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怎样产生的

作者:马龙
摘要:

在殷王朝的后期,又出现了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到了东周时期,进一步又出现了刻在石材上的石鼓文,但金文、石鼓文与甲骨文一样,也存在着文章的刻写速度慢、制作成本高等问题,上述各种技术难题导致当时的文章通常都是言简意赅的关键词或短句,并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文言文的语法基础。

关键词:文言文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文体之一,也是我国古典文学所使用的主要语言,具有词汇丰富、精炼的特点。与冗长但易懂的白话文相比,文言文的特点是较为晦涩、难懂,学习起来也较为困难。但是,古代的人们在当时为何要创建与口语相差很大的文言文,而不是采用与口语更为接近的白话文呢?

在中国古代,创造文字的历史其实是非常漫长的,从历史实物遗迹来看,在新石器的中、晚期,就已经出现了原始文字,但其数量极其有限,当时的文字结构也较为复杂,笔划较多且难以书写。到了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1100年的殷王朝时期,又出现了甲骨文字。所谓甲骨文字,就是殷人在占卜的过程中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由于龟甲或兽骨的材质叫硬,不难理解,甲骨文的刻写速度应该是很低的。由于每块龟甲或兽骨上所能刻的字数非常有限,如果一篇文章的字数较多,则需使用大量的龟甲或兽骨,并令相关人员付出极大的劳动量和很长的时间,才能完成在龟甲或兽骨上的刻字工作,这必然导致创作与口语相对应的文章的造价极高。此外,用龟甲或兽骨作为载体的长篇文章翻阅起来也极不方便。因此,从当时所使用的书写材料和书写效率上来看,公元前1400年至公元前1100年的殷王朝时期显然不具备创作产生与口语相对应的白话文的物质基础。

在殷王朝的后期,又出现了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到了东周时期,进一步又出现了刻在石材上的石鼓文,但金文、石鼓文与甲骨文一样,也存在着文章的刻写速度慢、制作成本高等问题,上述各种技术难题导致当时的文章通常都是言简意赅的关键词或短句,并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文言文的语法基础。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文字的结构逐渐开始规范简化,文字的数量也开始丰富起来,再加上毛笔和笔墨的发明和书写材料帛书、简书的广泛使用,文字的书写速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当时的生产力较为低下,帛在当时还是较为昂贵的书写材料,一般的人们是舍不得用帛来写文章的。而竹木简牍的造价虽相对较低,但用简牍编纂成的书体积较大,翻阅、存放都不太方便,如果采用与口语相仿的白话文写文章,则一部书的的造价不仅非常昂贵,也不便于读者翻阅和保存。据史料记载,秦始皇规定自己一天要看奏章一百二十斤(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六十斤),不看完不休息。由此可见,在古代翻阅简牍也是一项很辛苦的工作,而精简、干练的文言文,自然较白话文更为实用,更受那个时代的读者欢迎。

简牍作为一种书写材料,一直到了东汉中期才开始逐渐被纸张替代,此时,文言文作为汉语的文体,已经有了辉煌灿烂的历史积淀,许多不朽的文言文名著如《道德经》、《论语》、《孙子兵法》、《史记》等已经广泛传播开来,而文化所具有的传承性使得文言文直到今天依然是被人们广泛阅读的主要文体之一。

2006年1月22日于北京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