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的意识、氛围和独立性

1

独立性是评论生存的根基。这种独立性来自精神与经济两个层面,两者互为表里、互相支撑。破坏评论的独立性的因素多种多样,无论是政府、娱媒还是主创主导和掌控的评论,都是要不得的。如此情况下,专业评论媒体就成了最后、也是最佳的候选者。

保持中立、自然的立场,对专业媒体来说至为关键。这种立场的保持,需要经济的支持。与商业、宣传和娱乐资金相比,来自政府的支持是最能接近公平的——若是政府仅仅提供经济支持的话。文艺评论必须得到不带倾向的、纯粹的经济支持,这也是评论的属性和特质决定的。我将文艺评论的特征概括为“三有三无”——要有学、有识、有胆;却无名、无利、无果。换言之,评论虽是一个专业,却不能成为一个职业。然而评论家也要谋生,要改善生活质量,于是提高评论家的经济独立性是提高他们精神独立性、保证评论独立性的必要工作。回想最近十多年来上海文艺评论队伍出现的两种现象,都与文艺评论家经济独立性不足密切相关。

2

现象之一是文艺评论向高等院校聚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评论家人数多且分布广,除高校外,在大众和专业媒体、文艺院团、艺术研究机构甚至政府机关的文化部门都有,不同平台、不同资源、不同角度产生多元观点、引起碰撞交流,从而形成了评论繁荣的局面。随着大众媒体的商业化和娱乐化、专业媒体的日渐窘迫和大批消亡、创作单位的功利化。当时最有名的口号是“不求为我所有,只求为我所用”。创作单位不再“养人”,连主创人员都不养,何况评论人员?而艺术研究机构人才和研究能力的薄弱化,加上政府文化部门及社会团体的公务员化,都对评论队伍的稳定和活跃造成严厉打击。此时,高校的优势,包括体制优势、时空优势、氛围优势和资金优势日渐凸显,吸引其他单位的评论家纷纷向高校集中。

然而,高校却未因人才的集聚而形成评论高地。高校的主业是教学与科研,教学资源与评论无关,科研经费也不考虑评论,因为评论成果不属于科研成果;学报不登评论,因为不够篇幅和理论分量……这种重理论轻评论的氛围,产生的是远离创作实践、甚至远离现实的纯粹理论研究。我并不是说理论研究不好,但理论研究与实践难免存在脱节,无法与创作达成交流和互动,难以起到推动创作的作用。

老师如此,学生的情况也不妙。在高校,评论往往被看成是做学问的一条捷径,最适合学生操作。不少学生在评论出身或理论出身的教授的指导下撰写评论文章,他们的毕业论文往往是一个放大了篇幅的评论。不过这些文章一般很难产生太大社会影响,尽管学生很认真,但因缺乏“三口气”——名气、地气(实践)、底气(学术)而显得“上气不接下气”。这些文章要么过于理想化和书生气,要么陷于平庸化和掉书袋。而且,大批学生从事评论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学业。一旦进入社会、面临评论的恶劣生存环境,他们会退缩却步。若没有强力支撑和良好环境,他们同样很难被指望。

3

现象之二是评论工作向媒体记者转移。近年来,大众媒体的高层频频向记者提出提高宣传质量的要求,如何提高?唯有评论。专业评论人才的缺乏和流失,使大批媒体记者承担起了专业评论的重担。

记者评论的外在优势十分明显,如版面资源、比如接近创作等等;但内在劣势同样突出——版面资源虽然天天有,但每次都很少,评论也不可能搞连载;接近创作虽是好事,但容易被主创引导,从而不自觉地替人说话。更要命的是,记者什么都要看,什么都要写,是不可能非常专业的,而这种缺陷要到他们四五十岁以上才会慢慢消减;更危险的是,记者评论尤其是青年记者评论中频频出现缺乏常识的“硬伤”,经常遭到专业人士的反批评。这种低级“争鸣”若是持续下去,不是“繁荣”,而是一种倒退,不但不能提高评论的层次与档次,反会把评论拖入“一地鸡毛”的洼地和泥潭里去。

4

真正对创作和欣赏具有指导意义的评论,其难度绝不亚于创作和欣赏本身。搞创作,作家有思想、有生活、有才华就足够了;搞评论,除了思想和才华,还要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学问和长期的社会体验和人生感悟。这需要长期积累,短时间内是培养不出来的。我们看到一个作家二十多岁就可以有几本小说,一个演员二十多岁就可以演好几台戏,但一个评论家往往要人到中年才会真正成熟起来。如果我们能认识并尊重文艺评论的这条规律,就不会认为评论队伍的老龄化现象是个问题。问题在于,我们虽然不怕队伍老化,但怕后继乏人,一流评论家的养成依然要从青年起步。虽然不能揠苗助长,但为青年提供机会和平台是必须的。遗憾的是,不仅上海,而且北京,而且全国,无论举办什么评论会议、不管组织什么评论文章,邀请名单往往就那么几个老面孔。他们是沙场老将,小说、散文、诗歌甚至戏剧、音乐、舞蹈“通吃”,俗称“百搭”。起用青年评论人才风险太大,一是嫌其没有名气,二是忧其水平不高,怕主创人员不服、社会公众不知。而青年评论与中老年评论的差距确实明显。一个例子是,在文艺评论奖项的评选中,即使将作者的姓名抹去,进行公平评审,但最后得高分、获大奖的文章,大多出于中老年评论家之手。他们的文章论述缜密,滴水不漏,稳健而又成熟;青年评论则锐气有余,勇气可嘉,却总有这样或那样“摆不平”的地方。鉴于两者难以站在相同起跑线上竞争,我建议文艺评论奖项分设年龄层次,为的是给年轻评论家一点鼓励和信心,从而在评论这条漫长艰辛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展开全文 APP阅读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汉程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投诉]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