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从我国古代待论家的用语看形象性概念的特点

作者:王文
[论文关键词]寒 瘦 形象性概念 诗歌风格论

[论文摘要]我国古代的诗评家们,在评论诗人的艺术风格时,往往使用诸如寒、瘦、雄浑、绮丽、婉约、清新之类的概念。诗论家为何要运用这些形象性概念评论诗的风格?他们的语言思维过程到底是怎样的?有什么样的特点?本文涉及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并把它限制在这个范围内。

苏轼在《祭柳子玉文》中提到:“元轻白俗,郊寒岛瘦。”以“寒…瘦”论孟郊和贾岛的艺术风格,遂成千古定评。“寒”,当然也可作穷窘解,但显然苏轼指的是整个诗的风貌的“寒”。

“寒”是一种诉诸视觉的形状。有谁感到过寒的诗和看见过瘦的诗呢?没有。以此索解,了无蹊径。但它确实又是可感又具体的,它触发我们的想象,引起我们的美感联想。在我们想象中,会呈现盂郊和贾岛的诗的某些画面、某种境界的美,然后惊异地感到,用“寒…‘瘦”来描述这种画面和境界所体现的美,实在是再恰当也不过。那我们就从“郊寒岛瘦”开始解剖这个语言现象。“寒”,显然不仅仅指诗的内容多写穷苦生涯,“瘦”,也不只是指缺乏辞采,而是指诗的整个风貌,指表现诗的风貌的一种意境的美的类型。
苏轼没有对“郊寒岛瘦”作明确的说明,但从他的两首《读孟郊诗》中,可以看到他对“郊寒”的或一所指。诗是“孤芳擢荒秽,苦语余诗骚。水清石凿凿,湍激不受篙。初如食小鱼,所得不偿劳;又如煮彭鲲,竟日嚼空螯。要当斗僧清,未足当韩豪。人生如朝露,日夜火烧膏,何苦将两耳,听此寒虫号。”在诗中他用了三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孟郊的诗:有如清水浅流,明沏而湍急;又如小鱼、彭觊,虽有滋味而乏丰腴膏肉;复如寒虫鸣号,给人以萧索之感。这三个比喻,都没有明确的界说。小鱼、彭觊之比,似指诗的内容不够丰满;清水激湍之喻,似指境界之清冷急促;而寒虫悲呜之形容,则似指郊诗感情基调之悲苦凄凉。显然这是苏轼对孟郊诗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以一系列的联想出现的。每一个联想,虽可能由于诗的某一风格因素所引发,但其实又是对于诗的整个风貌的印象。大概就是由这一个个的印象造成一种“清冷”的总印象,也就是他所说的“要当斗僧清”的“清”。从“清冷”,又进一步转移,产生“寒”的感觉。

我们可再证以其它人的论述。对盂郊诗的风格特色有这种感觉的人还不少。例如,贾岛在《投孟郊》诗中,提到“容飘清冷余,自蕴襟抱中”。…他注意到孟郊诗的清冷意境,并指出这种清冷意境与他的襟抱有关。

欧阳修说:“堪笑区区郊与岛,萤飞露湿吟秋草。” ‘萤飞露湿吟秋草”这样的境界给人的感觉是“清冷”。用这样的意境来说明盂郊与贾岛的诗的风格,显然也出于联想。范唏文更引孟郊的《长安道》说他的诗“气促而词苦”。所谓“气促而词苦”,主要也指感情基调的悲苦凄凉。这种情调给人的感觉,当然也是“清冷”。
张戒说郊诗“寒苦”。魏泰说郊诗“寒涩穷僻”,…意思都相近,都指郊诗给人的悲苦凄凉的感觉。这种感觉在感情上和清冷是相通的,与苏轼的所谓“寒”,也很相近。这些都足以从不同方面证明,“寒”这个字,是指诗的一种清冷的意境的美,是指由这种清冷的意境引起诗评家们的感情共鸣,触发他们的美感联想而产生的一种清冷凄凉的“寒”的感觉。它是可感的具体的。至于“瘦”,当然也和“寒”一样,是由诗的意境触发诗评家们的联想,而产生一种“瘦”的形象感觉。苏轼没有进一步论述贾岛的诗,不过,从他对“郊寒”的概括方法可证明这一点。

读贾岛诗,会感到他的诗内容不丰满,想象不丰富,境界狭窄,虽也有少数诗篇如《剑客》慷慨激昂,但大多数诗篇感情清冷,表现着寂寞孤独的情怀,如《秋暮》:“北门杨柳叶,不觉已缤纷。值鹤因临水,迎僧忽背云。白须相并出。暗泪两行分。默默空朝夕,苦吟谁喜闻。”全诗境界是迫促狭窄的,想象并没起飞,只写得垂泪苦吟的诗人独立于秋日之中,连周围景物也寥寥无几,引不起读者对诗的意境的丰富联想。

贾岛的诗,寂寞孤独的情绪是很突出的,像有名的《题李凝幽居》那样表现孤寂冷落感情基调的诗所在皆是。不丰满,狭窄,寂寞冷落,使他的作品给人造成单薄、孤寂的感觉。从这种感觉再联想到瘦削,产生属于体积的“瘦”的感觉。

我们还可证以其他人的评价。欧阳修说贾岛“枯寂气味形之于诗句”。陆时雍说贾岛的诗“气韵自孤寂。”气味和气韵,都指诗的意境所蕴含的色彩、气氛、情思。说他的诗气味、气韵枯寂,就是说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枯槁冷落的诗的意境。枯寂,是“瘦”的另一种说法,不过,“瘦”侧重于从神上说,枯寂侧重于从韵味上说罢了。无疑,“瘦”也是指一种类型的意境的美,同样是可感而具体的。
从以上简略的解剖中,我们可看到,“寒…‘瘦”所描述的,是诗的境界的美的类型。它是可感的,具体的,传神的。它建立在我们的审美经验的基础上,诉诸于我们的想象。触发我们的美感联想,而非建立在概念、分析、推理、判断的基础上,引发我们去进行理性的思辨。

评论诗歌风格的许多用语,如雄浑、飘逸、清远等,都有这样的特点,它们不同于义界明确,高度抽象的科学概念。为论述方便,我们姑且给它们一个名字,称之为“形象性概念”。

从对“寒”“瘦”的分析中,我们可看到,这类概念文字产生的过程没有离开情感与灵感。为更清楚地说明这个思维过程,我们不妨来看看司空图对二十四种诗歌风格的解释。司空图把用以描述不同风格的形象性概念,看作是某种意境类型的传神体现。例如,他描述“纤穰”这种风格——采采流水,莲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这是两个美的境界,头一个境界:明丽的流水,茂盛的春天。首先把我们引进明媚的春光中,我们仿佛看到明亮的阳光在微波上跳跃,绿草如茵;仿佛闻得到沁人心脾的春的气息,给人以鲜明的色彩,舒畅的感觉。接着,他又把我们带进幽静的春的lll谷中,让我们进一步领略这种色彩鲜明、生机盎然,然而又是细腻的美。他在万绿丛中缀以红妆,让美人在春光澹荡的山谷中时而出现。他认为这就是“纤穰”之美。
至此还没结束。他又为我们描绘第二美的境界:我们眼前是柳阴莺啼,和风拂袖,水波明媚。我们又进入一个美的境界。这样一个境界给予我们的美的享受,和上一个境界同是色彩鲜明,生机盎然。事实上还可以描绘出第三个、第四个,以至更多的美的境界,以说明“纤裱”之美。
我们无须对司空图的诗歌风格论作进一步的引述,从他对“纤辕”和“清奇”的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从每一个标志风格的形象性概念中,看到具体的美的意境,并力图把它描述出来。如果把他的这种做法加以简单图解,那就是:

形象性概念美的意境而实际上,这正好是我们所要探讨的产生形象性概念性的语言文字的思维过程的还原。他所描述的境界,正是形象性概念所由产生的依据。把它倒过来,正好表现诗评家们在运用形象性概念评论诗的风格时的思维过程:

美的意境形象性概念而由于这个美的意境不是某一首诗的特有意境,而是一种美的意境类型,是在概括许多诗的意境的共同之美的基础上产生,因此这个思维过程的恰切表述应该是:

个别的诗的美意境(感性个别)美的意境类型(共性概括)形象性概念这就是说,诗评家们从大量的感性材料开始,从某一诗人一首一首的诗的具体而生动意境中,产生美感,接着这些一个个美的意境在大脑中集中,进行类比、概括,从其画面、色彩、气氛感情基调的相近或相似点,融合出一种美的意境类型(共性概括);然后取其传神之点,就像画人画眼睛一样,用形象性概念表现出来。

这样一个思维过程,虽然从感性个别至意境类型,再到形象性概念的每个阶段,都伴随有抽象思维,但主要是运用形象思维,这个思维过程始终没离开感性形象、想象和美感联想,甚至感情和灵感,离开想象和美感联想,就无法概括出意境类型,也难以传神地用形蠹性概念把它表述出来。由于诗评家们运用形象性概念评论诗人风格时独特的思维过程,随之形成了形象性概念的几个特点:

是传神。它只是把某种类型的意境的美传神地描述出来,让我们凭借自己的审美经验去领会、去想象、去再创造。它不是详尽地描述,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画面,告诉我们如此而已,更无其它。它更不是理论的辨析,引导我们去思考、分析、判断。

“郊寒岛瘦”这个“寒”字,“瘦”字,没有传神妙法,是难于创造出来,它能把诗人的风格特征恰切地、生动地、形象地描述出来。也只有传神,才最适于表述不同的诗歌风格。

二是美感联想。形象性概念由于它可感而具体的、传神地表现出某种类型的意境的美,它也就能触发我们的美感联想。寒或瘦,雄浑或飘逸,古淡或清奇,一个形象性的概念,往往会揿动我们心中的电钮,我们审美经验中积累起来的画面就会出现,就会想象起某种美的境界来;“寒”就是这样,“瘦”就是这样,“飘逸”是那个样子,“雄浑”是那个样子……在这里,美感联想占重要地位,用逻辑推理,很难说明形象性概念的确切含义的。诗没有温度,当然不能给人以寒热之感,诗也非生物,自然也不会有肥瘦形状。而美感联想。却能把寒和瘦的境界呈现于我们面前。

三是由于它是传神的,而且能够引发人们的美感联想,因而造成它的含义缺乏明确严格的规定性。它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画面,也是朦胧多变的。同一个形象性概念,可能由于读者不同的审美经验而呈现不同的画面,这也就同时产生它的弱点。由于含义不明确,在借助想象、美感联想、甚至灵感和感情去感觉它、理解它、说明它时,就常常会遇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困难。

四是由于它建立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之上,对于一个有丰富审美经验的读者来说,说李白豪放,会联想起他一系列感情奔腾的诗的生动画面,而在一个对李白的诗所知甚少、甚至一无所知的读者,说“豪放”恐怕就不易领略。因为在他的记忆里,缺乏美感联想所赖以产生的,从审美经验中积累起来的生动画面。从通俗性这一点来说,不得不说是一个局限。

因此。我们的古代文艺理论家们在研究和论述文学艺术现象时,不仅有理论家的分析、推理、判断,而且常有丰富的想象,美感联想,甚至创作灵感。他们这种运用语言的思维方式,更适宜于把握文学艺术的特殊规律,也更善于传神地把它揭示出来、表述出来。从语言学的角度,研究这些特点和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并加以总结,而非用几个现代概念去套它,这实在是一件很有意义同时也是很艰巨的工作。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