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依依几多情

古诗歌源远流长,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有些事物成为历代诗人普遍运用的意象。这些意象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定的审美情趣,成了表达特定情感意义的语言“符号”。“杨柳”便是其中之一。

    杨和柳同科不同属,但二者的干、枝、叶、花、种子都差不多,因此古诗文中杨柳常通用,杨也叫做柳,垂柳也叫垂杨。杨柳的花呈鹅黄色,成子后,上有白色绒毛,随风飘落如絮。古人花絮不分,既称杨花,也叫柳絮。

    杨柳生命力强,分布地域极广。与小草一样,杨柳也是北方最早报春的信使。“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李白),柳芽初绽,淡绿鹅黄,洋溢着特殊的气韵,给人冬去春来、生机勃勃的感动。于是,新颖鲜妍的杨柳就成为了诗人歌咏春光美好的意象: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依依袅袅复青青,勾引春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满)地,绿丝条弱不胜莺”(白居易);“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这些诗词名句,抓住了杨柳的形态、色彩,再现了春景之美,奔涌着诗人对春回大地的欢喜之情。

    然而,事物还有另一面。草木鲜妍也会使一些人作对比联想而生悲哀。柳絮飘零,又会引起人们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于是,杨柳又成为诗歌中感时伤春、怨离恨别的意象。“一年之计在于春”,当然也就有许多人不得不在春天离开亲人而远走他乡。外出谋生固然不易,应征戍边更是生死难料。“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采薇》)随风飘拂的杨柳反而更加深了这个离家赴边的士兵的痛苦。这里的杨柳,是用作反衬的意象,蕴含着离别的苦情。再看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这里的杨柳,简直就是引爆离情别恨的导火索了。

出行者痛苦,送行的亲朋知己也同样心情沉重,分手时自然要有所表示,“折柳”就是古老的送别习俗之一。“柳”与“留”音近,可以表达留恋之意;柳枝清新可爱,兼又生命力,插地便活,也有随遇而安的祝愿。况且柳树到处皆有,随手可折,柳枝自然成了送别最佳的赠物。其通好致意、以慰相思的情意绝不下于今天的送花之举。据史书记载,汉代长安人送客到城东门灞桥,折柳送别,以后,“折柳”就成为送别之词了。

唐时诗歌大家便多有“折柳”佳作。王之涣的《送别》:“杨柳东门树,应是别离多。”白居易《青门柳》:“为进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无不道出了怀思、离别之苦。

    此外,不仅柳枝含情,杨花、柳絮同样寓有离思之苦。晚唐郑谷有一首《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这首诗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将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及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因此,我们在阅读古代诗歌时,万不可“走马观柳”,忽略了这杨柳、杨花中饱浸着的酸愁苦恨。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