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西文译本序跋谈

作者:姜其煌
杨宪益、戴乃迭两同志翻译的《红楼梦》英文全译本,最近由北京外文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我国文学出版界的一件喜事。由此,我们联想到了《红楼梦》在国外出版的各种西文译本。

根据我们掌握的材料和看见的版本(只选择几回或几节发表在报刊杂志上而没有出单行本的,均略去不计),可以得到下面这样一些统计数字:英译本七种,德译本六种,法译本二种,俄译本一种,意译本一种,荷译本一种,匈译本三种和罗译本一种,共二十二种。在这二十二种《红楼梦》西文译本中,最重要的,我们认为是乔利英译本(1892年出版)、王际真英译本(1929)、巴纳楚克俄译本(1958)、霍克思英译本(1973)和库恩德译本(1974)等五个本子。其余则绝大多数是库恩本的转译(法文全译本应该说也是重要的,但可惜我们没有见过)。

这些译本,从乔利的第一个英文节译本起,到库恩1974年的德文节译本止,横跨了两个世纪,绵连了八十多年。每个译本,都有序或跋。这些序跋,都不可避免地留下了时代的痕迹,部分地反映了各国人民当时对《红楼梦》的理解和评价。因此,我们以为,初步考察一下上述五个主要译本的序跋,以便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了解欧美读者对《红楼梦》认识的演变过程,或许不是毫无意义的吧。

五四运动以前,也就是在“旧红学派”统治时期,主要的《红楼梦》西文译本,只有乔利那个两卷本。译者既不知道《红楼梦》的作者姓名,也没有对《红楼梦》作出任何评价和说明,只在第一卷上,写了一篇序言。序言很短,不妨摘录于后:

翻译本书的动机,并非想使自己跻身于汉学家之林,而是我在北京求学时曾因堕入《红楼梦》迷宫而感到困惑。译文缺点在所难免,不仅在散文方面,译诗尤其显得拙劣,因为为了保存原作的涵义,不甚注意音律。对现在或将来学习中文的学生,拙译如能稍有帮助,我就感到十分满足。

原来这位译者的动机,只是为了帮助西方人学习汉语。至于小说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如何,译者竟不敢在读者面前为这部伟大的小说赞一词,这实在是小说翻译史上的奇闻。但这却确实反映了光绪年间一般欧美人士对《红楼梦》的理解程度。

“五四”以后,由于所谓“新红学派”的兴起以及他们同“旧红学派”的争论,大大推动了学术界对《红楼梦》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对《红楼梦》的重视。因此,从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陆续出现了一些英德法文的《红楼梦》节选译本;而国内对《红楼梦》、曹雪芹以及整个中国小说进一步的考证和研究,也自然在这些译本中有所反映。譬如,在王际真译本的序言和说明中,就包括了如下几个要点:一、二十世纪以前,中国人不把小说当作文学,认为小说是低级的东西。小说大多描述名人、传奇或神话。二、中国小说来源于街头说书,由此衍成小说,大多非一人所作。《红楼梦》虽有许多独创,但仍不免受平话和小说的影响。三、《红楼梦》与过去的小说截然不同,它是中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而且打破了中国小说传统的大团圆结局。四、一切现实主义小说,当然都是自传体小说,但《红楼梦》更是完全意义上的自传体小说。五、叙述了曹雪芹的生平,肯定了高鹗续书,因为他保存了前八十回所预示的悲剧性结局。

这些论点,和1891年乔利的序言相比,无疑已前进了一大步。但译序者没有谈到小说的历史背景和曹雪芹的思想意识,只字不提《红楼梦》的伟大社会意义和杰出的艺术成就。说《红楼梦》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自传体小说,则更是深深打上了“新红学派”影响的时代烙印。

纵观序言?说明以及译文的取舍标准,译者的着眼点,似乎全在宝黛的恋爱。《红楼梦》中具有重大社会意义的情节,如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贾赦受贿、来旺妇仗势成亲等等,书中大多删去不译。译者在1958年的六十回英文节译本中,强调说明书中有关宝黛恋爱已囊括无遗,他引以为憾而删汰的,也并非上述情节,而是小红失帕、龄官画蔷等“优美”故事。这很能说明译者当时对《红楼梦》的认识水平。

全国解放以后,1954年进行了一场有关《红楼梦》的讨论。波涛所及,也把欧美学人进一步卷入了“红学”漩涡。许多英法德意俄匈译本,都是在这个时期问世的。其中最重要的,无疑是俄文全译本。

俄译本有苏联费德林一篇一万五千字的长序,题名《中国小说和红楼梦》。这篇长序,在论述中国古典小说的历史传统时,与王际真译本的序言相仿,但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又有新的突破。一、认为小说对地主贵族家庭作了严厉的批判,揭露了儒教的专制主义、统治阶级的残酷和道德败坏,以及官场的贿赂盛行等等黑幕,从而使小说远远超出了一般世俗小说的主题,成为与《儒林外史》一样的一部社会小说。二、比较详细地叙述了曹家历史和雪芹经历。三、评价了小说的艺术成就,认为小说创造了杰出的形象,进行了细腻的心理分析和深刻的个性描写。但序言仍没有对小说的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情况,作应有的分析;对小说艺术性的考察,也过于简略。而最值得争议的,也许是序言作者对曹雪芹世界观的评价。序言认为小说中的色空观念、出世思想和宿命论,就是作者的思想。因而曹雪芹是违反了他的神秘的宗教观点,作为大艺术家,他忠于生活,才在客观上对十八世纪的社会现实作了淋漓的描述。这个看法在当时的苏联并不孤立。例如波兹特涅娃在《论红楼梦》一文中说,“作者的世界观和小说的现实主义的矛盾,在某种程度上类似列宁所指出的托尔斯泰的矛盾。”米勒在德译本后记中,则有不同看法(见后)。 他认为雪芹已经接受了当时的先进思想,看清了封建贵族的必然灭亡,他的时代局限,不过是找不到出路。

七十年代以来,由于我国国际地位的空前提高,欧美各国对《红楼梦》的评价,也在不断加深。最明显的标记,表现在百科全书。七十年代出版的欧美各主要百科全书,都已有了曹雪芹或《红楼梦》的单独条目,这在过去是少见的。而且这些百科全书,多对《红楼梦》作了较高的评价。法国1975年出齐的《通用百科全书》表现得尤其突出,它说:厌世和痴情并不是小说的主导思想;曹雪芹根据自己对千年传统的亲身感受,通过贾家的兴衰,说明剥削人民的封建阶级将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红楼梦》是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一面镜子”,“是世界文坛上的一座丰碑”。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库恩1974年德译本重要的后记和霍克思的英文全译本。

霍克思英译本的问世(全书将分五卷出版,现在只有两卷),终于填补了英文全译本的空白,其意义无疑是巨大的。不足之处,是这个译本的序言和附录偏重于版本、康雍二帝、雪芹家史和中国习俗的考证,而忽视了小说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外国人考证《红楼梦》和中国习俗,不管多么勤奋、严谨,由于材料和条件的限制,难免有隔雾看花之恨。但这只是我们中国人的看法。在英国读者看来,这也许是极其必要的,甚或会取得洋红学迷的击节赏叹。若果如此,则霍克思在这方面的学术成就,超出了所有西文本译者而堪称独步。

如果说霍克思译本见短于序跋,则这恰好是库恩1974年德文节译本的长处。这里抜?埃瓦•米勒一篇重要的后记,其主要观点可概括如下:
一、到康熙年间,封建经济基础起了变化。东南沿海城市有了资本主义发展。晚明已肇其端的中国启蒙思想,在这个基础上得到进一步的传播。黄宗羲等人的社会平等、个性自由等观点,日渐盛行。《红楼梦》作者接受了这些观点,并把它们提高成为书中正面人物的座右铭。

二、雪芹落魄的经历和他对社会的观察,使他看出了封建贵族覆灭的必然命运,但历史的局限,又使他找不到出路,主人公最后神秘的出家,表明了他逃避现实的彷徨和苦闷。

三、《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反对封建礼教,自由选择婚姻,本来是平话中的老题材。但雪芹将它作了悲剧性的结尾,借以通过婚姻关系,来说明现存制度中的冲突是无法解决的。《红楼梦》虽然也有许多人物,但这些人物都与中心人物宝钗黛以及中心事件宝钗黛的恋爱相关联。关键人物的性格,都在发展过程中展开。作者采用了大量深刻细腻的心理描写。一位作者能够站在全社会联系的高度,再现自己家庭的历史、个人的体验与理想,这也是从前的中国小说所没有的。

四、《红楼梦》善于运用象征和比喻。如贾家的贾字的选择,就是一个巧妙的例子。宝玉是作者根据一定历史人物塑造成的典型。他是社会中的异物,反对普遍认为习惯和适当的东西。无数的象征手法和历史、哲学、文学暗示,说明了作者的文化修养,应用这样的美学方法,无疑是为了逃避严密的书籍检查。

这个后记,从小说的历史背景、作者思想、社会意义直到艺术成就,都作了有一定深度的分析。在我们所看到的《红楼梦》西文版序跋中,是比较好的一个。1951年这个译本的序言,说书中第一是谈了中国的道;第二是谈了原始鬼神思想。这种看法在当时原不足为奇,但在二三十年后的今天,同一个译本的后记,却发表了如此有份量的意见,说明《红楼梦》研究在国际上有了多么巨大的进步啊!

通过以上粗略考察,我们知道欧美人对《红楼梦》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由基本不知,到有所知之;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里,反映出了我国对《红楼梦》的研究所取得的学术成就,跟国际上的研究,是密切联系着的——都或多或少地在这些序跋中得到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说《红楼梦》各种西文译本序跋是我国研究《红楼梦》发展过程的一个缩影也未尝不可。

《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本的年龄快要到二百岁了。《红楼梦》西文译本已经出了不少,其中个别译本也已过了古稀之年。但总的说来,这方面的工作还比较落后。到目前为止,加上国内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充其量不过有两个英文全译本,一个俄文全译本,一个法文全译本,其余都是节译。这个情况,和《红楼梦》这样一部伟大小说的身份很不相称。看一下莎士比亚、托尔斯泰、歌德、雨果等伟大作家的作品译成外文的情况,更可以发现这方面的差距。怎样才能尽快缩短这方面的差距呢?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开创了中国专家与外国专家合作共同翻译《红楼梦》的先例,笔者以为这是一个切实可行值得提倡的好办法。我们是否可以采取同样办法,组织学有专长的同志同外国专家相结合,把我国最优秀的小说,译成世界各种主要文字,好让各国人民也有机会享受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凡饮水处,皆能咏《红楼》,这也许是我们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中应尽的一项文化责任吧。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