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岳阳楼记》中两个词义的质疑

对《岳阳楼记》中两个词义的质疑

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初级中学 龙中华

“长江”非“长江”

    “吞长江”,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译为“吞吐着长江的水流”,很显然将“长江”理解为“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我以为不妥。
    第一,从修辞角度看。文中的“吞长江”与上句“衔远山”构成一组对偶句,“远山”和“长江”的语法结构应该相同。既然“远山”在这里是一个偏正短语,“长江”也应该是一个偏正短语,而非专有名词。短语“长江”只有意为偏正的“长的江”,方能对应偏正的“远的山”,可翻译为“流程很长的江水”。
    第二,从具体语言环境看。文中的“吞长江”与“衔远山”是一起共同烘托洞庭湖浩大磅礴气势的,如果把“长江”理解为“中国第一江”,“长江”则变成一个静态名词,没有动感,空间范围也很局限,这就不足以表现出洞庭湖那种浩大磅礴的气势。相反,如果把“长江”理解为“流程很长的江水”,在一“远”一“长”两个形容词的相互映衬下,文章才能从空间上把表现洞庭湖浩大磅礴气势的意境勾勒出来,从空间无限的角度去表现空间有限的洞庭湖。
    第三,从洞庭湖的地理位置看。事实上,洞庭湖之水确实是注入中国第一江——长江,也许正是这个事实误导了我们把“吞长江”之“长江”理解为中国第一江——长江。但是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北吐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水汇入长江,因此“吞长江”所指的范围应该扩大到与洞庭湖相连的其他江水,而不应只指最后汇入的“长江”。
    第四,古代汉语的词汇特点是以单音节词占优势。“长江”在古代汉语当中,很多时候直接以“江”称,“江”的本意即“长江”,如“滔滔江汉”(《诗经·小雅·四月》),“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泊船瓜洲》)。即使是在现代汉语中,“江”也依然保留着许多这样本义的例子,如“江汉平原”之“江汉”指长江和汉水、“江东父老”之“江东”泛指长江以东。以“长江”特指“长江”的用法在古汉语中并不多见。许多类似这样在现代人看来是一个词的词,在古汉语中却是两个词,如“阡陌交通”中的“交通”,“率妻子邑人”中的“妻子”。因此,这里的“长江”应该也是两个词,之间构成偏正结构“长的江”。
    综上,《岳阳楼记》“吞长江”之“长江”似应释为“流程很长的江水”。
  

 “金”非“金色”

    “浮光跃金”一句,教材在课下注释中注为“波动的光闪着金色,这是描写月光照耀下的水波”。注释中“金”被解释为“金色”。《教师教学用书》对“浮光跃金”一句翻译为“湖面上闪着金色”,“金”仍为“金色”之意。我亦以为不妥。
    第一,从修辞角度看。“浮光跃金”与“静影沉璧”是一组对偶句,“金”应该与“璧”词性相同,“璧”是名词“璧玉”,“金”则应该是名词“金子”。“金”释为“金色”属形容词,因此不恰当。
    第二,从句子内部的逻辑关系看。“静影沉璧”,教材在课下注释中注为:“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这是一个比喻句,句中的“璧”是本体“影”的喻体。“浮光跃金”与“静影沉璧”构成对偶,因此在内部逻辑联系上应该存在相似性,即也应是一个比喻句,相应地构成“光像金”之意,即“浮光跃金”应译为“水面上浮动的月光像跃动在湖面的金子”,“金”仍为名词“金子”。
    第三,从具体语言环境看。文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的目的是要烘托出春天月夜下洞庭湖的华美。“金”和“璧”都属华美之物,有“金子”在水面,加上水底的“璧玉”,不就全湖都充满了一种华美之气了吗?从写全湖华美的角度看,“金子”由于在湖中的范围大,与水底的“璧”相比,更是不可缺少的。所以把“浮光跃金”之“金”理解为“金子”,应该更符合作者写作的意图。也只有把“浮光跃金”的“金”理解为“金子”,才能让作者所描绘的月夜下的洞庭湖更加美好,文章的意境也才更加华美。
    第四,从生活实际看。凡是观察过水上浮光的人,都应该感觉得到,水面上浮动的光,真的很像洒在水面的跃动不定、熠熠生辉的细碎而多的金子。把“浮光跃金”的“金”理解为“金子”之义,也非常符合我们真实的生活体验。
    综上,“浮光跃金”之“金”不应解释为“金色”,而应解释为“金子”,而“浮光跃金”则应注释为“水面上浮动的月光像跃动在湖面的金子”。  

     注:此文已发表在《语文教学通讯 初中刊》2008年第3期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