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一次历史的轮回

作者:张燕琳

历史是什么?

一片土地的沧桑变迁可以是一部历史。

一个民族的盛衰兴亡可以是一部历史。

一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可以是一部历史。

一个人的生活旅程可以是一部历史。

……
那么我想,《红楼梦》应该是一部历史吧!虽然作为一不有头有尾的故事来要求,曹雪芹的80回书只是一个残卷,但作为文学史上一个思想和艺术成果,它是完整的,它涵盖的内容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说《红楼梦》是部文学史吧!的确。“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红楼梦》中,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真切感人的生活氛围,优美传神的文学语言,宏阔有序的篇章结构。引人入胜的场景,发人深省的哲学表达,都是我国文学宝库弥足珍贵的艺术经验,是我国四大名著中的艺术精华!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红楼梦》又是部家族史,宁国府,荣国府两个“赫赫扬扬,乞近百年”的世家大族,是维系封建社会的骨干和中坚,它们的兴盛,它们的衰亡,连同封建大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为我们一幕幕展现出来!

《红楼梦》还是部社会史,它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终结,近代社会的开端的缩影,今天来读《红楼梦》,仍然觉得它有很强的现实性,或许就是因为文学艺术中一切不朽的典型,都有其一定的历史使命,而《红楼梦》就是我们封建社会的写照吧!

而我个人更认同的是一个浅显的《红楼梦》,它是一部中国封建社会下的一部典型的爱情史,作者曹雪芹着力最多,寄托最深且贯穿全书的人物形象,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的种种感情纠纷和人生观的碰撞,充斥着这部书的首尾,使这个传统的悲剧故事的艺术形象的美感随之大大增强了!

的确,《红楼梦》中的是是非非实在是“剪不断,理还乱”,那个时代,荒淫糜烂和残忍无情,虚伪贪婪充斥着人心,而此时却出现了一个厌恶读圣贤经典,拒绝走“仕途经济”这条封建社会青年知识分子正统道路的贾宝玉,他的思想更难以用封建伦理的尺度来衡量,他对那些不被当人的女人又敬又爱,为她们的命运又悲又愤,他坚信“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这在当时就是个“另类”,他的父亲贾政更是认为他是“酒色之徒”,不成大器,而此时出现的林黛玉,带着一身孤傲与叛逆,以及对世俗的不屑一顾,秉着一颗纯真而赤子之心飘然走进这个富丽堂皇的府邸,一切发生得那样自然,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它的出现那么纯洁,纤尘不染,她的叛逆与宝玉有了共识,他们之间的爱恋有了深厚的基础,或许这让读者觉得顺水推舟,让读者感到,又有一份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诞生了,可是,那生不逢时的爱情就是痛苦的代名词,林妹妹身子弱,清高多疑,悲观感伤,家道又没落无势,怎么会是封建等级观念深厚的贾母所能看得上眼的呢?这份纯洁的宝黛之恋在她眼里又算得了什么呢?她仅仅看到,薛家为皇商,有地位,温厚贤淑,罕言安分,善于处世,为贤妻良母的上上选,可悲啊!宝黛之恋岂是阻挡得了的?贾母之心岂是能妥让的?一切是是非非开始了,多少纠缠最终也就落了个无论是宝薛,还是宝林,饮的都是苦酒啊!

是啊!这部书自始而终到底谁是赢家呢?我说不清!或许你会说宝钗是幸福的,至少她和宝玉最终有了形式上的婚姻,而黛玉却是痛苦而死,那份感情也随着抑郁而终,但是,缺乏人心的关爱,缺乏幸福的生活,宝钗会在意一个少奶奶的头衔吗?她是个如此聪慧的女孩,寂寞地独自生,独自死,难道不是更大的悲剧吗?而相反地,黛玉的结局,我倒觉得好美,对于她这样一个脆弱的封建少女来说,死,是一种解脱,是她所有悲剧的终结,是她的幸福。当她在地下安静地沉睡时,看着宝玉仍在凡世寻找出路,不得不说,她是幸福的。反之,你能想象黛玉洗手下橱做羹汤的场景吗?穿着破衣烂裙,甚至要依*他人救济,当然她也不能再刻薄人,说闲话,只能独自流泪,不关爱情,而是生活,这些是高傲的她能够承担的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我觉得作者是失败的,他把他辛苦塑造出来的那个冰清玉洁的形象给彻底破坏了,作品也没有了美感,所以,我感谢作者让黛玉先行离去,让我们永远记得一个纯洁的黛玉!

纵观人类情恋的演变史,大体可分为史前情感史,古代情感史和现代情感史,杨汉光说:“《红楼梦》是一次历史的轮回!”我深表赞同,它宛若一座拱桥,横跨在古代情感史的终结和现代情感史的开端之上,宝黛薛之恋如此保留着过去时代的影响,这部情感史将在历史的长河上永放光芒!

展开全文 APP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由用户发布,汉程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内容存在侵权或错误,请进行举报或反馈。 [我要投稿]

精彩推荐