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人有一妻一妾》中的“妾”这一形象的讨论

在教学《齐人有一妻一妾》时,有学生冒出这样一问:“齐人那么穷,还有妻有妾?”当场就有学生说:“有妻有妾,是古时的制度。”这显然是答非所问了。笔者问全班学生:“这篇文章,从文体上看,属于什么?”学生们答:“寓言故事”。笔者说:“既然是寓言,故事就可虚构。问题是为什么孟子要冒着故事失真之嫌,特别地设置‘妾’这样一个形象呢?”

经过讨论,学生们最终明白:

一是设置“妾”这个形象,是故事情节发展的需要。从全文来看,“妾”这一形象不可或缺。若没“妾”这个形象,妻子的言语行为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而故事情节也就不能得到丰富与发展。回到课文中来,我们会发现:丈夫的诡秘言语行动引起了妻子的怀疑,便有妻与妾的商议;妻追踪侦察回来,便把齐人“餍酒肉”的真相告诉了妾;最后是妻妾二人互讪互泣。在情节的发展中,我们试着取消“妾”这一人物,你会发出,故事只能朝着单一化方向发展,会显得薄弱、单调。

二是设置“妾”这个形象,自然不仅是为了丰富与发展情节,还是因为故事中心人物刻画的需要。故事的中心人物是齐人,所要表现的是齐人对富贵利达的追逐及其无耻炫耀的嘴脸。故事怎么表现的呢,是通过妻妾来反衬,妻妾尚且知道齐人的举动有失尊严,让她们无法依靠,可齐人却自鸣得意,实在卑劣可恶。单就句子来说,“骄其妻”,就远不如说“骄其妻妾”那样传神尽态地表现齐人的丑陋;而“(妻)与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显然也比妻的自怨自艾更有力度,更能表现出对齐人的憎恶。  

三是设置“妾”这个形象,终归是故事主题表达的需要。故事要讽刺求富贵利达者,一要借助荒诞,二要借助夸张,三要借助妻妾的映照与反衬。妻妾的商议与共有的羞愤,大大增强了故事的讽刺力量,也更能表现齐人的恬不知耻。通过妻妾的衬托,反映出齐人是可恶的伪君子、滥小人。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