他思想流派的生存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当中国逐渐形成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流的大一统文化之后,其他学术思想流派基本上被排除在社会政治生活之外。世人从这样的学术流派身上看不到走上仕途的希望,从而从之者少,向儒者众,造成其他学术流派隐忍渐消,归于沉寂,虽时有显露,但属于大一统社会中的异类,旁门左道,已丧失了它们的群众基础和生存发展的社会环境。

四,学术思想流派由哲学向科学的转变也是造成学术流派难以出现百家争鸣的原因之一。
纵观中国历史上学术流派繁荣时期,基本上都是以哲学为基础的学术流派。它们观点各异,思想纷争,自成一家之说,从而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然而中国进入近代乃至当代社会之后,西方哲学的传入和在政治上层建筑中的主导地位,已没有了其他流派生存的社会环境,取而代之的是科学研究,然而科学研究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之上的,它追求的是唯一正确性和纵向性。而中国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注重的是实验基础上的科学研究。而对自然科学的学术假说向来有种排斥的倾向,对自然科学假说的排斥倾向使中国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的学术流派显得那么单一,难以出现自然科学领域的百家争鸣。这样的学术环境也难以容忍“爱因斯坦”式的大科学家出现。这就造成了中国科学学术思想上的贫困局面。

五, 学术研究机制的官僚化,权威化,压制了学术自由研究的空间,同时也失去了群众或社会基础。
六,对民间学术的鄙视造成民间学术流派难以形成。难以形成社会性的学术团体和有影响的思想流派。这也是造成学术流派日益调沉的原因。

七, 学术流派难以形成的原因是中国学术界有崇祖颂宗的习惯。提必儒道、说必墨法,缺少了开创新一代文化之先的开山鼻祖式的人物,从而使中国文化万说归宗,难以开创新河,同时现代学术权威盛行,有异于学术权威的学说没有生存陈述的空间。各种媒体唯学阀为马首是瞻,缺乏培新的首创意识。

八, 中国出版业的垄断。中国现在的出版业看上去非常热闹,但究其实质都是利益主义垄断驱使的结果。学术权威的著作加上自费出书,极大地限制了大多数有思想的学术研究者发表自己的思想,扼杀了中国学术界的真正繁荣和正常发展。打破出版垄断、出版书号、刊号的垄断,让民间有出版的自由,才是繁荣学术、昌盛文化之正道。

九, 大一统的教育思想已成思维定势,从而扼杀了中国人的创新思维,直接影响着中国学术思想持续稳定的繁荣。

中国的教育是应试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喊了十几年,新课程改革也在进行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本质没有变,所以教师仍用统一的“教参”去教,学生仍用统一的“内容”而学,这就是教育界的“先生”虽多,然而“教育家”难寻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中国学术界难以“光前垂后”的严重弊端,积习难改的根源。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